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教材开发与应用(教材)成果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6:08: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教材开发与应用(教材)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完成人:赵炬、孙延坪、陈轶、段俊杰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教材开发与应用(教材)教学成果2013年10月由严苗、赵炬、孙延坪、陈轶、段俊杰组成教材编写团队开始精心编写,2014年6月完成,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统一发行。现将该教学成果开发与应用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材开发与应用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相关精神,我们不难看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想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职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特色鲜明,必须坚持以“以岗位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理论够用,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原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开发和应用实践性强的教材是体现这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好方式,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它既承载知识和技能,更渗透思维方法的给予、认知结构的优化、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的运行及正常秩序都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经济法是高职高专院校法律类、管理类、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各级各类职称考试的必考课。为了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与职称考试的需要,也为了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大量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经营管理人才,编写组精心编写了这部教材。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编写的时候恰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大修刚刚完成;《公司法》2014年3月15日第四次修正实施;《税法》营改增、消费税改革全面启动。经济法主要法律制度修改而市场上的经济法教材对于修改内容还未做调整之际,编写组精心编写了该教材。因此,本教材的编写依据最新法律法规,紧密结合高职高专教学要求和特点,系统地、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根据实践、考证的要求结合经济法的特点,突出了重点章节,比如《公司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法》等。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所用的经济法教材总是觉得理论性有余而实践性不足。因此,本书编写过程中,始终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本着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规律,即“以岗位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理论够用,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原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2013年10月编写组全面启动该教材的编写工作,2014年5月份完稿,2014年6月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探索过程

1.开展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

教材编写组分别对本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经济法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中国经济法教程》(ISBN978-7-224-07909-8),张雨2006主编的校本教材)发现:(1)现用经济法教材理论性太强。(2)现有经济法教材缺乏实践练习案例与习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需要。(3)现有教材所体现的教学方法单一。(4)现有教材使用年限比较长,知识陈旧。

2.《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编写阶段。 (1)积极联系出版社磋商教材的出版事宜。

(2)组织编写成员着手教材编写工作:全书共十三章,共计48万字。本书由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赵炬任主编,负责编写大纲、结构体例设计、总撰统稿、定稿,孙延坪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赵炬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十二章,编写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三章,孙延坪编写第五章、第十章、第十一章。段俊杰、陈轶在该教材编写过程中,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编写班子合理分工,科学制定编写大纲,认真做出计划安排,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了教材质量。

(3)编写工作开始2013年12月,2014年5月完成,2014年6月正式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4)2014年9月完成了与该教材配套的《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资料库》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在百度网盘版上线供大家学习(http://pan.baidu.com/)。

(5)《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年度精品教材;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与创新成果精品教材。

(6)2015年4月该教材的子教材《税法与实务》(ISBN:978-7-200-11313-7),赵炬、孙延坪主编,、陈轶、段俊杰参编,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总发行量5000册。

三、成果简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的运行及正常秩序都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经济法是高职高专院校法律类、管理类、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各级各类职称考试的必考课。为了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与职称考试的需要,也为了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大量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经营管理人才,我们精心编写了这部教材。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编写的时候恰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大修刚刚完成;《公司法》2014年3月15日第四次修正实施;《税法》营改增、消费税改革全面启动。经济法主要法律制度修改而市场上的经济法教材对于修改内容还未做调整之际,我们编写组精心编写了该教材。因此,本教材的编写依据最新法律法规,紧密结合高职高专教学要求和特点,系统地、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根据实践、考证的要求结合经济法的特点,突出了重点章节,比如《公司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法》等。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所用的经济法教材总是觉得理论性有余而实践性不足。因此,本书编写过程中,始终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本着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规律,即“以岗位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理论够用,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原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共十三章,包括经济法概述、市场主体法、市场管理法、市场行为法等内容,编写字数48万字。由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赵炬主编,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十二章;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副主编,编写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三章,并负责统稿、定稿;孙延坪编写第五章、第十章、第十一章;段俊杰、陈轶在该教材编写过程中,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于2014年6月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适用于各高职院校的财经类、管理类、法律类专业。作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年度的精品教材、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成果精品教材面向全国发行,出版发行两年累计印刷4次,总发行量8000册。2014年9月与该教材配套的《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资料库》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在百度网盘版上线供大家学习(http://pan.baidu.com/)。2015年4月该教材的子教材《税法与实务》(ISBN:978-7-200-11313-7),赵炬、孙延坪主编陈轶、段俊杰参编,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总发行量5000册。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自出版发行以来,在我院司法警务专业、法律事务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使用,两年来累计使用人数2000余人,学生普遍认为该教材实用性强、练习量足,能满足学生课余对经济法知识的认知性学习,尤其是体现了最新的法律动态。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西北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西安的一些院校在经济法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教材,累计使用人数3000余人,这些学校普遍认为该教材内容新颖,体例编排有特点,教材中实例比较多,且课后附有大量的练习题,能满足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需要,也能满足学生学中练,练中学的需要,是一部不错的实用型教材。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年度精品教材;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与创新成果精品教材。在出版的时候填补了我国主要经济法律制度修改而市场上的经济法教材内容还未及时更新的空白。

四、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教材建设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1.解决了以往高职院校使用的经济法教材理论性太强,实用性不足的问题。本教材是针对高职财经类、管理类、法律类专业而编写的,本书编写过程中,始终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本着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规律,即“以岗位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理论够用,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原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了高职财经类、管理类、法律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没有合适实践性教材的问题。

2.解决了高职财经类、管理类、法律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面窄、教学内容浅的问题。本教材覆盖经济法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法总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行为法、市场管理法四部分的内容。能同时满足高职财经类、管理类、法律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教学

3.解决了经济法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创新和改革,可采用课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4.解决了经济法许多内容作了修改,但市场中的经济法教材还没有及时更新,学生无法从现有教材中了解更新的法律知识的问题。《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教材出版的时候恰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大修刚刚完成;《公司法》2014年3月15日第四次修正实施;《税法》营改增、消费税改革全面启动。本书内容以最新修改的经济法律知识为依据,如《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法》中“营改增”、“消费税”的最新规定。使学生通过该教材的讲解,更容易理解、掌握修改的本意,不致产生偏差,掌握最新知识。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依据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财经类、管理类、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恰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大修刚刚完成;《公司法》第四次修正;《税法》营改增、消费税改革全面启动这一主要经济法律知识大变动的时机。2013年10月编写组全面启动该教材的编写工作,《经济法原理与实务》则是结合这一时机的迫切需求编写的。教材编写紧密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本着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规律,即“以岗位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理论够用,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原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 经济法是高职高专院校法律类、管理类、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各级各类职称考试的必考课。为了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与职称考试的需要,也为了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大量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经营管理人才,我们精心编写了这部教材。本教材的编写内容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核心职业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特点,同时在体例和格式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实用性。本书在章节选择上,注重对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筛选。在每章节中都有实践案例和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均结合该章、节涉及到的重点理论知识,并且在每章节结束都有相当量的综合实训练习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兼顾理论性。本书在编写中,对具体章节始终贯彻经济法的特点,本着理论知识够用和实用的原则,对经济法基本的法律原理、重点的法条规定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基本知识。目的是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法律与案例的有机结合。

3.形式编排多样性。本书在结构体例编排上体现出多样性。每章均有学完本章学生应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每章开始以案例导入新课,以案说法;具体教学内容中重要知识点穿插教学案例加以说明、理解,尽量减少枯燥、实用性不强的理论灌输;每章结束后有提请学生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拓展,紧密结合实际,以达到实训的目的;最后还有综合实训练习题,强化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4.教材内容的最新性。本书内容以最新修改的经济法律知识为依据,如《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法》中“营改增”、“消费税”的最新规定。使学生通过该教材的讲解,更容易理解、掌握修改的本意,不致产生偏差,掌握最新知识。

五、成果的创新点

创新点一:合理构建教材内容体系,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形式编排多样性。本书在章节选择上,注重对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筛选。在每章节中都有实践案例和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均结合该章、节涉及到的重点理论知识,并且在每章节结束都有相当量的综合实训练习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新点二:内容的设置能同时满足高职财经类、管理类、法律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教学。

创新点三:突出实用性。本书在章节选择上,注重对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筛选。在每章节中都有实践案例和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均结合该章、节涉及到的重点理论知识,并且在每章节结束都有相当量的综合实训练习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新点四:创新了教材开发的思路,明确了“动态建设、立体开发”的教材建设目标。“动态建设”就是要密切关注经济法律的最新变化,及时在教学中吸收新变化、新法规、新规范;“立体开发”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开发教材的资源库建设,如配套教材、习题集、助教盘等。

创新点五:教材内容的最新性。本书内容以最新修改的经济法律知识为依据,如《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法》中“营改增”、“消费税”的最新规定。使学生通过该教材的讲解,更容易理解、掌握修改的本意,不致产生偏差,掌握最新知识。在出版的时候填补了我国只要经济法律制度修改而市场上的经济法教材内容还未及时更新的空白。

六、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应用效果一:《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于2014年6月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适用于各高职院校的财经类、管理类、法律类专业。作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年度的精品教材、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成果精品教材面向全国发行,出版发行两年累计印刷4次,总发行量8000册。

应用效果二:由于本教材突出实用性,注重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强调职业技能的提高,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完全能满足职业岗位和专业培养目标需求,在使用中受到了众多高职院校的一致好评。如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等院校对本教材评价很高,均认为本教材针对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特点,从格式和内容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容和选材方面体现学以致用,突出新法规、新体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是一部难得的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教材。

应用效果三:《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发行以来,已在我院会计与审计、法律事务、司法警务、法律文秘等专业两千余名学生中使用,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和学生均认为教材内容与专业需求结合紧密,内容编排合理,能够密切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突出重点内容和实例,尤其是体现了最新的法律动态。

应用效果四:随着本教材立体化开发速度的加快,2014年9月与该教材配套的《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资料库》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在百度网盘版上线供大家学习(http://pan.baidu.com/)。2015年4月该教材的子教材《税法与实务》(ISBN:978-7-200-11313-7),赵炬、孙延坪主编、陈轶、段俊杰参编,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总发行量5000册。

应用效果五:《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2014年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精品教材;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与创新成果精品教材。在出版的时候填补了我国主要经济法律制度修改而市场上的经济法教材内容还未及时更新的空白。

六、成果主要完成人的科研与获奖情况

(二)赵炬: 1.对本成果做出的贡献

在《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中承担主编工作,具体有:

(1)负责编写大纲、结构体例设计、总撰统稿、定稿。

(2)担任《经济法原理与实务》(ISBN:978-7-5635-3983-3)教材主编工作,并完成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十二章的编写共计8万字的编写。

2.近三年参与的课题研究

(1)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训创新探索--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何面对中小企业所需人才(YJ1504)主持人,院级课题,已结项;

(2)主编《税法实务》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内燃机原理教材

最新《保险原理与实务》习题集(与新版教材相配套)

经济法基础教材变动

《经济法基础》教材新变化

教材建设成果总结

教材建设成果总结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变化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大纲

中级经济法教材主要变化

经济法教材配套教学案例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教材开发与应用(教材)成果总结报告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教材开发与应用(教材)成果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