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6课,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0: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丽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谈话: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现在我们正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那么在你们眼中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春天是温暖的,充满着生机,春天是那么的美好,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诗文,享受春天

1、我们在春光里„„在春光里„„在春光里„„我们正享受着春天带给我们的温暖,带给我们的快乐!今天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诗的题目叫:《享受春天》

出示:享受春天

蔚蓝的大海,是海鸥们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 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

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我们在鲜花中读书 我们享受春天„„

2、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读通顺,能读出感情最好。

3、再读课文,选择你认为最美的一小节反复品读,边读边想象:读了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4、交流:学生描述眼前的景色之后,读相应的句子,并指导朗读。

预设:A、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谈谈你的感受)

(1)蔚蓝色--大海的美,乐园--想象海鸥在大海上如何地飞翔?

(2)大海还会是谁的乐园?(鱼群,孩子们„„)

(3)随机指导朗读:感受海的一望无际,海鸥的快乐(指名读多人--齐读) B、金黄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1)体会“天下”

(2)指名读--齐读

C、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

(1)星星和月亮在夜空中干什么?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画面?

(2)指导朗读:读出安静、和谐的感觉 D、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1)自由谈感受,引导: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你还想干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欢乐,美好,幸福的感受。

5、齐读小诗

6、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沙漠,看到了草地,也享受到了大自然的景观带给我们的快乐、自由、幸福,这不就是春天吗?

二、研读诗文,回味苦涩

1、然而此时此刻,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孩子,他们生活在隆隆的战火中,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

2、课件演示:战争摧毁了平静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是战争让孩子们„„是战争让人们„„是战争战争打破了梦幻般的春天。

出示:诗歌1~4小节,自由读

教师引读: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使蔚蓝色的大海再也不是-- 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使金黄色的沙漠再也不是-- 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使蓝得发黑的夜空再也不属于-- 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使绿茵茵的草地再也不会-- 你说,这究竟是为什么?

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四小节有一个共同点?(每一小节都有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请大家选择一个“这究竟是为什么”再去深入地读一读,抓住重点的词句,反复读,用心体会。(自由读其中一小节诗歌,)

4、交流反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把你的理解用朗读来表现吧。

引读:这究竟是为什么?

战争使蔚蓝色的大海再也不是海鸥的乐园,我们不禁疑惑:„„

战争使绿茵茵的草地上再也没有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为此我们悲愤:„„

战争使很多人无家可归,妻离子散,我们不禁要质问:„„

战争使那么多人不能享受春天,不能享受快乐,我们不禁要抗议:„„

师:你说,这究竟是为什么?(战争,无知的人们)

5、读1-4节

6、小练笔:你也能像作者那样的用诗歌格式来写一写? ( ),本来是( ), 可是( ),

这究竟是为什么?

四、升华情感,祈盼和平

1、师:可恶的战争夺取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时此刻,你最希望什么?

2、是啊,这是我们四2班孩子的心声,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们的心声,让我们说出我们的心声吧!

出示:最后一小节,生读最后一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3、是啊,虽然在我们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但是对于点火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何等的珍贵,他们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让我们为战火中的孩子来祈盼吧-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

4、师:我想有这么多人美好的祝愿,这些处于战火中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摆脱战争,不再有战舰和水雷,不再有坦克和大炮,不再有频频发射的导弹,不再有到处散落的地雷碎片,不再有伤害,不再有痛苦,他们会(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到那时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漠,美丽的夜空,绿茵茵的草地,所有美好的东西也会属于他们,到那时他们会(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5、学到这里,你觉得享受春天就是享受什么?(板书:享受和平)再读

五、享受春天,深知责任

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

出示:《儿童和平条约》自由读,齐读重点段落

小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

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和我们一样--齐读: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说课稿

执教者:张丽

【说教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分两部分:

一、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二、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说目标】

1、学习、理解、运用生字、新词.

2、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其中

2、3两个目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第2个目标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则是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诗歌富有感染力,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到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并在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对战争的一种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更是让人揪心,虽然仅仅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是空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诗歌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都是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加以对比,表达产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并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最后发出呼吁.依据教材,取用反复诵读法,做到读读、想想、说说、读读. 【说流程】

1、激情导入.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状态.

2、请学生选词填空,加强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在学习课文不忘抓好学生的字词理解与运用.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老师仍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指导学生在交流、倾听、研讨、争辩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在这里老师先鼓励学生多种形式朗读教学内容,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循循善诱,逐一突破教学难点.如初读后想象: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情景,想象后说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说后再读.通过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然后自然地突破了难点:学生很容易就品味到成功的喜悦.此设计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会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4、拓展延伸

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次目标,带着疑 问

走出课堂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为了把课内课外有机融合,适当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在这节课的最后, 让

学生自读"阅读链接"儿童和平条约>>, 先让学生自由读, 然后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并布置作业写写:我能为维护和平做什么? 这节课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最后说说板书,本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精华,布局合理,简洁,突出课文的重点,使人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

16课说课与教学设计

16课、《匆匆》教学设计

16课《绝招》教学设计

16课桥教学设计

16课《绝招》教学设计

16课母鸡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说课稿_第16课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说课稿_第16课语法

16课《桥》说课稿(推荐)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16课,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16课,教学设计与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