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论城市规划管理实践

发布时间:2020-03-01 22:42: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城市规划原理结课论文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实践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城市房地产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在此过程中,规划管理方面的新问题随着市场制度的逐步建立而不断涌现,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个方面阐述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城市规划 ; 规划管理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受着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也受着建立在这种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影响。这一个基本的规律,贯穿在居民点的形成及城市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因此说城市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见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一、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公众监督

在我国,许多时候的城市规划决策,往往是只有领导者才是“决策者”,规划决策权集中在书记、市(县)长、四套班子及几个规划专家手上,是少数人闭门造车式的决策。规划师和公众只是决策的执行人和贯彻人。地方政府和部门规划自由裁量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乏约束制度和监督机制。这种决策主体的错位使得规划领域的决策呈现封闭型、政治家型的特点,缺乏公众监督,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规划决策背离城市规划目标,公共利益的最优化被某些群体、个体利益所替代,最终使城市偏离良性的发展轨道。

2.管理机构不统一

规划主管部门的名称更是五花八门,有规划局、城乡规划管理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局、规划国土局、规划国土房产局、规划建设局等等,以致有些城市出现外商找不到规划主管部门的现象。之所以如此,关键是城市的规划、国土、建设三者难以协调所致,其中既有体制不顺的原因,也有利益界定不清的原因。

3.影响规划部门正当行使“规划审批权”

当前,我国城市市区政府之间的协调并不充分,区规划局在“规划审批权”的行使上必然会因区政府的要求而放弃从全市整体利益出发的规划原则,即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到区规划局正当行使“规划审批权”。尽管在权力监督机

第 1 页

制上,备案制度可以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但存在着及时性的问题而造成监督乏力。而县级规划管理部门在“人、财、物”上均由县政府管理,而业务上相对独立(市规划局主要其指导作用),这样县规划局的行政权力受到县政府的制约就更大了。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对策分析

城市规划管理是社会文明进步、经济繁荣、城市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为原则,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的各项政策和城市管理法规为依据,对城市的经济、文化、交通、环境、公用事业等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审批和管理,它是规划科学和政府权利的结合与统一。尤其是在科学高度发展,人们的一切活动逐步由小生产的方式向完全社会化过渡的现代,任何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规划和管理,人们就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城市也不会有机地健康发展。

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既有战略的宏观控制、又有战役的协调安排,还有更加繁多的建设项目审查的战术性微观事物,以及批后的依法检查监督管理。审批一个工程项目,要考虑纵横多方面的因素,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长远规划与现实的矛盾、需要与可能的矛盾、整体与局部的矛盾,还要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各种矛盾交叉、处境复杂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的调节、方案反复比较,最后下笔审定,以此指导城市按秩序地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繁荣、进步和发达。

规划管理本身就是规划,而且是更具体、更实际、更深入的规划,是城市规划进一步深入的过程,是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规划管理,城市规划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规划管理并没有被人们充分理解和给予应有的重视。正确处理解决好这些问题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开创规划管理的新局面,将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它还必须根据下列的有关因素,实行同意直辖市审批管理,才能有效地促进城市有秩序的发展。

总之,规划管理与规划设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管理依靠规划,规划靠管理实施,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制约,缺一不可。只有密切地有机

结合,才能完成规划和管理的光辉使命。

建筑工程与建设用地、市政管线规划审批以及规划检查监督、违章处理等,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职责,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管城市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它是通过对城市各项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用地核拨、建筑工程设计审查,确定管网走向和道桥修建方案,颁发建设用地许可证、建筑工程许可证、管线工程许可证等手续来实行对城市建设活动的控制和管理。

规划管理必须协调好三个关系,处理好三个矛盾,即协调好工程项目计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协调好工程项目性质、规模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关系;协调好单项工程项目与周围建筑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相邻单位的用地矛盾;处理好工程项目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处理好工程项目与周围住户的间距(日照、通风、防火、卫生)矛盾。

1.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和管理是实施城市规划的关键

选址定点是建设用地的重要内容,以城市总体和分区规划为依据,根据工程项目的规划、性质进行实地勘察,查清地形、地物、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审查总平面图布置,核定用地面积,确定用地范围。按法规的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拟定土地选址定点通知书,办理征拨土地手续,发放用地许可证,检查监督建设用地执行情况,处理违章占地和非法转让、出租、买卖土地,做到合理布局、节约用地。

2.建筑工程管理业务

建筑工程的审批管理是实施详细规划的关键,是城市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历史体现。其具体业务是以城市法规为原则,以详细规划和修建计划为依据,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进行现勘察,查清地形、地物,周围环境和历史状况,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审查使用功能、建筑密度、空间布局、外部装修、朝向间距、环境容量、净空高度等。协调好与周围建筑的群体关系,处理好日照、通风、防灾、卫生间距的邻里矛盾,确定拆迁范围。按当地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做好批后管理,检查监督建筑工程修建情况。处理违章建筑,把好规划验收关,做到建筑定位等当,造型美观大方,功能使用合理,城市环境美化,创造和谐、丰富、优美的城市“乐章”。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把它纳入法制轨道还有许多细节要完

善,许多关系要理顺,许多方式要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在改革中加强规划管理工作,使城市规划管理适应于城市建设的需要。

城市规划管理要靠法制,不能靠人治,规划没有法制管理,再好的规划也不能实施。法制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手段。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的过程,就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实际性很强的工作,它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涉及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没有一个章程,没有一个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不行的。靠拍脑袋、个人意志、行政干预,不仅难于奏效,而且会把事情弄糟,因此,一个城市除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外,还必须有一套保证规划实施的法律和一个合理的体制。规划管理人员不但要强调执法,而更重要的是要立法。任何真理都来源于实践,规划立法也不例外,真正有知识的是天天实践的人们,实践出真知是真理,规划管理人员接触实际多,遇到矛盾多,知道的信息多,要善于分析总结这些材料,集中起来,经过去粗取精,把它科学化、条理化、规范化、履行审批和法律手续,形成地方法规,在工作中执行。

加大查处违法建设及宣传力度规划能否严格执行,关键在执法监察,要勤于执法,定期对城市规划控制区内的违法违章建设进行全面清查,做到脚勤、眼勤、手勤、嘴勤;要善于执法,坚持法律的原则性与执法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处理,做到查处违法建设快速到位、工作到位、程序到位;要对已审批的报建项目进行带图巡查,跟踪监察,及时制止违法“苗头”,依法拆除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

因此说规划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立法”和“执法”的两种职能。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内容日趋复杂,现在城市规划队伍的状况还很不适应,这是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总之,要想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规划和管理是关键。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和城市性质、规划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存在着很大差异。为此,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全国各地各有特点,不能强求统一,要走自己的路,制定本地的管理法规。要一靠科学、二靠政策、三靠深入实践,不断在工作中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把规划管理工作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方火毅.信息化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

【2】杨信义.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0年

【3】李丽亚.对城市水资源规划及其对策的再思考.科技风,2009年

【4】刘书林, 杨秋生.城市规划行为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宏观作用与意义[J].现代装饰(理论), 2011年

城市规划实践论文

城市规划实践报告

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研究结课论文

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论文

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设计院实践报告

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浅论城市规划管理实践
《浅论城市规划管理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