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李吉林文集卷四之美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8: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李吉林文集卷四之美•智•趣的教学情境》有感

这段时间刚拜读了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文集,《美•智•趣的教学情境》,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让儿童在生动可感、美丽动人的情境中获得美的感受,产生美的喜悦,同时获得各种积极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从前的教育都是传统的“注入式﹢谈话﹢单项训练”的灌输式的教学,它把学习变成连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内容极为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被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没完没了的重复性抄写、各式各样的习题以及不求甚解的机械背诵所代替,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如何从整体出发,探索一种促进儿童智能及心理品质和谐发展的途径、手段及方法,已日益显示出它的迫切性,情境教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李吉林老师创建的情境教学可以应用于语文教学的许多方面,如:识字教学、写话教学、诗歌教学、朗读训练等等。现在我想重点谈一谈其中的朗读训练,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古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

朗读训练一共分为五部分: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指导朗读必须和精心指点相结合、注意变换朗读的方式、重视教师的范读。

要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朗读习惯,首先一定要求他们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在朗读时务必做到把每个字看清楚,把每个字读清楚,做到“字字清晰”,在朗读前,教师应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并让他们朗读之后提出自己的不解之处,这样就不会造成学生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不良倾向。学生有了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课文中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在朗读时,标点是我们应重点注意的,看似不太起眼的标点,其实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据不同的标点,读出不同的停顿和语气,才能确切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注意标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可以使学生思维条理化。

朗读的要求,从理解课文的角度说,有通过朗读理解大意、熟悉课文、抓住重点、找出关键性词句、概括课文和准备复述课文等。朗读要求既要明确,又要注意逐步提高,循序渐进。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必须逐步提高朗读的要求,并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做到初读课文要“真读”、理解内容读正确、重点部分要精读、推敲词语比较读和体会感情有表情的读。

要朗读得好,精心指点是不可忽视的。李吉林老师的办法是“熟读精讲”,即从指导朗读的角度进行精心指点,又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理解精讲的内容。首先要让学生注意的是句子的结构,从而学会合理地停顿;继而指出关键性词语,读出适当的重音,这样的指点能引起学生对这些关键性词语的注意,体会其作用;最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读出适当的语调,从启发想象入手,学生朗读时就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学生对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才会有所感悟,否则,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是不会有感染力的,学生会矫揉造作。

在组织学生朗读时,要考虑形式的多样化,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因朗读形式单一而读得乏味。朗读的形式可以是个人读、轻声齐读、放声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李吉林老师强调伴读是一种很好的朗读方式,它是由教师或朗读较好的

学生范读,全班学生以听范读为主,同时伴以轻读,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又可以使全班学生在模仿中掌握语调、速度和停顿。

教师生动的范读,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对课文获得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范读在什么时候进行,因课文而异,不一定都在新课开始时进行。难度较大的课文,教师可以先范读,帮学生扫除一些语言障碍,比较浅显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先读,教师再进行指点,之后再范读,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忆清楚。教师再课前应做好课前预习,通过词性、词义、课文感情的理解来处理语调,这样在上课时就能更准确地指导学生的朗读。

朗读训练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们的时间也很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的情境教学法,是值得我们去做的。我愿做像李吉林老师一样的教育工作者,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升华自我,做一名深受孩子喜欢的老师。

李吉林 卷五

读李吉林有感

读李吉林老师的

读李吉林书籍心得

读李吉林事迹有感

君子兰美文集

羊皮卷之四

青春美文集序

毕业学生美文集

羊皮卷之四读后感

读《李吉林文集卷四之美
《读《李吉林文集卷四之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