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l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5: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

摘要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大豆中的卵磷脂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脂肪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适宜多种人群。 关键词:大豆 蛋白质 营养价值

《史记》里有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吃豆有几千年的历史。当下,大豆更是膳食指南中规定的中国居民每天都该摄入的食物之一。人们常吃的豆类有十余种,为什么独独大豆获得了“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等美誉?这主要是因为大豆5个无可比拟的优点:

1.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鱼及蛋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相媲美,被称为“优质蛋白”。

2.动物性食物虽能补充优质蛋白,但却带来了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大豆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富含的卵磷脂还有助于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代谢,预防血管硬化。

3.富含钙质:每100克大豆中含有钙200毫克左右,其钙含量是小麦粉的6倍,稻米的15倍,猪肉的30倍。

4.含多种保健因子:例如异黄酮、植物固醇、皂甙等多种“非营养成分”,对于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维护健康有重要作用。 5.食用方式丰富:可以加工成豆浆、豆腐、豆干、腐竹、豆芽,发酵后可制成豆豉、豆汁、酱油及各种腐乳,大豆深加工则能生产分

离蛋白、卵磷脂等产品。

大豆蛋白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促使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于1999年10月公布了关于大豆蛋白的健康的声明:食物中每天包含25克大豆蛋白可以减少心脏疾病的危险。如每天4次进食,每次应摄入6.25克大豆蛋白,在每次吃的食物中必须含有少于1克的饱和脂肪和少于20毫克胆固醇。如今,关于大豆蛋白的抗癌研究也已提交FDA专家论证,不久将有结果公布。

尽管大豆粉在营养上和性价比上有着许多特点,但是它却不能单独做成食品或直接食用。它需要一个载体。面粉被发现是大豆粉最好的载体。由于两者的粗细度相同,面粉可以与大豆粉以任何比例混合,并且可以制成各种主食如面包、馒头、面条、方便面、饼干、蛋糕、油条、饺子皮和馄饨皮等。这给大豆粉的使用开辟了许多途径,也改变了传统大豆制品(豆浆、豆腐、豆制品等)不能作为主食的缺点,为人们多吃大豆蛋白提出了新的思路。

大豆粉和面粉混合制成食品在营养上有两个好处:一是大豆粉的添加使面粉食品的蛋白含量增加。二是蛋白质的质量提高。面粉缺乏赖氨酸,大豆粉恰恰富含赖氨酸,二者结合接近理想水平。由于大豆蛋白质具有许多功能特性,比如吸水性、保水性、吸油性、保油性、乳化性、胶凝性、起酥性等等,在面粉中添加5%-10%的大豆粉制作

食品,还能赋予食品良好的口感、光滑饱满的外表、果仁般的风味、更长的保鲜期以及更高的营养价值。

大豆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得当且齐全,必需氨基酸结构品质优良;富含健脑、益脑、育脑的增智成份;钙磷铁含量丰富,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和患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及缺铁性贫血者都非常有益。

一、大豆蛋白(Soybean protein)

大豆中的蛋白是植物中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之一,含量约为40%,是谷类食物的4~5倍,是肉、蛋、鱼的二倍,大豆蛋白中的氨基酸组成与鸡蛋和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略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丰富,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等同,属于“优质蛋白质”。FAO/WHO(1985)人类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必需氨基酸组成较适合人体需要,对于两岁以上的人,大豆蛋白的生理效价为100。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发表声明:每天摄入25克大豆蛋白,有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现代人群所需要的食品应该是既能引起食欲,又无不良副作用,而且含有丰富营养。在现有食物类群中,具备上述条件、原料来源丰富的农作物莫过于大豆。用大豆蛋白制作的饮品,被营养学家誉为“绿色牛奶”。

二、大豆油(Soybean oil)

大豆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从营养价值看,大豆

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三、大豆膳食纤维(Soy dietary fiber)

大豆膳食纤维是指大豆中那些不为人体所消化吸收的高分子糖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纤维素、果胶、木聚糖、甘露糖等。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现被医学界和营养学界公认膳食纤维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的重要食物成分,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最近,从大豆纤维中提取的大豆多糖除具有可溶性膳食纤维功能外,还具有优良的乳化稳定性,是一种天然的蛋白饮料乳化稳定剂。

四、大豆低聚糖(Soy Oligosacharides)

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是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其甜度为蔗糖的70%,热值仅为蔗糖的50%,水苏糖和棉子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可促进双歧菌的生长繁殖,调节肠胃道,改善通便,防止便秘。另外还具有提高免役能力,分解致癌物质的作用。

五、大豆卵磷脂(Soybean Lecithin)

大豆卵磷脂是大豆油脂加工的副产物之一,它是一种类脂,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磷脂胺(PA)等。它是一种乳化剂,能够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并能清除其沉积物,还可降低其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重要作用;能促进大脑活力提高,增强记忆力,健脑益智,预防老年痴呆,延缓衰老;其生理功能还能预防脂肪肝,防止肝硬化等等。

六、大豆皂苷(Soy Saponine)

大豆皂苷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大豆胚轴中,目前已知的A

1、A2等5种。它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调节免役功能,并对爱滋病有一定抑制作用。

七、大豆异黄酮(Soy Lysoflavones)

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称为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影响到激素分泌、代谢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合成、生长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症化学预防剂。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癌、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预防骨质疏松症、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心血管病等功能。

八、大豆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Vitamins and minerals) 大豆中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E等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磷、硒等10余种矿物质元素。对全面补充和平衡营养有重要作用。

大豆膳食纤维是一种来源广泛而且质优价廉的天然膳食纤维,对人体有重要的保健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和精细食品摄入量大大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相对减少。人们由于忽略了膳食营养的平衡性,导致“富贵病”——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肠癌、便秘等越来越普遍[1]。膳食纤维曾经被认为是没有营养价值的粗纤维,但自20世纪70年代Burkitt Trowell提出膳食纤维假说以来[2],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膳食纤维对上述的各种疾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3]。膳食纤维受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包括医学家、营养学家、膳食家、食品科学家、生物化学家,以及食品法规及营养教育有关的科学决策者的广泛重视,并将其列为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4]。许多专家都认为,纤维食品将是21世纪主导食品之一。 膳食纤维的来源比较广泛,其中大豆膳食纤维就是一种优质的天然膳食纤维。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的产量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列。自从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以来,豆制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目前,传统的豆制产品已有数十个品种,新产品的开发也是层出不穷。各种大豆制品的加工都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豆渣,而

豆渣中就含有丰富的大豆膳食纤维。由此可见,大豆膳食纤维是一种来源广泛而且质优价廉的膳食纤维。 1 大豆膳食纤维的组成

大豆膳食纤维是复杂的混合物,按其溶解特性的不同,可分为水溶性的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水不溶性的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两大类[5]。大豆膳食纤维与其它来源的膳食纤维如小麦麸皮纤维、米糠纤维等的基本组成成分相似,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子的糖苷键、聚合度和支链结构却相差很大,这些因素决定它们的物化性质,影响它们在人体中相应的营养功能特性。

大豆膳食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果胶类物质、糖蛋白和木质素组成。大豆膳食纤维中的纤维素是由β-吡喃葡萄糖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聚合物。组成大豆膳食纤维半纤维素主要有阿拉伯木聚糖、木糖葡聚糖、半乳糖甘露聚糖和β(1→3,1→4)-葡聚糖4种。果胶是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聚半乳糖醛酸为骨架链,主链中含有(1→2)鼠李糖残基,部分半乳糖醛酸残基经常被甲酯化。果胶类物质主要由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或阿拉伯半乳聚糖等组成,其中阿拉伯聚糖是由呋喃阿拉伯糖通过(1→5)糖苷键连接成主链,有时通过C2或C3位连有分支。大豆膳食纤维中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部分是阿拉伯半乳聚糖。大豆木质素是由松伯醇、芥子醇和对羟基肉桂醇3种单体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2 大豆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

2.1 良好的持水性和膨胀力

大豆膳食纤维的化学结构中含有许多的亲水性基团,因此具有较强的持水性。在大豆纤维中,不溶性的成分较多,这些不溶性成分的持水力比可溶性成分更大,因此豆渣粉也就相应地表现出很高的持水力。研究表明[6],豆渣粉的持水力比麸皮纤维大。1g豆渣粉在20℃水中可自由膨胀至7ml,可以结合700%的水,而且这种膨胀力能够保持24h不变;麸皮纤维的膨胀力仅为4ml,仅能结合400%的水。 2.2 对阳离子有结合和交换能力

大豆膳食纤维对阳离子的作用是可逆性的交换,它不是单纯结合而减少机体对离子的吸收,而是改变离子的瞬间浓度,起到稀释作用并延长它们的转换时间,从而对消化道的pH值渗透压以及氧化还原电位产生影响,出现一个更缓冲的环境以易于消化吸收。 2.3 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螯合作用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许多试验表明[7],由于纤维表面带有很多的活性基团,可以螯合吸附胆固醇和胆汁酸之类的有机分子,从而抑制了人体对它们的吸收,这是膳食纤维能够影响体内胆固醇类物质代谢的重要原因。同时,纤维还能吸附肠道内的有毒物(内源性有毒物)、化学药品和有毒医药品等外源性有毒物,并促进它们排出体外。 2.4 良好的乳化性、悬浮性及增稠性

大豆膳食纤维中含有瓜儿豆胶、古柯豆胶和洋槐豆胶等,它们属于可溶性纤维,具有良好的乳化性、悬浮性及增稠性,大豆膳食纤维能形成高黏度的溶液,将其添加到食品中还能提高食品的保水性与保形

性,提高冷冻—融化稳定性等。 2.5 被微生物分解

膳食纤维在哺乳动物小肠中不能被内源酶所分解,但在大肠中寄生的各种微生物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分解发酵作用,从而诱导出大量的好气菌群来代替原来存在的厌气菌群。 3 大豆膳食纤维的营养功能特性 3.1预防肥胖症

大豆膳食纤维的相对密度比较小,吸水后体积大,对肠道产生容积作用,容易引起饱腹感,并且大豆膳食纤维的存在影响机体对食物中其它可利用成分如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使人体不容易产生饥饿感,因此有预防肥胖症的作用。

3.2 防治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

长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8],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是高胆固醇血症。血中胆固醇来源于食物的外源性摄取和体内内源合成,其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是转化为胆酸,胆固醇和胆酸都是由粪便排出体外。大量的研究表明[9],胆固醇和胆酸的排出与膳食纤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豆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明显降低血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如下:

①增强胆固醇代谢。大豆膳食纤维可以吸附由肝脏分泌入肠腔内的胆汁酸,促进胆汁酸随粪便排出体外,肠吸收胆汁酸量减少,从而阻碍了胆固醇的肝肠循环,导致肝脏中胆汁酸水平降低。为维持胆汁酸及胆固醇的体内平衡,胆固醇代谢转化胆汁酸的速率增大,胆固醇的生

物合成速率也同时被加快,这一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血清和肝脏胆固醇水平的下降。

②降低胆固醇吸收。大豆膳食纤维可以直接干扰胆固醇在肠道内的吸收。膳食胆固醇的吸收率与血浆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使胆固醇的吸收率下降,而随粪便的排出量却增加,从而也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下降。

③促进体内血脂和脂蛋白代谢。大豆膳食纤维在使血浆胆固醇水平下降的同时,还促进体内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的正常进行。在脂肪的代谢过程中,它能抑制或延缓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在淋巴中的吸收,这是因为纤维不仅能缩短脂肪通过肠道的时间,还与它能吸附胆汁酸、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消化产物分子团的溶解性有关,它会阻止分子团向小肠吸收细胞表面转移,促使小肠细胞的物理功能和消化酶分泌机能发生变化。因而对预防和改善冠动脉因硬化造成的心脏病、饮食性高脂质血症具有重要的作用。与阳离子有结合能力的大豆膳食纤维,能使无机盐在肠道内的吸收受阻,吸附钠盐使之随粪便排出体外,因而又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3.3 预防结肠癌

大豆膳食纤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有效地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①抑制腐生菌的增长。结肠中的一些腐生菌能产生致癌物质,而肠道中的一些有益微生物能利用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这类脂肪酸能抑制腐生菌的生长[10]。

②减少次生胆汁酸的产生。胆汁中的胆酸和鹅胆酸可以被细菌代谢为

次生胆汁酸——石胆酸和脱氧胆酸,这两种物质都是致癌物和致突变物。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就能束缚胆酸和次生胆汁酸,将它们排出体外,因此可以大大降低结肠中胆酸代谢产物次生胆汁酸的含量。

③减少致癌物与结肠的接触机会。膳食纤维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出,这样可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致癌物与肠壁的接触,降低肠道中的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发生结肠癌的危险[11]。 3.4 预防糖尿病

Miranda和Horwitz认为[12],膳食纤维可能有增加碳水化合物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性能,进食高膳食纤维后,高纤维可能因增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产生降血糖效应。

实验表明[13],大豆膳食纤维使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比对照组降低了30%,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的性能,并能吸附葡萄糖,延缓糖分在体内的吸收,有效地抑制血糖的快速上升。还具有抑制增血糖素分泌的作用,改善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感受性,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要求,从而对糖尿病的预防有一定的效果,并可以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对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效果明显。 3.5 其它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的缺乏还与间歇式疝、阑尾炎、静脉血管曲张、肾结石和膀胱结石、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食道逆流、痔疮和深静脉管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发病率与发病程度有很大关系,摄入高纤维膳食

可保护机体免受这些疾病的侵害。另外,膳食纤维能减少体内某些激素而具有防治乳腺癌、子宫癌和前列腺癌的作用。有关人员通过多次调查发现,尽管危险因素相当,那些大量摄入纤维食品的妇女同几乎不吃这些食品的妇女相比,似乎很少有患乳腺癌的可能。目前对此的解释是,纤维可能会减少血液中能诱导乳腺癌的雌性激素的比率。 4 大豆膳食纤维的开发前景

在国外,大豆膳食纤维已被广泛应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经实现了豆渣食品的产业化,如日本仁丹株式会社将大豆膳食纤维与低聚糖、双歧杆菌肠溶性微胶囊等科学地调配生产微生态制剂,供老年人和儿童食用,企业效益显著;澳大利亚的豆渣食品已畅销世界。在我国,富含大豆膳食纤维的豆渣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如果加以开发利用,相信一定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1 大豆蛋白质概述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食品的第一大营养素。如果人们的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就会使人消瘦,引起各种疾病,特别是对于儿童,会造成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大豆蛋白是人体摄取蛋白质主要来源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植物蛋白生产周期短、资源丰富、产量大等优点。另外,大豆蛋白还可以代替部分猪肉、牛肉,可以减少食品中的脂肪及胆固醇含量。目前 ,添加到食品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不仅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且具有很好的功能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是以大豆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制取的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的大豆蛋白制品。

1.2 大豆分离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大豆分离蛋白质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特殊的功能特性。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是指在加工、储藏、制备以及消费过程中对食品系统产生影响的那些物理化学性质,简而言之,除了营养价值以外,任何影响食品最终用途的性质,如溶解度、乳化性、凝胶性、吸油性等都可以称为功能特性。此定义与三因素有关:一是蛋白质本身性质,能赋予食品系统以独特的颜色、滋味、质构等;二是蛋白质所处的环境,如离子强度、温度、酸度等也会对食品的用途产生影响;三是加工过程,如加热、调pH、干燥、物理化学改性等。主要有乳化性、凝胶性、溶解性、粘附性、水合性、吸油性、发泡性、成膜性等等。

乳化特性 :因为食品中多含有脂肪和水的乳胶体,而脂肪与水两相界面上的张力很容易产生正的自由能,不稳定,在乳胶体中添加适量的蛋白质就可以起到不错的乳化稳定的作用,这就是蛋白质的乳化特性。蛋白质是种两亲分子,可以当成表面活性剂使用,它既能降低水和油的表面张力,又能降低水和空气的表面张力,易于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凝胶特性 :当变性的蛋白质分子聚集形成一个有规则的蛋白质网时,此过程称为凝胶作用。凝胶性可以赋予食品良好的质构特性。

溶解性 : 蛋白质溶解性是指蛋白质能够在水溶液或食盐溶液中很好溶解的性能,其溶解的程度称为溶解度。大豆分离蛋白质溶解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质中可溶性蛋白质所占的百分比,即每百克大豆蛋白质能够溶于特定溶剂中的蛋白质的最大克数。蛋白质的溶解度主要取决于pH、离子强度、溶剂类型等。蛋白质的溶解性是蛋白质的固有性质,经加热或其他处理后蛋白质的水溶性会降低,随着溶解性的降低,其凝胶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其他许多功能性质也会下降。为了使蛋白质更好的溶解,可通过碱处理促进其离解,还可使用半胱氨酸、硫基乙醇、乙醇等试剂来切断二硫键。水溶液中的pH值和电离强度对大豆蛋白的溶解性影响最大,pH 值增大,溶解度增大。pH为10.5 时,就会使蛋白质解离或解聚,使溶解度增加;大豆蛋白质受电离强度影响很大,当pH在7-10 之间时,分离蛋白的溶解度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粘附性 : 粘附性是指液体流动时表现出来的内摩擦,又称流动性,它是调

整食品的物性方面的重要参数。影响蛋白质流体粘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分散的分子或粒子的表观直径。这个直径取决于下列参数:(1)蛋白质分子的内在特性,如摩尔质量、大小、体积和不对称性;(2)影响肿胀、溶解度等蛋白质与溶剂相互作用,包括如氢键、范德华力、疏水键、二硫键、静电交互作用及立体排斥等;(3)决定聚集体大小的蛋白质--蛋白质聚集及解聚等相互作用。影响粘附性的主要因素有蛋白质浓度、温度、pH、离子强度等。

水合性 : 水合性是蛋白质其它功能特性的基础,因为蛋白质的构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同水的相互作用。大豆分离蛋白沿着它的肽链骨架,含有很多极性基团,所以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保水性和膨胀性。吸水性,一般是指蛋白质对水分的吸附能力,它与Aw(即水分活度)、pH、温度、蛋白质的颗粒大小、颗粒结构、颗粒表面活性等都是密切相关的。除了对水的吸附作用外,大豆蛋白质在加工中还有保持水分的能力,其保水性与粘度、pH、离子强度和温度有关。盐类能增强蛋白质吸水性却也同时削弱分离蛋白的保水性。膨胀性即蛋白质的扩张作用,是指蛋白质吸收水分后会膨胀起来。它受温度、pH和盐类的影响显著,热处理能增加大豆蛋白的膨胀性。

吸油性 : 吸油性就是指蛋白质促进脂肪吸收的作用,是另一种形式的乳化作用。例如,分离蛋白加入肉制品中,能形成乳状液和凝胶基质,防止脂肪向表面移动,因而起着促进脂肪吸收或脂肪结合的作用,可以减少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脂肪和汁液的损失,有助于维持食品外形的稳定。

发泡性 : 发泡性是指大豆蛋白质在加工中体积的增加率,可起到的酥松的作用。泡沫是空气分散在液相或半固相而成,是由许多空气小气泡被一层液态表面活化的可溶性蛋白薄膜所包裹着的群体所组成,降低了空气和水的表面张力,气泡是由于弹性的液态膜或半固体膜分开防止气泡的合并。蛋白质的发泡性,可以赋予食品以疏松的结构和良好的口感。

成膜性 : 成膜性是指大豆蛋白与水形成面团后,经高压蒸煮,其表面能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是水与含水剂的一个屏障,这是大豆蛋白适合肠类加工需要的一个特征。当肉切碎后,用分离蛋白与鸡蛋蛋白的混合物涂在其纤维表面形成薄膜,易于干燥,可以防止气味散失,有利于再水化,并对再水化产品提供合理

功能性作用模式 用途

溶解性蛋白溶剂化作用由pH值决定 饮料 乳化性油脂乳化的形成与稳定 香肠、胶浆、蛋糕 起泡性形成稳定的膜、固定风味 松糕、蛋糕 凝胶性蛋白质机制的形成与固定 肉类、乳酪 吸油性固定游离的油脂 肉类、香肠、炸面饼圈 粘度稠化、氢键的保持

胶浆 粘合力蛋白质作为粘结物质 肉类、香肠、糊状食品 弹性凝胶形成的二硫键分连

肉类、焙烤食品 固定风味

风味吸收、固定、释放 的结构。

表1 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坚,肖安红.功能性膳食纤维食品.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3.[2]Burkitdp,Towenhc.Refined carbohydiare foods and disease:some of dietary fiber.London and New York:Academic pre,1975:35-36.[3]买凯,等.膳食纤维素的一些研究进展.河南医学研究,200l,10(2):178-179.[4]郑建仙.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药膳食疗研究,1995,1:11-3.[5]郑建仙.功能性食品.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86-89.[6]李里特,王海.功能性大豆食品.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49.[7]刘树兴.膳食纤维的特性及制备.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1996,2:108-109.[8]辛馨.食物纤维的生理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食品工业科技,1989,5:52-58.[9]陈茂生,邢思敏.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开发研究.食品科技,2000,1:23-24.[10]马场忠雄.膳食纤维对大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日本医学介绍,1996,1:21-22.[11]李八方.功能食品与保健食品.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55-56.[12]Bakhit-RM, et al.Intake of 25g of soybean protein with or without soybean fiber alters plasma lipids in men with elevated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Nutrition,1994,2:213-216.[13]何锦风.论膳食纤维.食品与发酵工业,1992,23(5):63-64.作者简介:张绪霞(1981~ ),男,山东青岛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研究。

l论文

l论文

l论文陈述

大豆

超市发展前景论文

营养价值(优秀)

玉米与大豆套种

旅游电子商务l论文

l论文 Word 文档

团队管理l论文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l论文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l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