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8:52: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融活动于课堂,让教学做合一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

如皋市安定小学 王 薇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白纸、彩纸、剪刀、颜料、钉子板等学习材料一份。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感知,激发兴趣。

1、欣赏如皋景色图片:水绘园、定慧寺、文峰阁、靖海门。 提问: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提问: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也具有对称特征,你能说一说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二、在探究中发现,认识特征。

1、在操作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郭氏风筝”是如皋一绝,(出示风筝图片)观察这些风筝图片,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

学生分类,交流汇报,教师将对称的图片贴到黑板上。 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学生拿出信封里的三个对称的风筝图片,折一折,画一画。) 提问: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课件演示)

中间的折痕像一条轴,是对称轴。这种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1)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2)结合信封中的图形,小组合作折一折,画一画,完成统计表。

(3)全班交流。

a、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着重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b、讨论对称轴的条数,让学生展示操作过程,并完成统计表格。(课件演示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

(4)师小结:分类整理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善于应用它。

3、练习巩固,识别轴对称图形。

(1)判断国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学生判断并交流,说出判断的依据。

(2)判断交通标志中的轴对称现象,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交流时课件演示对称图形的对称现象和对称轴。

(3)想像: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左半边,想像出它的另一半,并判断给出的是什么图案。

三、在创造中体验,深化认知。

1、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素材:剪刀、卡纸、钉子板、水彩、方格纸等,小组合作,想办法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活动前讨论:(1)做什么图形?(2)选什么工具?(3)怎样去做?(学习小组活动。)

交流展示:着重引导学生说说创作过程,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将做出的轴对称图形贴在黑板上。)

四、在欣赏中提升,陶冶性情。

自古至今,对称造就了许多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中国传统的剪纸、京剧脸谱。

2、现代艺术作品中的对称现象、著名汽车标志(奔驰、丰田、奥迪、大众、三菱、雪铁龙、马自达。

3、以“美”字结束全课。

M E I 美

教学反思: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必是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内之教与学,必是以做为中心的。”《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部分也特别强调了内容的现实背景,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轴对称图形,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课在设计时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对称,使学生体验“对称美”;通过学生动手创作轴对称图形,在创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节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中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具体、直观的的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在本课教学中,采用实际操作和多媒体演示教学形式,通过学生观察、实际操作、自己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融生活于课堂中,使教学做合一。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直观、形象的感知,完成具体——抽象——具体的认知过程,

1.变“静态呈现”为“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社会经验之改造。“接知如接枝。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学生要把静态的知识内容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课堂上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分一分使学生对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接着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折一折,使学生深层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电脑演示生活中的对称,拉近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静态的知识通过课堂创设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逐渐变为学生脑中鲜活的教学内容,生成了新

识建构,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空间。

2.变“远离现实”为“走近生活”。

随着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数学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数学是一种工具,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本节课学生们通过如皋风景图片、郭氏风筝等初步认识对称;通过想像工行、麦当劳、奥运五环标志的另一半进一步认识对称特征;最后通过欣赏中国传统的剪纸、京剧脸谱,世界著名汽车标志等进一步深化对称的认识,使学生在生活中深深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