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9: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人生对于不同的人

来说有不同的意义,相应的人也具有不同的境界。觉解越深,意义越丰富,相应的境界也越高。冯友兰先生说:有一个公共的世界,但是因为人对公共的世界有不同的觉解,所以他对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同,因此,在公共的世界中,各个人有一个不同的境界。觉解的深浅造成境界的高低,需要觉解多的人其境界要高,需要觉解少的人其境界要低。按照人的不同觉解,可以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只是顺应自己的习惯或社会的习惯,对他的行为、行为的性质和意义都没有明确的了解,他的境界似乎只是一个混沌。处在这一境界的人,简单说就是顺大流的人,大流善则善,大流恶则恶,只要活着就是目地,活着就是人生的目标。在功利境界的人,其行为是私利的,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其行为只是出于本能的冲动,自觉地为私利而行,而非精心的安排和计划。生活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已有了清楚地了解,但这种了解限于通过自己“心灵的计划”和自觉的行为来谋求自身的利益。在道德境界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义和利是相反相成的,求自己的利得行为是利得行为,求社会的利得行为是义的行为。在此种境界的人对于人性已有觉解。在道德境界的人,已消除了个人和社会的对立,如果说功利境界的人都以占有为目的,那么,在道德境界的人都以贡献为宗旨 。在天地境界的人,其行为是天下的,人们用理、气、道体、大全来观,便可以知天、事天、乐天以至于同天,于是就达到天地境界。在天地境界里,个人不仅与社会融合为一,而且与宇宙大全合一。具有这种境界的人,不仅了解人在社会中的“伦”“职”,而且了解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对自己有明确定位但不固守,不固守而积极,是为天地万物而活,目标是同天地万物一起快乐地活着。

冯友兰将觉解看作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所在,也把他作为衡量境界高低的标准。觉解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境界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自然景界和功利境界是自然的产物,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在前两个境界中,人尚未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在后两个境界中人才对自己的本质有所认识。

处在自然景界的人很少,处在天地境界的人能有几个,目前的社会中,人们绝大多数都处在功利境界中,盲目追求个人的利益,不做深刻的认识,对历史、对未来没能够好好把握。我们要做的是要人生境界提高一个档次,能够实现从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的超越。正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所讲,提高自己的觉解,深化对人生的认识,努力的让自己的人生精彩一些!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人生难得四境界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人生三种境界

人生六个境界

人生三种境界

人生三重境界

人生极致境界

人生三重境界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