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汉语成语的定义及其特点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7:04: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引 言

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短语,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约定俗成的语言,而四字成语又是成语中的最简洁的词语。

翻译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手段, 指的是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 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1】因此,汉语成语的翻译,也就是从语义到形式寻求对等语过程,使译文读者能达到与本族读者同样的感受。

一、汉语成语的定义及其特点

1.1.成语的定义

《词海》定义为:成语是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多为确定的含义。对汉语成语而言,从狭义上讲,一般是四字结构,它不能等同于谚语、格言、惯用语及歇后语。从广义上讲,具有某种特定含义的定型词组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思而后行等,都属于成语。

1.2汉语成语的特点

一是语义的统一性,二是结构的固定性。换言之,即它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整体意义不能从组成成语的各个词汇中揣测出来。结构上又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不能随意改动它的顺序,不能增词或减词,不能用另一词去替代成语中的某一词,更不能改变其语法结构。

二、汉语成语翻译的实质及翻译时应注意事项

2.1汉语成语翻译的实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中英两国各自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文学艺术以及体育娱乐等都产生了大量的成语。两个民族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观念,无不反映在生动、形象、活泼的成语中。翻译不仅是要进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要把一种语言中的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形式。翻译成为了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以上的因素都给汉语成语的英译增加了障碍和难度。可以说汉语成语的翻译实际上是如何用英语去处理在汉语成语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的问题。

2.2汉语成语翻译时应注意事项

翻译时应确切、深刻、完整地理解每一个成语的本意和引申义,不能只从字面上来望文生义,下面主要介绍从结合语境翻译时应注意的事项浅谈了汉语四字成语的翻译。

2.2.1.结合语境,注意源语和目标语的确切含义

一个汉语成语可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语表达,英汉双方意义是否对应,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狡兔三窟”和“the mouse that has but one hole is quickly taken”,比喻不同,表达方法不一样 (一用兔喻,一用鼠喻,一正一反),但含义却相似。都指为了安全多找隐蔽处。【2】又如:“亡羊补牢”与“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 表面看相似,实则无法等同起来。汉语中“亡羊补牢”暗含为时未晚之意,而英语中却表达的是为时已晚,意义正好相反。可见形象相似的汉语与英语的固定表达法,比喻义有时却常常并不一样。这是英汉两种语言反映的是两种民族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因此,进行汉语成语的翻译时,应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切莫胡乱硬译,或不假思索地套译。

2.2.2 结合语境,注意源语语义的褒贬和语气的轻重

有些成语表示褒义,有些表示贬义,而有些则是中性。在翻译时一定要根据语境弄清成语的褒贬色彩。如:儿子的诞生对他的幸福生活来说真是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是个褒义词,如果硬译为“paint the lily”其意为:try to improve what is already quite satisfactory以至于达到“wasteful and ridiculous exce”的程度,就属于贬义,反而引起了误解。成语语气的轻重也是翻译时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太轻了不能达意,太重了又言过其实。如:“阴雨绵绵”可译为“cloudy and drizzly for days on end”, 但译为“raining for days on end”则显得太过夸张。

2.2.3 结合语境,注意使译文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风格和形象性 这样做的前提是:既要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又要保证译文的可接受性。

(1)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一种译法:That is what he longs for.另一种译法:That is what he has been longing for days and nights.译句①没把形象全部译出,译句②就译得形象生动。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种译法:Nothing venture,nothing have.另一种译法: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比较两种译文,前种译文采用的意译法,丧失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体现不出原文的思想感情;后种译文采用的直译法,完全或部分地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从而保留了汉语的语言

特色。然而成语译文的好坏是要放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来比较,这样才能有所取舍,而不能笼而统之,一网打尽 如:《毛泽东选集》的《实践论》里有这么一句:“中国人有一句老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直译为“The Chinese have an old saying,‘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这样直译就比较好,因为是一句中国人的老话,如采用意译法就不恰当了【3】。又如下面一句:他打算出去看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译为:He decided to go out to have a look,nothing venture,nothing have.此句意译比直译好得多,因为原文中就已包含要去冒一定风险之意因此,翻译时,要切实依据语境,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不能随心所欲地乱译、硬译或死译。

三、四字成语翻译的方法

汉语翻译成英语有多种方法,把它们划分,归类大致可分为直译法、套译法、意译法三种方法

3.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出来的方法,不仅表达原文的内容,还保留原文的表达形式,比如保留原文所使用的比喻、原文的形象、原文的民族特色等,使读者能读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感受。

汉语中有不少成语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即在不影响原义和译文读者理解、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的前提下,保持其民族性,也就是所谓的“异国情调”或“洋气”。直译如果译得得体,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使外国读者感到新鲜、生动、活泼,大开眼界,如同饱餐了一顿具有异国风味的珍肴,回味无穷【4】。对于字面形式和比喻形象都能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成语,我们通常采用直译法。

3.1.1.完全直译,即把成语的每个部分都直译出来。

声东击西 解释;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语出(宋张纲《乞休战船札子》)可直接译为to shout in the east and strike in the west。井底之蛙 含义是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语出可直译为to be like a frog at the bottom of a well

3.1.2.部分直译,对于由两个意思相近的部分组成的成语,可以只翻译出其中的一个部分,即可代表整个成语的意思。

如这个问题搞得他晕头转向。晕头和转向都表示很疑惑,没有方向感的意思。那么翻译的时候“晕头转向”译为:be utterly confused即可,“转向”(1ose bearings)不必译出。He is utterly confused by this problem.

3.2.套译法

即借用同义成语和译文加注法 来翻译成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原文的形象有时不符合外国的风俗,如直接译出来就会颇为费解或使原文的形象引起另一种联想从而因想到原文意思的准确表达。

一般来说,汉英两种语言在习惯、意义、形象等方面完全相同的情况很少,尤其是成语,奈达曾说:“两种语言之间,在词组与句子方面相等(equivalence)的不是没有,但比较少,比较多的相当(corresponding),而绝大部分既不相等又不相当。”但毕竟存在语义相同的情形。这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心理、逻辑思维、文化等方面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那么在不同民族的成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部分。套用英语同义成语也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借用意义相同,它所引起的联想、形象、修辞色彩也相同或相似的成语;一是借用意义相同,但形象不同的成语。

3.2.1.意义和形象相同或相似的成语

“破釜沉舟”:可翻译为:to burn one′s boats。这两个汉英成语所用的比喻大同小异,都以毁船断后为主题,而且也表达相同的含义:人们在做一件事时,不惜牺牲一切的、孤注一掷的决心。它们都有一个极类似的历史故事。“破釜沉舟”指我国古代项羽出兵救巨鹿一事。当他引兵渡河后,即命令部下打破全部饭锅,凿沉全部船只,烧光岸上庐舍,每人只持三粮,以示士卒誓死不回的决心。英语中的 “to burn one’s boats”指欧洲古罗马的恺撒出征到国外时往往把自己的部队所乘船只全部焚毁,自断后路,以示只进不退的决心【5】。除此之外,如“空中楼阁”可翻译为castles in the air ;“浑水摸鱼”可翻译为fish in muddled waters .

3.2.2.意义相同,形象不同的套译

“朝三暮四”翻译为blow hot and cold。它和“blow hot and cold”喻义相同,但形象不同。“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有个养猴的人拿橡子喂猴子,告诉它们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猴子都很生气。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就都高兴了。原来比喻用诈术欺骗,现在比喻反复无常。而“blow hot and cold”出自《伊索寓言》中的《人与山林小神》,讲一个人冬夜在山林中迷了路,碰到了山林小神,领他回自己的小屋。路上这人不停地向手上哈气,山林小神问他干什么,他说手冷麻木了,哈气取暖。到家后山林小神给他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粥,那人端到嘴边又吹气。山林小神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粥太烫,想吹凉。山林小神对他说:“你嘴里的气既吹热又吹冷(hot and cold),这样的人我不接待,你走吧。”“to blow hot and cold”原来比喻避免与性情模棱两可的人交往,现比喻为动摇不定、反复无常。因此,这两个成语比喻义相同,形象相

异,对应情况大同小异。再比如,我们可以将“小题大做”翻译为make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

3.3.意译法

所谓意译,就是不拘泥与原文的字句,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大意进行整体翻译的一种翻译方法

有些成语的比喻形象是译文读者所不能接受的。如把“无孔不入”译成get into every hole,势必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像这种如果直译不能达意的成语,而英语中又没有现成的同义语可以借用,这时便要考虑采用意译法。我们可根据该成语的实际意义,结合语境,灵活地翻译成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weakne。语境是理解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进行准确翻译的必要条件。语境谓之“语言环境”或“言语环境”,各种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因此,在进行上述这类汉语成语的翻译时,必须把它和它所联系的语境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看下面的这几个例子: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一开始就点明正题。出 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死译:to 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mountain 就不能表达出作者的意思,而把它意译为to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效果自然就出来了。又比如;油嘴滑舌mealy-mouthed(死译:with a slipped mouth and tongue)其结果,把几千年的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落花流水。译为:As a result,the privileges,which the feudal landlords have enjoy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re being shattered to pieces。“打得落花流水”意即打得粉碎,打得一败涂地,语言很形象,如直译为:“⋯are being shattered like flowers and floating waters.”译文读者可能看不懂,因此采用意译法。

四﹑结语

由此可见,汉语成语的翻译比较复杂。我们必须注意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语言结构的整体,充分考虑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避免死译、硬译。因此,要在具体的语境下,考虑多种译法而不能拘泥予一种,灵活地处理文章中出现的成语。但究竟如何使成语英译文与整篇文章珠联璧合,浑然一体,这个问题是还值得我们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和探讨。

五、参考文献:

(1) Nada 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Leiden; E, J, Brill, 1964

(2).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 (3).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4).李景韩﹑李健,《汉英习语成语对等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

(5).傅敬民﹑张顺梅﹑薛清,《英汉翻译辨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六、致谢

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汉语成语英译

知识产权定义及特点

成语的特点

常用汉语成语英语翻译

汉语成语的翻译

自主招生定义及特点

熟语的定义和特点

游记的定义及特点

飞行检查定义简介特点

会计估计定义及特点

汉语成语的定义及其特点毕业论文
《汉语成语的定义及其特点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