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内战烽火》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0:51: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7课《内战烽火》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特别强调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因此我在本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上,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对类似事件的学习能力。《内战烽火》一课线索比较清晰,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我便以此为突破点,进行了由教师主讲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质疑、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知识,在教材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的情况有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第一个子目“重庆谈判”是内战烽火燃起前,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第二个子目“转战陕北”是内战烽火燃起后的第一年,战争初期双方的军事斗争。第三个子目“挺进大别山”是内战发生后第二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战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 掌握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国民党破坏《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掌握党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解放区战场的反攻。 ⑵组织学生讨论:“毛泽东应不应该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口头表达能力。 ⑶通过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回忆,培养学生新旧知识联系与整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⑴运用多媒体手段与教师生动讲述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对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中双方激烈斗争的场面有直观、形象和生动地认识。

⑵通过分析讨论、采访和回答问题等形式,培养学生探索性和合作性学习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⑵通过感知在中共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及突出重点的方法:

重庆谈判。突出这个重点内容的方法是在学生探究、学习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围绕这个“重点”设置了由学生进行现场采访,要求由学生自己组织采访的语言和对象,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以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印象。

教学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挺进大别山;对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和平、民主斗争中,坚持革命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认识。突破方法:播放两段视频资料的同时让学生从中摘录有效信息;直接提出有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提示学生:从科学分析研究历史史实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入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帮助和指导。

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进行质疑、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质疑,再通过探究学习去解疑,最后运用掌握的历史知识联系现实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知识和思想基础,对于学习存在着有利的一面,但同时,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和平、民主斗争中,坚持革命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缺少应有的客观的评价和认识,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再加上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分析、思考与他人合作、拓宽知识、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对于本节课实行“质疑、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到上节课为止,我们学完了第四单元“抗日战争”。八年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你知道吗?谁来举个例子。(学生举例)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几幅画面,再去回顾一下那段悲惨的历史。(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几幅日本侵略者罪行的画面)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在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和平)对,是和平!然而蒋介石却在人民最需要和平的时刻挑起内战,再一次把中国人民推向战争的苦难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17课内战烽火

(屏幕显示)

(设计意图:感染课堂学习气氛,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只有自己发现才会有真实的感悟,才能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创设情境、组织新课。

请同学们翻开书92页,快速浏览全文,归纳出你认为本课有哪几个主要问题?(想好后举手回答)

重庆谈判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屏幕显示)

这就是我们本课的主要任务,现在我们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分成三组:重庆谈判组、转战陕北组、挺进大别山组,每个小组完成所对应的一个历史事件,找出你认为应掌握的问题。要求既准确、又精炼,然后给大家总结汇报,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好! 重庆谈判组:(目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结果) 转战陕北组:(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时间、简单经过、领导人、结果) 挺进大别山组:(时间、领导人、哪支解放军、结果、作用、标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掌握了本课的三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但学习历史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去体会、感悟、认识更丰富、更深刻的一些道理,以史为鉴,从中得到教育的启发。

3、引出问题,探究新知。

下面我们结合老师给大家提供的一组资料,更进一步探究、分析,加深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 ⑴出示《美国空运国民党士兵图》,这幅图反映了什么时候事件?说明了了什么?

⑵然而蒋介石另一方面却在十天之内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和平(屏幕展示电报内容,找一名学生朗读)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还应该不应该去谈判呢?(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和图片中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⑶(屏幕出示):毛泽东到重庆图片,毛泽东的到来使整个山城为之沸腾,我们仿佛也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站在了重庆机场的人群中。假如你是当时一名记者,你最想问毛泽东什么问题呢?我们来模拟一下当时的场景好不好?

(选几位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现场采访,采访对象有毛泽东、蒋介石、群众等) (设计意图:为学生理解教材而创设一种特殊氛围,把教材某些内容形象地再现出来,让学生随着“报导与采访”步入其中,那种身处其境、亲历其事的感受,岂能不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充分提高了学生处理、收集、归纳资料的能力。)

虽然经过中共的积极努力,在谈判中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但蒋介石自认为做好内战准备之后,公然撕毁了《双十协定》,1946年6月挑起全面内战。(过渡) ⑷请看下面国共两党力量对比表,发现什么问题?(屏幕展示)

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式,我们以陕甘宁解放区为例,看看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做的?(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

通过刚才的国共两党的对比表格和视频资料这两个材料,我们分析讨论:毛泽东著名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以四人为一组,讨论毛泽东思想提出这一认断的依据)

(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表现和发展的机会,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去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体验到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成功喜悦,对培养学生的“自觉兴趣”和发展学生的智能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事实证明,在解放战争头一年里,人民军队平均每月歼敌8个旅,总计112万人,而自己的兵力却发展到195万人,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反攻开始的标志就是挺进大别山。 ⑸下面我们通过挺进大别山的几组视频资料共同去了解当时的情景。 师问:看完这段影像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总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共两党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的斗争,结果都是共产党取得胜利,从而也进一步证明了毛泽东的英明和伟大。结合本课中与毛泽东有关的事件,简要评价毛泽东这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设计意图:巧设问题,让学生跟随历史教材的发现,经过思考,懂得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也培养了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⑺这节课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哪位同学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和老师帮助你一起探讨解决好吗?(简单的问题由学生间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解释说明。)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发扬了教学的民主性,把教学主体——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上,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4、归纳小结,交流收获。 ⑴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⑵本节课我有什么体会吗?

⑶我对本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 ⑷本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真诚地表达了对这堂课的学习感受,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巩固新知识,并促使学生能深入思考和探索。)

5、反馈巩固,体验成功。

利用大屏幕展示习题,巩固重点知识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6、布置作业,探究学习。

阅读有关的书籍,或利用网络查找20世纪以来重大战争名称及所造成的损失情况,并统计出主要数据。

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你想到了什么,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请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形成文章。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补充适当的开放性问题,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积极查找并整理,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形成正确的认识:战争必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影响地区和世界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愿望。)

第17课内战烽火说课稿

《内战烽火》教学设计

初二上册17内战烽火教学设计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长 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内战烽火》教学设计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内战烽火》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