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7:26: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题

1、国际经营的含义及形式

国际经营:企业从事超越国界的所有商务活动,它包括几乎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产品、服务、技术和资本等国际转移及其管理活动。 国际经营的形式:出口和投资。出口有产品出口和服务出口之分,服务出口有人员性服务出口和非人员性服务出口;投资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2、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投资者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权或经营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取多重效益为目的,在国外从事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等的投资行为。

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指以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的投资(国际证券投资)以及提供中长期国际信贷为手段,以获取股息或利息为目的的投资方式。

两者的主要区别:直接投资拥有对海外经营实体的直接管理控制权,而所有形式的间接投资均不包括对海外经营实体的直接管理。

3、简述国际经营的环节

全球市场环境分析 国家的选择与评估 跨国经营方式选择

跨国经营管理

4、跨国公司的特征

a.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 b.对外直接投资是主要经营手段 c.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 d 技术内部化

5、跨国公司按公司决策中心进行分类

a.以民族为中心的跨国公司 b.以多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 c.以全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 d.以提供服务为主的跨国公司

6、跨国公司按公司内部经营结构进行分类

a.横向型跨国公司 b.垂直型跨国公司 c.混合型跨国公司 d.纵向型跨国公司

7、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跨国直接投资迅速发展于( c) a.一战前

b.二战前

c.二战后-1970年代

d.1970年代

8、经济全球化始于

(d) a.二战前

b.二战后-1980年代

c.1980年代

d.1990年代

9、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占主导地位

战略联盟趋势

企业并购已成为直接投资的重要内涵 跨国公司担当了技术创新的发动机

亚洲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崛起,并成为区内投资的主要力量

10、战略联盟的含义、优点及类型

企业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经营独立性。

优点:它具有灵活、快速、经济等优势,是跨国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代价实现全球战略的有效途径。

类型:横向型战略联盟、纵向型战略联盟和混合型战略联盟。

11、企业并购的内涵,并与购的区别

12、属于公司的直属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是 (B ) A.母公司

B.分公司

C.子公司 D.控股公司

13、按照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的种类有:

知识优势

产品差异优势 规模优势 管理优势 资本优势

14、垄断优势理论是由(a )创立的

a.海默

b.金德尔伯格

c.邓宁

d.佛里德曼

1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a )创立的

a.费农

b.邓宁

c.科特勒

d.小岛清

16、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a )创立的

a.邓宁

b.小岛清

c.海默

d.费农

17、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有三个优势,即(课本51页)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18、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特征有 ____

全球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风险性

19、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思想的基本观念有:▁全球用户观念、全球竞争观念、全球创新观念、全球时效观念、全球系统观念

20、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产经营方向 ②用户和市场方向。

③自身的发展方向

21、跨国公司对外间接投资的定义通过在市场上购买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获得收益。

不包括对海外经营实体的直接管理。

22、股权投资方式有四种类型:

全部控权:股权95%以上

多数控权:股权51-94%

对等控权:股权50%

少数控权:股权49%以下

23、商标权的确立制度有:

(1)使用在先制度

(2)注册在先制度

(3)混合制度

24、专有技术的特点 经济性、秘密性、实用性、可传授性

25、专利权的性质有(1)独占性(2)地域性(3)时间性

26、专利的特征:

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

27、申请国际注册商标的意义

 可以防止被人抢先注册

 实现企业的自我保护

 可以为创名牌打下基础

28、商标权的内容

(1)使用权

(2)转让权

(3)使用许可权

29、合资经营的形式:(1)建立股份有限公司;(2)建立有限责任公司。 30、文化冲突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显性文化冲突、制度文化的冲突、价值文化、激励机制的冲突

31、收购与兼并的区别:

在兼并中,被兼并企业法人实体不存在;而收购中,被兼并企业法人实体仍然存在,其产权可以是部分转让。 所有权和承担风险不一样。

兼并活动一般发生在被兼并企业经营不佳时;收购一般发生在被收购企业经营处于正常状态时。

32、并购与合并:

并购一般是以并购企业为主,目标企业处于被动地位,而合并时两个企业的地位相对平等; 并购后,并购企业的名称仍然保持,目标企业的名称有的存在有的不存在,但合并后合并双方原有名称一般不复存在,而出现一个全新名称,通常是合并双方名称合二为一。

33、按并购双方产品或产业的联系划分,并购可分为:

横向并购:纵向并购

混合并购

34、跨国公司的非股权经营方式

合作经营

技术授权

合同安排

技术咨询

35、按联盟企业的产业合作方向划分,战略联盟的类型有

横向战略联盟

纵向战略联盟

混合战略联盟

36、根据联盟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划分,战略联盟的类型有

股权式战略联盟、契约式战略联盟

37、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设置的特有原则

要符合技术与产品的要求 要符合职能与专业的要求 要符合地区与环境的要求

38、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出口部阶段

2、国际部阶段

3、跨国性组织结构阶段

39、衡量企业跨国经营程度的二个指标

①国外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百分比;

②国外生产的多样性,即跨国经营的产品品种的数量。 40、组织管理控制的四种控制体系

绩效控制体系 官僚控制体系 决策控制体系 文化控制体系

41、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的优缺点

集中决策能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相互依存带来的降低成本和节约开支的好处;同时,尽可能分散应该分散的权力,以激发各单位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重要决策的集中,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会对各子公司带来消极的影响。

首先,容易造成子公司管理者对其控制单位的经营状况无能为力,从而听从母公司摆布,失去经营动力。

其次,集中决策要求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信息完全沟通。

再次,由于国际市场和竞争环境的瞬息万变,应由于公司及时抓住机会,当机立断地作出决策,以避免损失。而集中决策则可能引起延误,坐失良机。

42、跨国公司组织体制的演变

三个阶段: 分权制 高度集权制

集中控制与分权相结合体制

43、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44、产品的整体概念分为以下层次:

核心产品

形式产品

延伸产品

附加产品

未来可能的产品

45、产品设计5条成功原则:

① 便于使用 ② 买得起

③ 便于零售商销售 ④ 良好的售后服务系统 ⑤ 易于被制造商生产

46、影响价格制定的因素

(1) 成本(2)市场供求关系 (3) 企业定价目标

47、国际市场促销策略

1、人员推销

2、广告

3、营业推广

4、公共关系

48、销售渠道类型

(1) 直接销售渠道 (2) 间接销售渠道 (3) 代理销售渠道

(4) 政府干预措施与法规

49、4Cs理论取代4Ps

4Ps-精典的营销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4Cs理论:

1、瞄准消费者需求;

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

3、消费者的便利性;

4、与消费者沟通。

50、影响跨国公司制定和实施竞争策略的主要因素:

(1) 企业的价值观 (2) 市场机会与威胁 (3) 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4) 社会影响

51、转移价格策略的目的

1、调节子公司的利润

2、灵活转移内部资金

3、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绕过关税壁垒,增加产品销售

5、利用转移价格策略来减轻公司所得税的负担

52、利用转移价格合理避税的方法

1)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减少纳税义务 2)低价报关,减少关税 3)提高出口价,多得出口退税

4)通过向母公司或子公司交纳高劳务费达到少纳所得税的目的

5)通过向母公司或子公司交纳高或低的特许权使用费转移收入,达到少纳所得税的目的 53/外汇风险的种类

(1)交易风险、(2)经济风险、(3)折算风险、(4)税收风险

54/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母国中心策略

当地中心策略

全球中心策略

55/人才的选拔标准

 业务能力  人格特征  身心健康

56论述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思想的基本观念

57/论述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的优缺点 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的利弊

从控制论的观点看 ,集中决策实际上是开环 控制系统。它的特点在于 ,系统内部和外部的有关信息全部集中在 决 策 中心,价格、利息、工资、租金基本上不发挥作用,决策中心全部集中了决策过程。如中央指令性计划直接进行资源分配,直接 向企业下达产量、利润指标 , 直接向企业下达产品构成、投入要素、工 资等详细计划。无疑,这种决策控制方式有利于 整体的统一和协调一致。例如,国家对各种 资源 的分配,总的说来,照顾到 了国家急需的产业部门和企业 ,照顾到了产品短缺部门以及出口换汇率高的部门和企业。对于经济比例上出现的严重脱节,中央可以采取硬性措施,从而 使各 种 经济比例,如生产、分 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在形式上达到协一凋一致。同时,这种控制方式 ,对随机变化和由系统以及环境 的演变所引起的变化适应, 不是出现在系统的各个部分,而仅仅出现在决策中心。因此,集中决策下的系统能够长期地保持稳定。正是 由于这些特征,传统的集中决策方能延续下来,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但是,国民经济系统是个高维复杂系统,对待这样的高维复杂系统,传统集中决策的形式是根据系统的总目标,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来控制实际的再生产过程及其交换、消费等环节,从而力图使实际经济活动与系统总 目标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如此 ,则必须要掌握被控对象的各种动态特征,而且还要使控制变量满足被控对象的各种动态特性。为掌握动态特性,对它实现控制和调节,显然不能不通过信息的收集、传输、接受、贮存、处理等方式。特别是有的信息 ∃如经验等% 很难精确表述 ,同时,还存在着系统内外难 以预料的各利,干扰,如 自然灾害等等。尤其我国国民经济更为复杂,一是多种所有制并存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还有个休所有制形式,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既有如沿海的发展地区 ,又有如西北的落后 ∃或待开发地区% ,全国各省区既有现代化的大工业 ,也有落后 的手工 劳动。三是幅 员广大、民族众多。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进而消费习性等不能不给整个系统的动态特性 “添枝添彩” 。对如此复杂的高维系统,高度集中决策控制恐怕是鞭长莫及的。集中决策控制产生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由于经济杠杆在这里不发挥职能作用,故也不能运用各种经济规律。因此,以来直接通过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的形式却 潜移默化地通过外延 的行政管理机构直接地控制了子系统的微观经济活动。于是乎 ,人、财、物、产、供、销均在行政管理环节上进行。其结果歹高度集中决策,加之外延 的行政机构,窒息了子系统的勃勃生机,降低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最后,高度集中决策在被控系统复杂的动态特性难于 了解的情况下 ,又有行政机构不恰当的 “渗透” ,使得本来应是科学的计划决策,却变成 了靠行政命令下达&卜 划指标。久而久之,则主观武断、凭经验、瞎指挥等由此而产生。由上述机制所决定 ,特另 ∋ (是 由于多年来集中决策而带来的后果,迫使人们寻求较之集中决策更为有效的决策形式,分散决策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了。分散决策,依控制论观点就是一个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反锁闭环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价 格、利润和各经济 规律充分地发挥着它们固有的职能作用,调节着经济的输入输出状态。这时的子系统 ∃例如企业%一身二职 ,既为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它的 计划决策方案,投入产出等活动完全取决于市场 ,由于这种决策控制简单明了,且又较为灵活,故而对子系统内不初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内外干扰尤为敏感。不川说 , 一( 气东统的适应力是较强的。正是着到了这一点,所以人们要求分散决策比任何时期都强烈。然而,人们却 忽视了决策分散化所要求 的条件一一完全的市场竞争。而这个条件即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也并不能得到满足。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所 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能不提出了所谓 计划化、控制化,如凯恩斯的 “国家干预”等。对分散决策的弊端,从整体上看,为了适应子系统内部和外部瞬间的变化 ,都力图为自身利益去适应,从而造成子系统之间彼此竞争而无法协调,同时,完全分散决策意味着每一个子系统将以 “我”为中轴,这就有可能与大系统利益发生矛盾,甚至视国家利益而不顾。概括起来说,实行开环集中决策控制,虽能使系统长期稳定,但却会成为一种僵死的执行机器,完全实行反锁闭环分散决策控制 ,却又不能使整个大系统协调发展。客观现实,要求选择最佳的决策方式,这样,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能否互相 “取长补短” ,怎样有机结合问题 引起了人们热烈的讨论。

58/系统论述并评价跨国公司理论

跨国公司理论作为独立的经济理论

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空前发展引起了国际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各国学者纷纷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 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论 目前 有关研究跨国公司的理论基本上是沿三个方向发展的 以产业组织理论为背景的方向 以国家贸易理论为背景的方向 以企业管理理论为背景的方向 本文在对核心的跨国公司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 从知识本身的特性出发开辟一种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视角 同时用企业的知识理论解释了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趋势 一 主流的跨国公司理论

主流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巴克利等人的内部化理论以及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 一 垄断优势理论

1960 年 美国学者海默 Hymer 在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中 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后经金德尔伯格 CharlesP.Kindleberger以及约翰逊 H.G.Johnson 等学者的补充 发展成为研究直接投资最早的 最有影响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一种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 依据企业特定垄断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种分析 垄断优势理论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 从而将跨国公司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独立开来 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美国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 对后来的理论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但该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不能解释为什么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投资 二是不能解释跨国公司在直接投资中的地理布局和区位选择问题 三是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 特别是发展中国

家向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 这些缺陷导致一些经济学家从另外的角度探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R 弗农 RaymondVernon 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时机与区位选择 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即产品创新阶段 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以解释企业根据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而做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 弗农认为劳动力成本信息成本等是影响跨国公司海外选址的最重要因素 将时间变量引入直接投资的动态分析中 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美国企业在西欧和其他国家直接投资特别是进攻性直接投资的动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存在局限性 主要反映在 一是它没有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直接投资 二是该理论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 而资源开发型投资和技术开发型投资与产品生命周期无关 三是该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的解释较为使用 对于已经建立国际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投资行为则解释乏力 四是该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五是该理论认为母国垄断优势的丧失导致对外直接投资 实际上 许多跨国公司在保持垄断优势的同时 还进行大量对外直接投资 三 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 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科斯 R.H.Coase 首先提出来 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利 卡森 P.J.Buckley&M.Caon 和加拿大学者鲁格曼 A.M.Rugman将其应用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 形成市场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以市场不完全为前提 将交易成本学说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进一步发挥 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研究跨国公司理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转向了研究各国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 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 它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性质与起源能够解释大部分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跨国公司的许多经营现象 通常被视为跨国公司长期性的一般理论 但内部化理论又有其局限性 它没有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方向 同时随着近十几年来跨国公司国际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合同安排 战略联盟方式的迅速增加 其外部化的趋势日渐明显 内部化理论自然解释不了这种现象 (四)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日本学者小岛清(Kiy oshi Kojima)根据日本当时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 于 1978 年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认为,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产周期理论均是建立在垄断优势基础之上的,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 只能解释美国型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该理论主张,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国际直接投资所导致的技术转移就越容易移植、普及和固定下来, 从而可以把东道国没有发挥的潜在优势挖掘出来, 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创造更多的国际贸易机会。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日本 20 世纪 60、70年代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 但该理论无法解释日本80 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 因为随着日本企业垄断优势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趋盛行,日本贸易替代性的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增加, 许多大型企业纷纷加入对外直接投资的行列,从而导致其投资方式越来越与美国方式趋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仅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不能用于指导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五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 JohnH.Dunning 首先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认为 企业从事国际直接投资是由企业自身拥有的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就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所谓 OIL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 OIL 模式 折衷理论并非是对以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简单总结归纳 而是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这个高度 讨论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组变量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 这三组变量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企业从事出口 特许权转让还是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迄今最完备的 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综合性国际生产模式 被称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里的 通论 他创建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 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体系 但是这种理论也无法解释部分国家在尚未同时具备三种优势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没有涉及社会经济关系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

59/论述跨国公司的几种组织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试题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笔记)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DOC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1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考点(推荐)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题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