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徽省情要览

发布时间:2020-03-02 07:59: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徽省情要览

一、安徽概况 ㈠地理位置与面积 1.地理位置

安徽省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位于黄淮海大平原南部,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南部内陆省份,跨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 34°38′。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2.面积

安徽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 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淮北地区面积为3.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7.2%;江淮地区面积为6.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6.6%;江南地区面积为3.6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6.2%。

㈡人口与行政区划

1.人口

安徽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高的省份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省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城镇化率43.01%。

阜阳市临泉县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黄山市黟县为全省人口最少的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安徽人口年龄类型由成年型开始进入老年型。65岁及以上人口为605.7万人,占10.18%。 安徽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为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沿淮淮北多且集中,沿江江南少且分散。

2.行政区划

安徽现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6个县级市,56个县,43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16个乡镇(其中镇997个、乡719个)。

16个省辖市: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

6个县级市:合肥的巢湖市,阜阳的界首市,滁州的天长市、明光市,宣城的宁国市,安庆的桐城市。

安徽省省树为黄山松,省花为皖杜鹃,省鸟为灰喜鹊。

㈢建省历史

1.“省”的由来

“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三国开始)。古代有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至宋,三省都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之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南宋之后实行三省合一,只设中书省。

1 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元代行政区划之一)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明朝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民间简称“行省”或“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划名称,简称为“省”。

2.安徽建省沿革

安徽清初属江南省(江南布政使司)。顺治18年(公元1661年),析江南布政使司为左、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驻苏州;左布政使司驻江宁(今南京),辖今安徽全境及今江苏部分地区。康熙6年(公元1667年)正式撤消江南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至此安徽正式建省(安徽省诞生纪念日:1667年8月30日)。安徽省当时辖七府(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三州(和州、滁州、广德州)。乾隆25年(公元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衙门从江宁迁至安庆。

1949年4-5月,安徽江北、江南先后解放。以长江为界,分设皖北(驻合肥)、皖南(驻芜湖)行署区。1952年撤消皖北、皖南行署区,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3.省名与简称的由来

关于“安徽”省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一说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辖七府三州,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再简称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简称为“安徽省”。

因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又相传周朝在皖山附近封大夫伯国-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二、自然环境 ㈠地貌特征

安徽地处南北交界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 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74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以平原、山地、丘陵、台地等构成,其中平原占49.9%,山地占15.3%,丘陵占14.1%,台地占13.1%,其余7.6%为大水面。

平原主要集中分布于淮北、沿淮和沿江地区,面积6.94万平方公里。主要有淮河中游平原和沿江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于皖南和皖西,面积2.13万平方公里。

丘陵主要分布于皖南和皖西两山地的外缘、沿江平原的北侧、皖东地区和淮北平原的濉河以北地区,面积1.96万平方公里。

台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江淮地区的中、东部,皖西山地丘陵的最外缘和宣(城)郎(溪)广(德)地区,面积1.82万平方公里。

2 ㈡气候特征

安徽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

全省年平均气温14-16°C,南北相差2°C左右; 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旱涝、台风、寒潮、冰雹、霜冻。

㈢自然资源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1.土地资源

全省现有耕地408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其中可养面积48万公顷)。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⑴土地的适宜性较大。⑵区域性差异较大,利用不平衡。⑶土地后备资源不足。⑷土地质地差。

耕地分布情况:淮北平原最大,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8%左右;江淮丘陵次之,占全省的23%;沿江平原又次之,占全省的19%;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最少,两者相加仅占全省的10%左右。

2.水资源

全省水资源蕴藏总量约为68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398万千瓦,均居全国第20位。水力资源可开发利用的为88.15万千瓦,居全国第24位。

3.生物资源

由于安徽地处南北交界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因此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生物资源1091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 30种,珍稀野生动物54种。白鲟、扬子鳄、白鳍豚等18种被列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穿山甲、大灵猫等36种被列为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

4.矿产资源

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大多集中于皖北、沿江和皖南三大矿产集中区。全省已发现近140种有用矿产,探明储量的67种,煤、铁、铜、硫、磷、明矾、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53亿吨,居全国第7位;铁矿储量29.9亿吨,铜矿储量384.9万吨,均居全国第5位(铁矿储量居华东之首);硫铁矿储量5.64亿吨,居全国第2位。钒矿储量也居全国第5位。

5.旅游资源

安徽山河壮丽,古迹众多,风景名胜资源丰富。全省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点290多处(2010年末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35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9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迷窟-渐江、太极洞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亳州、寿县、歙县、安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凤阳明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和县猿人”遗址、歙县许国石坊、亳州花戏楼和古地下运兵道、黟县古民居(西递、宏村)、马鞍山朱然家族墓群等。

3 黄山:古称黟山。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名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 。

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古称陵阳山,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 。

天柱山: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区。

琅琊山:以宋朝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而名扬天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区。

齐云山: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AAAA级旅游区。

西递-宏村:位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黟县境内。世界文化遗产,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AAAA级旅游区 。

三、历史文化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

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成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建都于亳(今亳州),今天安徽濉溪、亳州等地成为商统治中心的范围;公元前241年,楚国把都城由陈(今河南淮阳县)迁到寿春(今寿县),江淮地区成为楚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在经济方面,安徽是中国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楚庄王时期孙叔敖在寿县建造了春秋时期最大的水利工程——芍陂(今安丰塘),说明春秋时期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早在汉代,江南就始设全国唯一的官方铜冶机构——“铜官”;被世人称为“文房四宝”的宣纸、宣笔、徽墨、歙砚,早在唐宋时就驰名天下;皖南徽商在南宋时期就开始活跃,从明代至清代,雄踞中国商界,时有“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之说。1877年起,芜湖逐渐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清代著名理财家王茂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唯一中国人。

在科技方面,安徽拥有许多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发明。三国时亳州人华佗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创造了保健操“五禽戏”,被世人称为神医;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南宋寿州工匠发明的突火枪,堪称近代枪炮的鼻祖;明代数学家、徽州人程大位的 《算法统宗》为珠算专著,流传甚广;清代歙县人郑复光是著名的光学家,所著《镜镜詅痴》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光学著作;近代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轮船诞生在安庆。

在文化方面,安徽是个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旧石器时代的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是长江中下游迄今发现的唯一猿人遗址。春秋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管仲(齐国相)为颍上人;先秦诸子中影响较大的道家——老子、庄子,也出生在安徽。其后,更是名家辈出,从东汉的桓谭、宋代的朱熹、清代的戴震,到现代的陈独秀、胡适,或集一代之大成,或开一代之先河。文学上,庄子的散文,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建安文学,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方苞等开创的桐城文派,影响都极为深广。艺术上,先有“宋画第一”的李公麟,后有自成一格的新安画派,以及现代的黄宾虹等,彪炳艺坛,各领风骚。

四、建设成就与发展战略 ㈠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

1.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安徽国内生产总值(GDP)1978年仅为114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5年突破5000亿元大关,2009年突破万亿元大关,2010年为12263.4亿元。

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逐步进行

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农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演进趋势。GDP中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47.2︰35.5︰17.3调整为2010年的14.1∶52.1∶33.8。

3.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1979-2004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9%,2009年比上年增长4.5%。

全省粮食生产自1983年跨上2000万吨台阶后,产量一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的水平(1991年特大水灾除外)。2009年粮食产量突破3000万吨,2010年粮食产量为3080.5万吨,连续五年创新高。

4.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197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仅36.3亿元。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987.9亿元,增长22.6%,居全国第二,中部首位,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全省工业化率由2008年的39.3%上升到2009年的45%左右,实现了在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弯道超越”。201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0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5.投资建设成就巨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达到加强

1979-2009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854.7亿元,其中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9263.2亿元。201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849.4亿元,比上年增长33.6%。

6.财政与金融事业发展迅速,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加强

全省财政收入1978年只有22.5亿元,1994年首次突破100亿元,2007年突破1000亿元,2009年突破1500亿元,2010年突破2000亿元,达到2063.8亿元。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16366.1亿元,比上年增长23%。

7.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外贸进出口总额相当于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0.1%上升到2004年的12.4%,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1062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59.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居中西部省区首位。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4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8%。

1980年海外(境外)来皖旅游人数只有1万多人次,1990年突破10万人次,2004年突破50万人次,2007年突破100万人次,2009年突破150万人次,2010年达到198.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也由1980年的104万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8.2亿美元。

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8元,比上年增长12.1%(实际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比上年增长17.3%(实际增长13.5%)。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5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1.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平方米。

㈡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规划 1.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期指标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半。分三步走:2003-2007年为起步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左右,到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2008-2015年为第二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左右,到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2016-2020年为第三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合肥、芜马铜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861”行动计划

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提出了“861”行动计划,即扎实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到2007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以上。从2004年开始,安徽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2010年共安排“861”行动计划项目4033项,当年完成投资5294.3亿元。

3.建设八大产业基地

⑴加工制造业基地。主要发展汽车产业、机械装备产业和家电产业。 ⑵原材料产业基地。主要发展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⑶化工产业基地。主要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橡塑制品。 ⑷能源产业基地。主要发展煤炭、电力、煤炭液化、煤层气。 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⑹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主要为农产品生产,粮油、水果加工,畜牧深加工,纺织和造纸。

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⑻重要的文化产业大省。

4.构筑六大基础工程

⑴防洪保安工程。

⑵通达工程。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完善高速公路网,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密切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构筑内通外畅的快速交通网络。

⑶信息工程。围绕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形成“数字安徽”的基本框架。

⑷生态工程。全面启动“生态安徽”建设。

⑸信用工程。围绕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信用主体的建设,健全信用法制,培育信用需求,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联合征信体系。

⑹人才工程。

㈢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建“和谐安徽”

1.高举民主团结的旗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进奋力崛起和构建“和谐安徽”的强大合力。

6 2.营造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加强“信用安徽”建设,着力树立安徽良好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3.加强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创建“平安安徽”,巩固和发展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

㈣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1.总体部署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

2.战略布局:一轴双核两翼

⑴一轴: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5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 ⑵双核: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⑶两翼:滁州、宣城,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3.六个着力

这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一步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是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二是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 三是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 四是着力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五是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四条原则

这是对指导思想的深化。 一是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原则。 二是承接创新、优化升级的原则。 三是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 四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

5.四大战略定位

合作发展的先行区 科学发展的试验区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6.五项目标

规划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提出了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

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三是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对接;

7 四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五是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㈤安徽“十二五”规划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主要目标

⑴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总体目标)

⑵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53∶38,城镇化率超过50%。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4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5%。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⑶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皖南和皖西地区生态优势更加彰显,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⑷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⑸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到2015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2以内,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

⑹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五年累计利用外资超过300亿美元,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90亿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5%以上。

安徽省情

送安徽省情

文史要览

企业文化要览

文史要览

安徽省情知识竞赛参考试题

安徽省情精编常识考试题

文史要览试题

省情

省情

安徽省情要览
《安徽省情要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