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木兰诗》

发布时间:2020-03-03 00:06: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木 兰 诗

初中学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能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能够完整复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情节,并初步感知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三、教学难点

1、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过程中,使用了修辞类的内容的梳通。

四、课前准备

反复朗读。

生字新词注音释义,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收集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方法1: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电影《花木兰》片尾曲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导入方法2: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谈一下对木兰这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

(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第一遍,教师范读,或用课件音频范读;第二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读准节奏。(投影显示易读错字,见幻灯25)接着,让学生齐读诗歌。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节奏明快的语言特点,并初步感悟花木兰的英雄气概。

第三遍根据课件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见附录材料)

(三)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诗意

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带领学生掌握几个重点词的解释,培养学生自学简易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句子(关注互文、比喻的使用给理解带来的难度):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到东面的集市买好战马,到西边的集市买好马鞍,•到南面的集市买来辔头,到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翻译: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翻译:(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坐西边内房的坐榻。

(四)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图片见幻灯4——19)

这首诗情节具有传奇性,用“讲故事”的方式再现,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先小组内讲讲,让学生有点准备时间,再小组推荐选同学根据课件来复述本诗的故事情节。其余同学或补充或评点。这个过程的最低要求是流畅、完整;我们期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放飞想象力,加上合理的想象。

基本情节: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六)教学反思

这首诗写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千百年来,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抓住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情味的特点,朗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不是那么的枯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梳通文章,学生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参与感强。图画形式的内容再现,能帮助学生对诗歌的想象和理解。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背诵和默写。 2.赏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3.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角度来赏析木兰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详略安排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四、课前准备

1、背诵诗歌

2、从木兰身上,你看到了谁的影子?

五、教学过程

(一)测(见幻灯21)

1.诵读全诗,回忆内容,抽查部分同学背诵。 2.文章中的重点字词的解释。

(二)评(见幻灯22)

导入:都说木兰是个伟大的英雄,可是我觉得木兰却很平凡。大家同意吗? 1.木兰 “叹息”不伟大

第一段中“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句,小女子不好好干活,唉声叹气地想心事,简直就欠打,一点也不伟大。

2.木兰“想家”不伟大

文章两次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木兰一路都在思念家乡,不想战场,她不伟大!

(三)写(见幻灯23)

经过同学们的帮助,我真切感受到了木兰的伟大和她的女儿情怀。可是我觉得这诗写得不太好,有许多地方还欠推敲,我想把它改得更好!

1.师改第三段,变“详”为“略”

师:我总是觉得第三段太罗嗦了!现在我把它改成“东西南北市,骏马长鞭买”。 2.生改第四段,变“略”为“详”

师:英雄所见略同,我也喜欢“详”的。可是,“沙场征战”一段,对于木兰如何英勇善战、机智超群,却只字未提。请你结合本诗的语言,试描写一二句。

如:刀出胡马惊,箭去敌人倒。东城斩敌首,西城夺敌马。南城缴敌械,北城烧敌粮。 (1)改的诗虽然不错,但有些诗不合原诗的意境和气势,衔接不太好。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2)原诗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3)作者不愿触及战争的残酷,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师:是啊,“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战争是残酷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实是本诗的主旨之一。同学们能自己发现,真是很了不起。

(四)想:(见幻灯24)

“木兰,在你身上,我看到了

的影子,你让我懂得了

。”

可以想起了武则天,有的想起了蔡文姬,有的想起了李清照,有的想起了林黛玉,也可想起了一心为民的任长霞,想起了所向无敌的女排,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她们有下面的共同点:

1、木兰既有男子的阳刚之气,又有女子的阴柔之美。

2、女人一样能建功立业,谁说女子不如儿男。

3、现在中国的女性更伟大,许多人虽然默默无闻,但也同样了不起。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二、三

2、假如你是木兰十年征战时的战友,请写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木兰的形象。

六、教学反思

好奇心是一棵生命力极强的草,无论环境怎样恶劣,它都会生根发芽。兴趣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是燃起自信的火把。“木兰不伟大”、“《木兰诗》写得不好”这些一反常态的观点,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始燃烧。正是在质疑中,学生进一步推敲了语言,运用了语言,创造了语言。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析,体味到文章的选材之妙,语言之佳,人物形象之美。由“测”入学,达到回忆与唤醒的目标;到“评”展开,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进入“写”的运用,让学生品味语言之妙;最后由“想”拓展,将学生今天所学与原有的积累打通,与生活的体验相连,真正让语文的人文熏陶到达学生的内心,触及他们的灵魂。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木兰诗》

人教版语文木兰诗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 2 《木兰诗》 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木兰诗》教学设计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木兰诗》教学设计 语文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8木兰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诗两首》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优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木兰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木兰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