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2课《匆匆》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7: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2课:《匆匆》教材使用说明

【教材解析】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安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的第四组。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极富文采,有些地方还写得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引领他们进入情境,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他们通过积极的探究与创造,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主要训练点,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应该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2.感受时间和生命的匆匆流逝,感受作者焦灼、无奈、紧迫的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在享受生命的同时有所作为,使人生迸发出应有的光彩。3.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积累语言。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地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教学难点是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一)预习安排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除了安排认读生字词,读熟课文等基本要求外,还应进行以下几点预习:

1、弄清楚各自然段的大意,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批注体会。

(二)课时安排

本课的教学建议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建议

主要任务:扫除生字障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精读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是语文课。可是老师却想请教大家两个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出示钟表模型。(全班沉默1分钟,体验时间的流逝。)

3、问:刚才我们大概沉默了多长时间?

4、(学生回答,教师说明)此时,1分钟从我们身边溜走了,想留也留不住,它轻轻的来(板书:来),又悄悄的去(板书:去),在我们不经意间,他无影无踪地消逝了。

5、(课件出示)这让我想起一句俗话;时间如流水。(生接:只能流去不流回)。

6、问:请大家算算自己已经走过了多少日子?

7、在过去的这4000多个日子里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面对悄然消逝的时光,你有何感受?(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去了好几年。今后,我要好好学习,不浪费时间......)此时,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大家一起读一读。

8、(课件出示)出示《明日歌》,齐读。

9、(课件出示)由此我又想起了一句古诗:少壮不努力。(生接:老大徒伤悲。)

10、面对匆匆逝去的时光,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板书:匆匆)请大家一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

1、学生谈谈预习中对作者朱自清的了解。

2、出示: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清华大学教授。他的散文语言精炼,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他一生勤奋,出版著作百余部,共二百多万字。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春》等。

3、本文就是朱自清在走过8000多个日子的时候写的,他在这8000多个日子里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三、检查预习

1、出示易错词,领读。(重点关注:涔涔的读音是cén,其意思是形容汗、雨、水、泪等连绵不断,文中指的是流泪不止的样子。)

2、出示词语,领读、开火车读。

3、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了什么?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出示句子: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4、指导有侧重点地读好问句。 (1)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疑惑。

(2)假如要强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3)小结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读法和感受。

四、品读句段,读中悟情。 (一)尝试读段,指导学法。 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指导读书方法。

1、学生默读自学第一自然段,想想: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在感受深的或喜欢的词句旁批注,和同桌交流。

2、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抓关键词语,交流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①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A、排比:这句话以燕子、杨柳、桃花为例,说明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

作用:写出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自然景物可以重来,与时光的流逝不返作对比。

B、对比:(修辞方法兼写作手法)

作用:用燕子、杨柳、桃花的再来、再青、再开与时间一去不返作对比。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读后引入产生联想和想象,觉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之情。

教师过渡: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把这种情感表达得自然、贴切、耐人寻味,既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对于这一段还有别的见解吗? C、设问:

作用:写出我们的日子一去不返,仿佛是谁偷了他们藏了起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无法留住的无奈和眷恋。

教师过渡:是啊,“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时间是不能回头的。 ②师生互动,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过渡: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其他让你感触深的地方吗?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问句)作者追问了几次?(三次)

②在反反复复的追问中,当他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引导学生体会到难过、茫然、后悔)

教师过渡:很茫然,很痛苦,很无奈对过去流逝的时光,他又有些后悔没有好好把握的时光。同学们,当你感受到了这些,请把你的感受融进去再读一读,再来感受作者的这一份追寻。 ③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反复朗读。

3、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很多同学感受到了这一段文字的美,能具体谈谈文字怎么美吗? (引导学生说出富有诗意,很押韵,而且没有直接的、很白话的把时间去得匆匆直接表现出来,而是从写燕子、杨柳和桃花这些美好的事物表现出来 )

教师过渡:我们感受到了诗的韵味,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觉得读这一段文字有一种像读诗一样的感觉!假如老师把这一段文字变一下形式,你就会更感觉这像一首诗了。教师出示改写后的小诗: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5、文字排列的形式变了,是不是更像一首诗?再读一读,感受这诗一样的语言美。(学生深情诵读)

6、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7、回顾、总结品读的方法。

方法:反复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8、教师过渡: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啊!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感受文字的优美之处。

五、学写生字

“挪”提醒学生注意和“娜”“哪”区分开。 “蒸”注意笔画,注意不要丢掉一横。注意笔画数。

第二课时教学建议 主要任务:精读2-3段,拓展阅读

一、背诵第一自然段,回顾学法。

二、迁移运用,自主阅读。

1、课文中,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读读品品,并在旁边做些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读自悟。

这一环节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读读写写中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交流,随机出示语句,相机指导朗读。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A.指名读,谈体会。(在交流中了解作者运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B.请读的出色的学生介绍为什么能读得好,让学生们明白怎样读进文字中去。

C.小结方法:朗读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读好。 D.运用上述方法再次朗读这句话。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圈画:“水盆”“饭碗”“双眼”下面加点。)

A.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B.学生评议:他读得怎样?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还想到了什么? C.读出自己的感受。

D、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的写法说一说,加深体验,学习作者如何捕捉细节,感悟生活。

仿写:————的时候,日子--------过去;--------的时候,日子--------过去;--------的时候,日子--------过去。 (3)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A.教师范读,你能体会到什么?同时你想到了哪些时光飞逝的词? B.时间能”跨”能“飞”,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谁也能把日子的这种飞逝的感觉读出来?和老师比一比。指名读。

C.男女生赛读。

D.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站起来读。

四、配乐齐读,深化情感

1学生配乐读第

2、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2、此刻让我们再来回味文章开头的问句,你是否有新的体会呢?再读。

3、背诵

2、3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句。

五、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春》

【课外拓展阅读内容】

《春》

作者: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课外拓展阅读使用说明】

1、总结《匆匆》的学习方法

2、出示阅读提示:

把短文读正确,思考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做批注。

美美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学生自学。

4、汇报交流。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积累在读书成长册中。

第三课时

一、齐背诵1--3自然段

二、学习4—5自然段,感受对生命的追问。

1、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作者在思索哪些问题呢?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3、从作者思索的这些问题中,你感受到什么?(我感受到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很惋惜。作者还在自责自己。作者希望自己会珍惜时间。)

教师过渡:其实,朱自清先生是个珍惜时间的典范,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份朱自清的资料,大家浏览一遍,看看对你是否有所启迪?(学生浏览)

教师过渡:从这份资料上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风华正茂,学业有成,事业有进。可他为什么一再谴责自己虚度年华呢?(说明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可以看出他不愿虚度年华。(板书:不愿虚度年华。)作者希望自己大展鸿图。)

4、所以,在这些看似自问的思索中,其实蕴含着明确的答案。下面,让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这段话,好吗?你们发问,我来回答。(师生对读)

(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师)不能,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生)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师)没有。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师)没有。(生)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师)也没有。(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师)不能啊!(生)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师)绝对不能白白走一遭。

教师过渡:正因为朱自清先生珍惜时间,严于律己,不懈努力,所以在文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三、感悟写法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通过默读,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初步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特点。)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3、欣赏评价

教师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

(让学生的评价和名家的评价互相对照,一是给学生成功感;二是让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规范起来,不能漫无目的;三是从不同的侧面为学生提供思想的借鉴。)

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出示作者本人对文章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本质是浓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而不光是词句的运用,使学生对写文章用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3、背诵4--5,积累优美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珍惜“匆匆” 古今中外,有许多伟人,正是因为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辉煌的成就和感人的故事。我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些伟人惜时如金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要赶快做》

鲁迅很爱惜时间。许广平在回忆鲁迅时说:“他常常一点一滴地积累时间学习,成天东家玩玩,西家坐坐,说长道短,是他所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时候来谈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说:‘唉,你又来了,没有别的事要做吗?’”鲁迅把时间当作生命。他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在逝世前不久,还在病床上写文章、写日记。他有一句名言:“要赶快做!”赶快做,就是不让时间白白流掉。

《徐特立守时不违》

徐特立的时间观念很强,他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开会必准时到达;与人约会,必按时赴约;如有改变,必定先通知。他说:“如果迟到一分钟,有60人参加的会就要浪费别人一点钟;有600人参加的会就要浪费别人10点钟。人数越多,浪费越大,这是不可容忍的错误。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徐持立一生最善于挤时间读书,日间工作繁忙,就挤晚上的睡眠时间。他这种孜孜不倦,认真看书学习的精神,一直坚持到晚年而没有懈怠。

1、伟人的故事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同学们,面对一去不复返的时光,面对作者一次次的提问,你们,作为21世纪的主人,作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应该交出怎样的答卷呢?

(引导学生梳理出:我们要善待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结出一颗颗可供采撷的硕果。)

2、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们必须珍惜时间。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一些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鞭策自己,鼓励他人。(课件出示,资料见后)

3、听了这些富有诗意、哲理的话,我也想送给聪明、求知、勤奋的你们一句话,那就是——

聪明者——利用时间;求知者——抓紧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对时间的感悟走向课外更广阔的语文天地——请学生进入今天的作业超市。(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至二项进行完成。

1、收集有关朱自清的个人资料及文章读一读,再联系课文思考:作者真的没有留下什么吗?为什么作者感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什么也没剩下”呢?

美文推荐:《绿》《荷塘月色》《背影》

2、搜集阅读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准备开展交流。

3、以“日子”为主题,自创一首诗或写一篇文章,记录下你或你身边人的日子,再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和感受。

结束语:《匆匆》一课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但我想大家并没有白白上这一课。因为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一定会加倍珍惜匆匆的时光,加倍珍惜宝贵的生命。像朱自清等无数有作为、有成就、有贡献的人那样活着,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自己的生命光彩,活出自己的人生辉煌。

资料准备: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写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3、诗词名句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欧阳修《生查子》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6)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2课 匆匆

第2课《匆匆》

六下语文第2课《匆匆》LJJ

第2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第2课横教学设计

第2课《一面》教学设计

第2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2课但愿人长久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第2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第2课

第2课《匆匆》教学建议
《第2课《匆匆》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2课匆匆 建议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