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境创设

发布时间:2020-03-03 03:05: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情境创设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这就导致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消极厌恶的情绪。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良策。

关键词:政治课 情境 创设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创境激情,是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建构理论认为:个体获得良好的道德观念,是个体自己自我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个体自主地建构;这种建构产生的道德利于转化成个体自觉的意识和责任感。这就要求道德教育必须通过一种“中介”来激活个体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从而使学生将老师传授的道德内容同化、顺化、平衡为个体道德。这个“中介”就是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国家教委督学柳斌曾说过:“情境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探索,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情感的教育只能走入单纯传播知识的误区,枯燥的死胡同。”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加上社会科学本身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学生抱有偏见,认为它“假、大、空”,既不可信,也无实用。这种思想观念使他们对该学科产生了抵触情绪,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成为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问题。我就政治课上如何创设情境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往往作为讲授新课之前的教学导入使用,这也是当前政治课堂情境创设中比较常见的方式。预设情境,即指教师在讲述某部分知识前,运用预先设计的语言、幻灯、影像、音乐、图表等媒体手段,创设或再现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对某一特定情境氛围的渲染,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探求欲望,进入后面主干教学内容和流程的学习。例如,在进入初三“感受使命”的这一课教学之前,我先播了“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大会的录像,主持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朗读着每个英雄模范人物的颁奖词时,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感人的事迹中,将情绪沉浸在感悟使命的气氛中,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

初中学生认识事物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他们的认识规律,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乱扔乱弃的行为,在讲“保护环境”这一节时,我让学生在教室里模拟了乱扔乱弃的情境,并派了三个学生负责捡垃圾。做完这一切之后,我请了几个“乱扔乱弃”的学生谈感想。扔垃圾的学生说:“随手扔垃圾的感觉真是好极了,既方便又轻松”。捡垃圾的学生谈到:“捡垃圾真是又辛苦又生气。我前面刚捡完,他们在后面又扔了,气得我都不想捡了。由此,我想到清洁工人,他们每天辛勤地打扫路面,而我们却随手乱丢乱扔,真是不应该”。至此,模拟情境的目的达到了。我告诉学生,今天扔垃圾的人,明天可能就是捡垃圾的人,请不要为这一高尚行为而沮丧。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优美舒适的环境,我进一步向学生提出了行为规范的要求:保护环境关键是行动,那就从爱护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开始吧。

(一)每天清理自己的桌子,保证不留废弃物。

(二)在校园吃了食物,请务必把包装袋和残剩食物扔进垃圾箱。

(三)看见地面上有废弃物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箱。要做到这三点并不难,因而得到了学生的赞同。它们每天推选一名同学负责这件事。从生活中获取事例,在扩展辨析时,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正确价值观来明辨是非,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帮助他们选择了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

三、创设情境,拓宽视线,丰富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保持新颖和变化,科学合理地创设新奇教学情境,使学生求知猎奇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其积极性。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故事、寓言典故以及具有形象、生动、夸张、幽默、辛辣特点的漫画等材料来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初三政治“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我引用了“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条消费方案:⑴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⑵把鸡也杀了吃掉;⑶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个鸡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公鸡来改善一下生活——如果主人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消费水平便会不断提高,积累也越来越容易。吃蛋原理中的三条消费方案,第一条虽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大的提高;第二条把鸡也杀掉,虽可供一饭之需,但只能改善一顿,此后便只能安守清贫了;惟有第三条方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虽要忍受一时的清贫,但一段时间后,既有鸡吃,又有蛋吃,生活质量才会有大量的改善和提高。在上述三个消费方案中,选择后者,就是选择了可持续发展。如此教学,学生们均感觉新鲜有趣,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到了新奇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潜移默化教育学生

课堂教学要以情境激发求知欲,更要以情境营造体验氛围,并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图片,适当进行一些小实验,小操作等,能够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一种创设情境的好方法。如讲初三思想政治“环境污染与破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环境一旦被污染,被破坏造成的影响,一般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具有不可逆性,我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在一杯清水中滴入墨水并加以震荡,然后想各种办法将清水与墨水分离。这个小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纷纷动手实验,想各种办法将清水与墨水分离,但均以失败而告终。有的学生说:“在清水中放入盐,然后滴入墨水,清水和墨水是分层的。”紧接着有学生反驳:“墨水滴入清水后震荡,再加入盐是无法把清水与墨水分离的。但我们用84消毒液以1:3的比例清除墨水的蓝色。”我适时总结:环境正如这杯清水,一旦被污染,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原状,即使你想办法改造,治理了被污染被破坏了的环境,也与从前完全不一样了。比如,用盐或用84消毒液净化后的水,已不再是可以饮用的清水了。然后,我用其一张白纸进一步给学生演示,白纸就好比优美的环境,画上乱糟糟的墨迹,即使想办法擦去墨迹,白纸也已伤痕累累,这就像被污染了的环境;我把白纸一撕两半,让学生想办法,将两半纸粘合,观察纸张,并告诉学生,此时已粘合的这张纸就好像是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的环境。以直观的实验和演示的方法,创设环境,营造体验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在认知体验的氛围中获得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深入探索积累情感体验。 总之,通过对实践思想政治课教学情景创设的探究,我们可以认识到:情境创设从前期教材内容的导入,延续到课堂情绪全过程的感知体验,一直发展到学生主体性知识体系意义的构建,情境的创设贯穿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始终,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了,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这样,既做到“境”与“情”的结合,又达到“境”与“理”的统一,情、境之中蕴含着“理”,才能使学生真正因体验而晓理,因感受而动情。由此可见,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创设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和现代生活气息的情境,将为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无穷的生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浅探

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研究报告

初中思想政治课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心得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

创设教学情境

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境创设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情境创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