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治懒提效——二谈“治庸问责”

发布时间:2020-03-02 22:50: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治懒提效

——二谈“治庸问责”

治庸问责必须治懒。懒,既是庸的重要表现,又是庸的重要源头。

一事当前,有的人不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而是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实在脱不掉、推不脱,就敷衍应付。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不研究、不探讨,或简单地搬本本,或干脆不理睬;对于矛盾与问题,不调查、不解决,或哼哼哈哈讲些不痛不痒的意见,或装腔作势讲些“永远正确的空话”。执行上级指示精神,学习外地经验,不是潜心思考,把握实质,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拿出有创造性的措施与方法,迅速强力推进,而是满足于开会传达,照抄照转,生搬硬套,所谓“贯彻落实”,所谓“学习创新”,只是讲在会上、写在稿子上、贴在墙上。群众有困难找上门来,不是满腔热情地接待,帮着出主意,想办法,而是“踢皮球”,甚至躲开,等等。由是,我们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懒官”、“玩官”、“混官”、“太平官”。在这些地方和部门,工作必然是“日复一日,涛声依旧”,浪费宝贵的干事创业的时光。当然,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懒”又要出政绩,一些人只好找“捷径”,醉心于搞蒙领导、骗群众的“形象工程”、“路边工程”。结果,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花架子”、“假大空”代替了实干,沽名钓誉的虚报浮夸代替了实效。

为什么会有这些“懒”的现象存在呢?根子在于一些干部的思想“开了岔”。他们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觉不到跨越发展的滚滚洪流,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有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维持现状”。可是,时代在进步,区域之间的竞争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领导席位是责任席位,无功就是过,落后是大错,无为必然无位,“现状”何以维持?

有人觉得“仕途”没有盼头,犯不着“苕干”。我们人生的舞台、事业的舞台都是党和人民给的,如果讲“欠”的话,永远是我们欠党和人民的、欠组织的。不管权力大小,只要是一个领导者,都是发展的组织者、要素资源的调配者,是竞争的核心。如果自己偷懒、洒脱了,那么,贻误的是发展大局,辜负的是人民的期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办实事、求实效,将血汗化为大坝、化为森林、化为工业园区,我们的生命才会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延续,这才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盼头。

有人怕“出格”,怕“犯错误”,凡事“一等二看”,求“保险”。这恰恰丢掉了敢于担当的品质。看一个干部有没有作为,首先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精神,看在难题面前敢不敢抓、在矛盾面前敢不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不敢闯。诚然,在具体工作中,有时难免出现问题甚至失误,但敢于正视,勇于改正,有什么可怕?而不做工作,不创新,不发展,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错误。即使因为种种原因而暂时受一点委屈,最终是会得到党和人民肯定的。

我省“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能不能抓住历史性惠顾的机遇,乘势而上,“懒”是必须克服的大敌。在行动上追求实效、在工作过程中追求效率、在目标实现上追求效果,应该成为一种自觉。全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茁壮心灵,以说干就干、马上大干的作风尽职尽责,以“高站点”和大气魄的追求真干苦干、务求实效。要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干一件、成一件,件件漂亮。要按照“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和“一分布置、九分落实”的要求,善于把原则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奋力拼搏,为加快实现湖北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治庸治懒问责学习心得

一谈“治庸问责”

治庸问责谈体会

治庸问责

治庸问责

治庸问责

治庸问责

治庸问责

治庸问责

治庸问责

治懒提效——二谈“治庸问责”
《治懒提效——二谈“治庸问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