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艺术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3: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程标准下艺术生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究

私立青岛天龙中学 高三数学 戴建海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的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提高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代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我校艺术生为主,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研究艺术生课堂的有效性是我校的重中之重,教师不仅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更要为艺术生的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掌好舵,把好航!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问题、创造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以及加强学法指导。

关键词; 艺术生课堂、有效性

我校是一所以艺术为特色的学生,目前学校的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学生知识的有限性、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都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封闭式”管理,与生活实践失去联系,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探究艺术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一直是我校研究的焦点问题。作为一名高中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与生活实践脱节,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让数学失去了它本身具有的价值。

2.课堂没有层次感,单调乏味,掉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3.课堂提问难度把握不准,有些问题过于浅显,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4.课堂缺乏互动性,教师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答题时间,而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却普遍存在。

5.课堂缺乏表扬或激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真善美,要及时的表扬鼓励,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

6.课下作业抄袭严重,要及时制止这种不良现象,加以引导,提升学生的信用! 所以推动有课堂效教学的过程,就必须重视上述种种问题,切实保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什么是有效课堂

通过课堂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 从懂的少到懂的多, 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创新性和合作精神,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探寻我校艺术生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我校数学成绩,打造我校高效课堂,肩负起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重任。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重要学科,如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实现艺术生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想从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探讨:

三、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本模式的探究基于我校实际——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不妥之处与大家共同探讨:

1、教学目标必须科学而且要符合客观实际

进行数学教学之初,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要为什么学数学”, 学习数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曾不止一次的有学生问我,我们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处,我想这个问题就很好的暴露了部分老师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感觉数学没有必要那么较深的研究,是要会加减乘除运算就可以了。这个现象无疑为我们教学产生质疑,教师不是简单的会解题就行,而且要会联系实际,通过生活实例去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维。我想应该不是让每个学生将来都从事数学研究工作,而是以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训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一切科学问题。在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中,能体现的科学思想方法无处不在,如含参不等式的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等知识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有利于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整体设元换元、三角化简和求值体现了化繁为简的思想;数学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发现规律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退到最原始情况„„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教“书”,更要教“学”。再者我们要关注“学完本节数学课学生将获得什么

发展”,这就是教学目标。确定科学、准确且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应关注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达成。与原有课程相比,新课程在关注知识结果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对过程目标的关注和对学习者——学生的关注,目标更加人文化,更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取决于教师的数学教育价值取向、对学习者的了解以及对数学课程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2、全面了解学生,确立层次教学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

目前有许多教师上课不注重学情没有很好地了解学情,也不管学生基础与差别,导致部分基础稍差的学生丧失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基础较好的同学感觉数学太简单,没有“挑战性”,懒得去思维,当今的数学教学活动,过多地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超负荷的训练给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留下太多的阴影,从而造成许多“失败者”的心态。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数学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和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3、简洁、准确、有效是确立有效课堂保障

数学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简洁、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要求已经成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隐藏在“课时严重不够”、“学生负担加重”等表象后面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任务与教学大纲目标时的严重偏差。例如关于反函数的概念教学和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等,新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已经非常明显地淡化了反函数的要求,只要求“以具体的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许多教师没有能很好地把握这些变化要求,仍然在研究反函数的一般定义、具体函数的反函数的求解方法与技巧,明显偏离了《标准》的内容目标要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以下两点:一是抱着原来的体系不愿意改变,教学时感觉“不过瘾”,二是不放心,怕考试。因此,教师在确立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目标时,需要认真研读《标准》和考试大纲,准确把握知识目标要求,才能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

4、教学过程应注重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目前,在几乎所有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都可以看到小组活动、合作学习,说明教师已经开始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但往往停留在形式上的活动,是表面的、空洞的“繁荣景象”,无真正活动意义。既然是一种活动,我们首先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什么时候活动?活动什么?而我认为应在学生学习的关键点设计活动,应从生活实例形成数学抽象时需要学生活动。在所有的活动中,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的活动才是最重要的,任何外在形式的活动只有伴随着内在的思维活动才有实际意义。有效的数学活动应该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的学习目标,保持兴趣,变式训练提高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在思考什么?思维上有无障碍?如何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数学作业——从“熟能生巧”走向“科学总结”

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是不需要训练,相反,我们认为适当的数学训练是形成并巩固数学活动成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我们反对超量、过度的训练,过去的“精讲多练”已经不符合现代数学教学的目标。全面正确认识训练的功能是保证有效训练的基础。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律、性质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可以促使学生的计算、解题、画图、测量等基本技能转化为熟练的技能技巧。然而,仅仅把训练的目标定位在这样的层面,就会陷入“题海战术”。有效的数学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的针对性——要针对本节课数学的核心问题,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突出重点。(2)适度的联系性——与学生的生活、生产实际,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相关数学的联系,突出用数学的意识与方法。(3)重视变式练习——变式练习是指通过不同形式变换概念的非本质属性,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练习,变式练习能帮助学生从事物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不同的情境变化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对概念的理解更概括、更精确、更深刻。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过程的自主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及时反馈信息,教师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概括、更精确、更深刻。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一生受用无穷”,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也从研究如何“教”深入到学生如何“学”。作为教师更应该清楚,教师只能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一切有效的办法,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指导学生会学数学,学会数学。

2012-6-18

《关于艺术生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结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表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艺术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艺术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