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秋声赋 导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2: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秋声赋》导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人论世,回忆有关欧阳修的内容,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2、学习文章用各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写作特点

二、预习内容

1、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于秋天的诗句: (1)、

(2)、

(3)、

(4)、

(5)、

2、了解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由于上疏为先后被排挤出朝的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分辩,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知扬州、颍州,再回朝廷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晚年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高官,死后追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发扬唐代古文运动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秋声赋》作于嘉祐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这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三、文言知识整理

1、给加点词语注音: 悚然(

)萧飒(

) 鏦鏦铮铮(

) 砭人肌骨(

) 戕贼(

) ........

2、找出句中通假字: 忽奔腾而砰湃(

) 有动于中(

3、古今异义 如赴敌之兵(

) .金铁皆鸣(

) ..

4、词类活用 欧阳子方夜读书(

) .春生秋实(

) .

四、探究文本 第一段:

1、清代人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请从文中第一段中找到具体描写“秋声”的语句,谈谈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

2、思考一下,这几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对于表现秋声有什么好处呢?

第二段:

1、课文第二段有没有写到“秋声”呢?快速阅读,并回答描写秋声的语句。

2、这段文字在具体写到这句有关秋声的特点以前,先写了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3、下面的一小段文字,似乎是对秋之状的再次引申写到春夏之交的草木之色,然后有些秋风过后的草木萧条之色,这里前后草色之变,又是运用的什么手法呢?

4、文章写至此,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凄切切和秋之萧条。但是作者还嫌不够。大家来看,接下来作者又从哪几方面来写秋的?这里讲到“五行”“时令”“乐音”,看起来非常杂乱,但是最终呢却都能归结到秋声上面,这种看似漫无目的,类似于意识流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修辞手法呢?

第三段:

1、宋人写文章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由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得到感悟、得出哲理。那么欧阳修会不会只是为写秋声而写秋声呢?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呢?(分小组自行翻译讨论)

第四段

1、“童子”这一人物在文中较为有趣,“我”一番感慨之后,发现他“垂头而睡”。是分析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五、探究: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说明原因。

秋声赋学案1

秋声赋

秋声赋

秋声赋

秋声赋

秋声赋1

《秋声赋》教案

秋声赋读后感

《秋声赋》赏析

秋声赋教案

秋声赋 导学案
《秋声赋 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