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2 02:54: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国革命史”作为两门课已经开设多年,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作为一门课,本课程毕竟是新课,特别是该课程与“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程之间有许多重复之处,如何避免重复,使学生完整地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把握,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

第一,加大教学团队的建设力度。组织观摩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学院已加大对教师科研的支持力度,搞好与教学相关的科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考察,加深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国情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和培训活动,使教师思想觉悟和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第二,继续加强网上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我们已经在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了本课程的教学网站,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参考文献、网络课件、授课录像、教学拓展资源等材料上网开放,我们将及时更新完善有关内容,并利用网上论坛,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解疑释惑。

第三,继续深入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我们在今年下半年举行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讨会,着重探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模式。

第四,进一步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的有机结合和“三进”工作,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落到实处。

第五,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学习效果需要检验,本课程将建立一套开卷与闭卷、平时作业与期末测验相结合的综合考核系统,不断改进考试方式。采用平时作业、写小论文和经典著作读后感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机地运用多种方法,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第六,力争在2年内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成为全国一流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

第七,按时完成课程资源上网。2008年,已经建成本课程网站,建成了较全面的本课程教学资源库,本课程骨干教师部分授课录像已经上网;2010--2012年,全程教学录像将上网,建设成一个资源丰富、功能完备、在全国同行中有重要影响的课程网站。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2010---2012年,中青年教师示范授课录像,每年上网1/3;三年内完成全程授课录像上网计划。

2010年5月-2010年12月:

上 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840-1919)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中 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 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2012年1月-2012年12月:

下 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

综 述 辉煌的历史进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讲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计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