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0:43: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单元

一、

教材简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第三组教材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学生还会知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都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无论是令人向往的北京,还是遥远的台湾岛;无论是美丽的西双版纳,还是瓜果飘香的葡萄沟,都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祖国。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要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

二、教材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2、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日月潭》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用词精确,通过描写日月潭的水、雾、雨,清晨和中午的景象,给人一种风景如话的感觉。对一些词句的理解,不能以词解词,应该让学生多读,自读自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词句。

2、《葡萄沟》可以设计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读书。揭题后可以让学生提问题,“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哪些地方说出了好?”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再用各种形式读出喜欢的情感,最后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抄一抄。

3、《难忘的泼水节》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大家都知道,学生对伟人的事迹不太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身上的服饰、手里拿的器皿、身上挎的乐器。通过这些细节的观察来体会总理和人民共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4、《北京亮起来了》识字量比较大,有很多新的词语,有的词语可以结合图来理解。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生动优美的词句。

五、课时安排:

9.《日月潭》„„„„„2课时 10.《葡萄沟》„„„„„.2课时 11.《难忘的泼水节》„„„.2课时 12.《北京亮起来了》„„„..2课时 语文园地三„„„„„2课时

日 月 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隐隐约约、环绕、茂盛”等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用这些词语说句子。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学案】

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导学案】

一、情境导入

(出示台湾地形图和日月潭风景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台湾省的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这个湖就是——日月潭。(板书课题,指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日月潭的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你喜欢的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三、识记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注意读准“绕”“筑”“朦”“胧”“境”几个字)

2.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朦”“胧”“境”;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读记“环—坏”“境—镜”“绕—浇、烧”等字)

3.同学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给生字组词、造句。

四、朗读课文

这次要求要比刚才读得更好、更流利。读完后同桌交流读懂的内容。

五、再读质疑

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预设:

(1)日月潭为什么会在高山上? (2)日月潭周围有哪些名胜古迹? 2.对问题进行评价,学习提问题。

六、积累词语

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再请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同学读词语。可以鼓励学生把喜欢的词语抄在词语集锦本上。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我会写”中的生字词,说说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应该注意什么。如书写时容易多加点的:建、茂、绕。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书写展评。 【课堂检测】

1.用“环绕、隐约、茂盛”3 个词语写句子,不会写的字查字典或问别人。 2.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板书设计】

日月潭 岛 展 建 纱 胜 省 环绕

隐约

茂盛

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导学案】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要继续昨天的“日月潭之旅”,大家准备好了吗?

2.这是一次特殊的旅行,需要大家发挥想象力,还要带上我们的生字朋友,先和他们热情地打个招呼,好吗?(复习词语)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

一、

二、三自然段。

(1)想象昨天我们乘飞机已经来到了日月潭,谁还记得日月潭的位置?(用课文里的话来回答,可以把课文的内容变为一句话)周围的环境怎样?(周围连绵不断的群山,茂盛的树木,繁茂的枝叶,绿得发亮。山上、林间点缀的许多寺庙、古塔,还有名胜古迹的美丽传说。)自己再想象画面读一读,把环境的美读出来。

(2)现在请同学们从高空向下望,整个日月潭尽收眼底。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仔细找一找,你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日月潭的什么美?

①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②第一句话写了什么?(湖水)湖水什么样?有什么感受?(美)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的鱼、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画面。)(碧绿让我们感受到是那么美。)第二句写了什么?(小岛)小岛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位置、中央)假如你在日月潭的上方或远看小岛,感觉他像什么?(有位名人曾这样描写“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因为光华岛上有许多龙柏,从湖边遥望,就像绿色的珍珠。)第三句,那还有什么更美,更有意思呢?(名字)南边像弯弯的月亮,把弯弯去掉行吗? ③真是潭水美,小岛美,形状美,名字美,大自然太神奇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2.第

三、四自然段。

(1)如此神奇的大自然,风光一定很不错。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它的美景也各不相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清晨,日月潭被薄薄的雾包围着,朦朦胧胧,天湖一体,四周一片寂静,这是一种隐隐约约的美。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读、指名读。(飘飘然,好像到了天上)

(3)中午,是一种明亮、清晰的美。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想象一下山上、山脚不同方位看到的清晰的日月潭。)

(4)要是下起雨又是朦胧的、仙境般的美。谁能读出这种感觉?(神秘、梦幻,好像带我们进入了仙境,像仙人一样。)

3.拓展练习。

(1)(出示图片)你们看这就是日月潭黄昏的美,你能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好像„„)

(2)还有更美的地方,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欣赏。 4.学习第五自然段。

日月潭每年都吸引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为什么呢?文中用一个特别好的词来概括了一下。(风景秀丽)

5.总结。

(1)秀丽在哪儿?再一次走进日月潭,共同领略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秀丽风光”,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群山、古迹、姿态美等,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方面都展示了“秀丽的风光”。)

(2)美丽的日月潭风光无限,让我们一起期盼他早日回归,到那时,我们一起去日月潭游玩,好吗?

三、拓展

1.指名当导游,带着大家去日月潭观光游览。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抓住重点,准备做介绍。 (2)小导游注意要先做自我介绍,声音洪亮,自然大方。 (3)学生边听介绍,边看日月潭景色画面,思考:导游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日月潭的?(指名回答,板书:位置、名字由来、景美、清晨、中午、下雨) (4)同学对导游的介绍进行点评。 (5)大家推荐一位小导游做介绍。

2.通过小导游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日月潭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她像一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季节换上不同的新装,呈现不同的景色。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朗读把日月潭的美表现出来?(进行朗读擂台赛。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的,读出感情。配乐。)

四、指导书写

“茂”:下面是“戊”不是“成”,斜钩写舒展,最后一点不能丢。 “盛”:上窄下宽,最长的一笔要写平直,使整个字平稳。

五、总结课文,发散思维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课本上的学习伙伴知道台湾有美丽的阿里山,你还知道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课堂检测】 1 读读记记

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 树木茂盛

湖水碧绿

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后作业】

扮演小导游将日月潭的风光介绍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日月潭 岛 展 建 纱 胜 省 环绕

隐约

茂盛

【教学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描写细致,语句优美的课文,易调动人的情感。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同时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但由于让学生的品读的句子较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留下这美的烙印。我想课文美的地方较多,如果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的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新世纪,人们疾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这种理念就是让学生学会交流表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在学习日月潭在“雾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况下迷人景色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不仅注重让学生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还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课文中没有详细描写的阳光下的日月潭,然后进行片段训练。我想,这样做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葡 萄 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引导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生词说句子。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葡萄沟的美好,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学案】

1.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地图,让学生依次找到新疆、吐鲁番的位置。

2.播放新疆风格的音乐。导语:美妙的歌曲和热情的维吾尔族朋友,要带我们到美丽的葡萄沟去做客,让我们去看看葡萄沟是什么样子吧!

二、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2.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不是能帮助你解答这些问题。

三、读书解疑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小组交流、讨论读了课文之后还没解决的问题。

3.老师收集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先鼓励学生质疑,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大家一起解决。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借助拼音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流利)

3.用多种形式认读“沟”“疆”“鲁”“番”“蜜”等生字和“葡萄沟”“新疆”“吐鲁番”“蜜桃”等生词。

4.齐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如:葡萄沟在新疆的吐鲁番;葡萄沟出产水果,而且水果品种很多。)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借助拼音自己读第二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两人轮读。找找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3.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4.认读生字“梯”“维”“吾”“够”和由它们组成的词语。区别“蜜”和“密”,让学生先说记忆方法,老师再指导。

5.小组读句合议。“你觉得哪句写得最美,为什么?”先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有感情的读一读句子。

6.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反复练读,读出葡萄可爱的样子来) 到了秋季,这里的葡萄颜色很多吧?有什么颜色的?(贴图)红的像什么?(红的像玛瑙,那么艳,让人陶醉;白的像雪,洁白无瑕;紫的像紫水晶,一大串一大串水晶似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那么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书中有个词语就是这样赞美葡萄的颜色和有光泽的美的。讨论:“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为什么?(进一步体会葡萄的可爱。)试着背诵下来。

7.如果你的家乡在葡萄沟,我到葡萄沟做客,你会怎样招待我?(给学生戴上维吾尔族小帽,边表演边体会动词“摘”的意思)你就是那里的老乡,你作为热情好客的主人用葡萄招待客人,怎么招待?说些什么?谁愿意到他家做客?

8.再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讨论:你们又读懂了什么?(如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葡萄架像绿色的凉棚;葡萄的品种多,颜色不同;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 【课堂检测】

1.完成课后填空练习题。

2.完成拓展练习题,仿照上题形式写一句话。(先说后写) 【课后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用自己喜欢的词语写话。 3.收集自己家乡特产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10 葡 萄 沟

新疆

吐鲁番

葡萄沟

蜜桃等 梯田

茂盛的枝叶

绿色的凉棚

五光十色

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1.生自主学习字词,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案】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字卡,口头组词。

2.指名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收下的葡萄太多吃不完怎么办?怎么制作葡萄干?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提示多音字“钉”。

2.问: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出示图片认识阴房) 3.品尝葡萄干后,同桌说说感受。(引读此段最后一句话)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此段,出示图片回顾。 2.为什么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 2.交流识字方法。

3.学生提出难记的字,教师指导记忆。 4.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6.评议学生写的字 【课堂检测】

1.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 2.照样子仿说句子。

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们家乡出产的„„也很有名。

【课后作业】

写几句话,夸夸家乡的特产。 【板书设计】

10 葡 萄 沟

新疆

吐鲁番

葡萄沟

蜜桃等 梯田

茂盛的枝叶

绿色的凉棚

五光十色

【教学反思]】

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那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读完课文,学生有一种去葡萄沟看看的愿望。于是,我指导同学们练习做导游给大家介绍葡萄沟。然后各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介绍的最好。比赛过程很精彩,大家把葡萄沟的美景展现出来了。有的说“新疆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有的说“新疆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有的说“新疆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你们到了那里,他们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有的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不仅有最好的葡萄,还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人们。”从同学们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在读中已经产生了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了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2.指导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文中的“凤”等 10 个生字,写好“龙”等 12 个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学案】

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新课

放一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盛况的录像。(边放录像边讲解)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朗读“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的句子。说一说“一年一度”的意思。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讨论交流。(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自然段。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民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3)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意思。 (4)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4.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教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谁来说说“今天”周总理穿的什么样的衣服。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呢?

(2)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 5.读、议第五自然段。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启发想象: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6.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布置作业】

1.把自己从课外书上看到的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句子找出来。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们:四面八方

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

一串串

欢呼

周总理:笑容满面

欢乐的鼓点

跳舞

相:清清的水

祝福

跳 (开心 幸福 难忘)

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1.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导学案】

一、作业展示

1.展示自己找到的带生字的句子,并带着同学读一读。 2.出示要求认识的字,用组词的方法,帮助识记。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或背给大家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二、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2.重点指导:“恩”上半部不是“田”;“泼”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凤”不要写成“风”;“鲜”,鱼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寿”下边的“寸”要写小一些;“脚”三个部件的高矮不同。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自己写的字,大家互相评一评。 【课堂检测】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1.指导学生自己组词填写,再统一交流。 2.你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多音字,给大家说说。 3.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不仅仅是本课的。

四、拓展交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请给大家讲一讲。(学生介绍,老师补充资料。)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 6 月 24 日,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他们白天进行斗牛、摔跤比赛,晚上有的在篝火边载歌载舞,有的则手举火把在田间奔跑、玩耍,十分热闹。

那达慕大会:每年

七、八月份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大的节日。牧民们穿着盛装,骑上骏马,赶着牛羊,唱着牧歌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蒙古族小伙子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而其他人则在一旁随着琴声边唱边跳,快乐极了。 【课后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想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祝贺语,并举一两个例子。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们:四面八方

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

一串串

欢呼

周总理:笑容满面

欢乐的鼓点

跳舞

相:清清的水

祝福

跳 (开心 幸福 难忘) 【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对小学生而言有难度,我想:“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亮起来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指导学生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更多地了解北京,从而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金碧辉煌、雄伟”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对北京的了解,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学案】

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1.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有关北京的课文,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说,老师概括描述《北京》一课的内容)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北京景点的资料、图片,谁来给大家展示、介绍?(学生上台展示图片,并作简要介绍。)

3.白天的北京很美,夜晚的北京更美!让我们一块去看看北京的夜景吧!(出示北京夜景图片或课件)看,夜晚的北京多美! 4.板书课题:北京亮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词语读连贯,句子读通顺,觉得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认读生字词。

3.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4.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或长句子反复练习读一读。 5.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三、细读课文

1.学生再细细地读一读,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根据学生的学习选择,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相机出示各种北京夜景的图片)在学习过程中重点体会和理解以下词句: (1)夜幕降临

(2)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通过读课文和看图片来感受) (3)华灯高照

(4)像银河从天而降(感受动态美) (5)金碧辉煌

(6)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感受立体美)

(7)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体会灯的种类多,感受静态美) (8)焕然一新

(9)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 (体会北京的变化)

3.每段理解结束后,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1.同学们读得真好啊!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夜晚的北京实在是美!老师也喜欢夜晚的北京,还把这篇课文背了下来。同学们想听一听吗?(出示有关图片,老师配乐背诵课文) 2.你能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一背吗? 3.自由练习背诵。

4.谁愿意来背一背?老师也为他配上音乐和图片。 【课堂检测】 背诵课文 【课后作业】

1.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收集有关北京的旅游景点或有名的建筑资料、图片等。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夜晚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故宫

明亮

辉煌

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更多地了解北京,从而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导学案】

一、作业展示导入

1.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进行介绍。先在组里讲,然后选代表在全班介绍。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展示给大家。 3.大家一起完成“读读记记”。 4.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二、指导书写 1.把要求会写的字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边看边说笔顺。 2.仔细观察这些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再互相交流。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这些字的字形。 4.练习书写:

辉:左边“光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竖提”。 夺:上面的撇捺要甩开,盖住下面的“寸”。

宫:上面是“宝盖儿”,下面的两个“口”大小不一。(上小下大)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写的最漂亮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写好的。师生共同评价。

三、理解运用 “雄伟、辉煌、闪烁、光彩夺目”等词语 1.把文中的例句展示出来,反复读一读。 2.自己试着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这些词语。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写一写。 【课堂检测】

1.大家一起完成“读读记记”。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课后作业】

1.社会在发展,国家在强大。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家乡、城市不是也在变吗?请收集我们家乡变化的有关资料或图片,或由家长带着出去走走看看,了解家乡具体有哪些变化。

2.把自己知道的、了解到的北京,用几句话写一写。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夜幕降临

华灯高照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银光闪闪

光彩夺目

绚丽多姿

焕然一新

从天而降 束

辉煌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北京离他们太远了,如果仅仅只限于对文本的解读,我想孩子们是很难感受到北京夜晚的美,更不能激发他们对北京的热爱。怎样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让每一个优美的词句都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我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主线,条理清晰

在教学中,我抓住“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句话展开教学,带着学生跟着课文和课件游北京的长安街、环行路、西单商业街和故宫,整个教学有条理。

二、品词品句,注重积累

《北京亮起来了》的作者不光感叹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而且还把北京的灯光一一描述,文中的好词佳句像华灯一样,使课文也亮起来了。教学本文时,我借助图片和结合生活,帮助学生理解“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等词语,拓展部分,要求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说临海的夜景,引导学生运用优美的词语。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以读为主,并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认识“窄、穷、贱、善、恶、强、败、内、减”9 个字。

2.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3.通过“日积月累”中“我会读”的教学,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了解、欣赏我国优秀古诗词。

4.通过“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口语交际活动,联系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台”教学,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6.通过阅读“宽带网”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日积月累”,认识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了解、欣赏我国优秀古诗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口语交际活动,联系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学案】

自读探究。先读读这几组词语,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导学案】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探究。先读读这几组词语,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在听取学生汇报时,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4.评价小结。

(教学此内容老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每组的两个词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答案不要求统一。应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意思不一样。再进一步的发现是: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所要使用的工具;右边一栏的每一个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后一个表示场所。)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读质疑。自读八组反义词,勾画出要认识的字,把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 (2)交流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随机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整体识记生字。

(3)拓展积累。指导学生用反义词练习说话,把反义词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在运用中理解、识记、积累语言。(如:“宽—窄”,可以这样说:学校门前原来是一条很窄的小巷,现在已经变成宽阔的大街了。) 2.“我会填”。

(1)交流讨论。小组互相交流探讨,先读一读,再口头填空,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老师随机进行指导。

(2)自己完成练习,可以灵活搭配。 3.“我会读”。

(1)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2)老师简单介绍诗歌的大意。

(3)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边读边展开想象,读出感情。可以鼓励学生背诵。

三、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照相——照相机

图书——图书馆 宽窄

强弱

穷富

胜败

贵贱

内外

善恶

加减 明亮的(教室

灯光

眼睛)

绚丽多彩的(灯光

舞台) 繁华的(城市

街道

都市)

川流不息的(车辆

行人 ) 茂密的(树林

枝叶

森林)

风光秀丽的(山水

公园)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我们的家乡是个好地方,有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家乡、赞美家乡。 2.创设情景,引导交际。

(1)外国小朋友要来你的家乡旅游,请你为他们精心设计一条旅游路线,要求在旅行中向游客介绍家乡的风景、特产和近些年来的变化。 (2)分组进行交际。

5~6 人一组,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和几名外国小朋友的扮演者,成立“小小旅行团”,表演排练情景剧。

(3)小组表演短剧。(演后评一评哪组演得好,好在哪里。) 3.拓展能力,练习写话。

读“写一写”一题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一写家乡的美丽景色或夸一夸家乡有名的特产,也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或段落进行仿写。

二、展示台

1.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词语接龙游戏竞赛,现在选举学生代表,共同制定竞赛规则,每组中推荐一名评委。 2.小组活动,游戏激趣。

学生分成两组,由组长组织进行词语接龙的比赛。每组答对一次得一分,评委最后根据得分情况宣布比赛结果。 3.课外延伸,渗透教育。 (1)歌颂赞美家乡。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充分利用课前收集到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家庭中的小故事以及其他资料,以歌颂家乡为主题编成诗歌或小品进行表演,赞美家乡。 (2)小评委和老师共同评定“优秀节目奖”和“优秀表演奖”。

三、宽带网

1.自读“宽带网”,初步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宽带网”上的内容。 (2)想一想第一段文字讲的是什么,第二段文字讲的又是什么? 2.合作学习。

(1)分组交流、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再讨论问题: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的特点吗?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我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自由汇报,不要求说全面,汇报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图片、文字、绘画、歌曲。)

(2)实践体验。(出示中国地图)

把找到的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自己家乡所在的省或自治区在地图上用小红旗标出来。

(3)动手画一画你喜欢的少数民族服饰。

四、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夸家乡:迷人的风光

丰富的特产

巨大的变化

56 个民族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28个省、自治区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要设计表演,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大舞台。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好动,爱表现,模仿能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想象力丰富,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格特征。“演一演”这一内容正好适合儿童的天性。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在读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演一演课文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验,而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在演中学会了与人交往、坚定了进步的信心,认识了自我。在演的实践中,我发现,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变得开朗、大胆、活泼了;不爱发言的学生变得积极主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逐渐增强,且越演兴致越浓。在表演中,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图画的理解敞开自己的心扉,互相交流,大胆对话,把课文有些书面的内容变成了自己的话。学生表演的过程,既是学生思维不断跳跃创新的过程,又是想象的过程,更是个性张扬的过程,上面的设计案例就能说明这一点。 《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主题学习汇报

导学目标:

1.朗读美文,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积累好词。 导学重点: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 导学准备:

主题学习丛书、笔记本 预习学案:

背诵学过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美句 。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像一个巨人,他高大雄伟,他坚实的脊梁,任凭风吹雨打,依旧从容不迫,顶住了一万年的沧桑。

我们的祖国,向一位母亲,那么慈祥,孕育着千万炎黄子孙,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难,他都会用他的臂膀,保护着56个民族繁衍生息。

我们爱祖国。继续朗读,感受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后感受。 4.积累好词。

5.背诵喜欢的文章或段落。

三、全班交流:

1、指名读文。

2、交流读后感受。

3、采用多种方式读。

4、齐读、分组读、赛读,读后评价。

四、小结下课: 课堂检测:交流读后感受

课外拓展:找一些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来读。 板书设计:我们的祖国,像一个巨人

我们的祖国,向一位母亲

我们爱祖国

教学反思:积累了许多好词,感受爱的力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葡萄沟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日月潭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_二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_语文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