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4 00:58: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人士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2、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联系实际讲授教学内容: 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该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要意义; 三是注意学习方法。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聪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主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教材的结构分上中下三编。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主要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人染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现在)。这个时期,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

每编下设“综述”和“专题”。

各编综述,分别讲述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棉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各种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兼国方案及其历史命运。

各编设若干专题。

专题的设置,主要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有效地了解国史,国情,懂得“三个选择”的确定,所设专题实施大家在中学已经学得的历史直至的基础上,对有关的重大历史问题,重要的历史经验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近现代史的“要”。

三编共设十个专题。一个专题为一章,共十章。

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

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要通过研究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变,成一家之言”。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说,“是之为用,其利实博,乃人生之急务,为国家只要道。”晚清的思想家龚自珍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孙中山学习历史,他认为“历史使人明白”。毛泽东指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邓小平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他十分重视用历史来教育人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着,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的担负起建设国家的责任,就必须了解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要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本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本课程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的是,要人士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

具体来说,应当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外国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正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

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3、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辨别历史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三、注意学习方法

1、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抓住“纲”,突出“要”。本课程的干就是“总述”部分,通过综述,达到了解各个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把我这个时期历史脉络,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便真正抓住近现代史的“纲”。同时,为学习专题提供宽阔的历史背景,打好必要的知识基础。要认真阅读各编中综述的全文。本课程的“要”,即十个专题。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国情与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本章重点:

学习这一时期历史,要注意掌握下述几个重点问题:

1、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能够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5、了解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及其经过和影响

6、了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屈斗争 本章难点: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 教学方式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讲授,黑板

教学过程:讲授,启发,讨论,联系实际等。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就是因为要把中国的近代社会放在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中来认识,所谓纵向,就是把近代与古代相联系,近代史古代的历史延续。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不了解中国风建设从盛到衰的历史进程,就没有办法知道鸦片战争四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转折,而且,封建社会不论是正、经济、社会文化的种种优点和缺点,精华和糟泊,成绩和问题,都十分深刻的强烈的影响到近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不了解封建社会,也就不能透彻的了解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横向,就是中国和世界相联系。因为,学习和研究历史,不仅要有深刻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如果不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不了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同样我们没有办法了解中国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折。关于这个问题,应主要掌握三点:

1、要弄清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尤其要充分肯定管会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进一步树立民主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于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包括经济的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思想体系等等,教材里面已经都谈到了。关于古代中华文明教材里也谈到了。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充分肯定灿烂的中华文明呢?

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泛滥国一种民族虚无主义历史思潮,这个思潮竭力的诋毁和丑化我们的民族,全盘否定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当时有一个电视政论片,名字叫《河殇》,就是民族虚无主义的代表。它宣传黄河文明是一种失败的文明,极力渲染黄河文明的落后、封闭和保守,甚至于把黄土黄水以至于我们的黄皮肤都当成中国文化落后的标记,声称要以西方的蓝色文明既海洋文明来取代黄河文明,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这部电视片在国家电视台反复的播放,风行一时,在这个影响下边,当时的报刊上,一时间充斥着形容和描述祖国和民族丑陋的文章很多。

首先它完全背离了历史的真实,我们可以举出许多的例子来证明历史的真相,正像江泽民同志讲的那样,江泽民同志说:中华民族有着自己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经历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次,这一套说法在现实生活中,只能起着涣散斗志,扰乱人心,散布悲观失望情绪动摇和打击民族自信心的消极作用。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还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这几种力量是基础,但是也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进则退,我们要培育民族精神。

2、要从中外历史的对比中,深入的了解在鸦片战争之前的大约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一方面,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僵化的没落的封建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统治,扼杀了人们的创造精神,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没有力量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另外一方面,英国、美国、法国等几个主要西方国家,先后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脱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实行并且完成了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先后挫败了西班牙、法国成为所谓的海上霸王。先后在美洲、非洲、亚洲、大洋州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国。两相比较。一个是象马克思说的相对停滞的、按照蜗牛爬行的速度缓慢行进的封建主义的中国,另一个是迅猛发展的而且急着要在外殖民扩张的西方世界,这两个碰撞到一块就一定要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矛盾冲突甚至是发生战争,鸦片战争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发生,并且由英国来扮演头一个侵略的殖民主义的角色,它的历史必然性也在这里,这里要明确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早在鸦片战争以前相当的一段时间,中国已经明显的落后于世界的一些主要国家了,正因为如此,中国没有力量来阻止殖民主义的横暴相加。第二个观点是殖民主义的侵略确实大大地加深、加重了中国的落后。这两个观点应该是完整的统一的,相互联系的。

3、深刻认识殖民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正确了解殖民主义侵略对被侵害国家所造成的后果和产生的历史影响。

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以英国侵略者发动的鸦片战争为标志的。但是近年以来应该怎么看待殖民主义的侵略就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西方侵略,东方会永远沉睡。 还有的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送来了近代文明 。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殖民主义到底是什么。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军事的政府、政治的控制、经济的掠夺,占领、奴役弱小国家和所谓的落后地区,把它们变成殖民地的一种侵略政策,这种政策的本质是给半殖民地的地区、民族、国家带来灾难。

那么殖民主义的表现各个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大多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像武装占领,海盗似的掠夺,举行奴隶买卖,欺诈性的贸易,海外移民等等。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有了某种改变,主要是通过自由贸易的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廉价劳动力、雇用兵的来源地。

帝国主义时期,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剥削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资本主义生存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说:到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到了非依赖殖民地半殖民地不能过活的地步。 占领殖民地后,资本主义按照他的面貌来改造弱小民族,传播资本主义文明、科技、对这些殖民地产生了影响。但是这不是资本主义的本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主义的本质,主要的目的不是要这些殖民地国家变成资本主义,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他带来的是灾难:强迫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他们所取得的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特权,这些特权就像一根根巨大的绳索把被压迫的民族捆绑得死死的,扼杀了这些民族任何新政治新经济的生机。再看看当今所谓最发达国家就是联合国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家的区分,其中有一种就是最不发达国家。这些最不发达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历史上的殖民地,他们的经济的落后和贫困,正是当年殖民统治者在他们残骸里无穷榨取的结果。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只有挣脱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发展。

㈡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通过鸦片战争来看待弱国如何反对强国侵略的民族战争。

对鸦片战争产生的影响,近年来流行一种观点,反抗英国的侵略战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认为林则徐不务实,他的坚持抵抗、强硬态度导致失败,结果是误国,林则徐应该负责任,而琦善等人的退让政策符合国家的利益。这种人的理由是: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失败,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1)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事实,但是他们把落后就要挨打变成落后只能挨打,两字之差,意义不同,精神状态不同。“就要挨打”有积极的意义,他要求改变现状,改变自己民族的命运,要求自强、自主,要求通过努力变为强大、变为先进、成为国际的一员。只能挨打是消极态度,甘愿落后,甘愿挨打。

(2)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失败,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这种假设没有根据。 从历史上看,美国在独立战争中打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英国,弱小的国家海地赶走了法国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胜利,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相反,弱小民族不反抗,不去斗争,更没有希望。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抗日战争的时候,特别说了这么一段话,他特别强调: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决不是偶然的。

那么为什么弱的能胜强的呢?这是因为战争的胜负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动员和战争的谋略等等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实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决不是在有必胜把握的时候才投入起来进行反抗斗争,而我们作为对于历史的评判,当侵略者把战争强加在被压迫民族的头上的时候,我们却在一味的自废,为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拼死抗争的人们,这难道还有一点起码的公平吗?

(3)反抗是徒劳的是错误的。在他们看来侵略者以军舰大炮兵临城下的时候弱小民族应该怎么办呢?先不要抵抗,等到准备军备,充实了武力之后再抵抗。或者放弃抵抗,通过让步来换取同侵略者相对有利的合约。

对于前面一点我们不必多废唇舌,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张空头支票,说穿了就是一张搪塞而已。大家可以想一想,战争什么时候打,用什么借口来打,从来都是由侵略者来决定的,难道侵略者会等到你整顿军备,充实了武力之后再来发动侵略战争吗?这不是很荒唐吗?对于第二点,清朝政府在面对列强侵略的时候,曾经不断实施过这个办法,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之前,李鸿章尽心极力妄想通过让步来取得各国的调停,来避免战争,最后怎么样呢?结果战火还是在中国大地上熊熊燃烧,为什么?因为侵略者的要求正所谓欲壑难填,决不是一点小的让步就可以满足的,相反你越是让步他就会更加得寸进尺。

(4)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战争,从1840年---1945年以前结束,共105年。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从1840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一直打抗日战争以前,无不以中国的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能不能根据反侵略战争的不断失败这样的事实得出一个根本不应该进行反侵略的斗争的结论呢?以成败来论英雄,以成败来论是非,显然是一种过于肤浅、过于陈旧的历史观点。毛泽东说,人民革命的逻辑是: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失败---直至胜利;反革命的逻辑是: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再失败---直至灭亡。近代史前80年多数战争是失败了,但是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每次反抗都会使人民的认识前进一步,形成通往胜利的阶梯,一直达到最后胜利。比如,甲午战争失败了,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巨大的历史灾难,但中华民族的觉醒就是一种历史的补偿。梁启超说,“五国四千余年大梦知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各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自中东一役,我师败绩,割地赔款,创锯痛深,于是谋保国之策者,所在多有。”

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说过这样一段话,说我们对中国的群众不能看成是已经衰弱的人已经失去德性的人,他们在实际上还有无限的蓬勃的生气,对于中国所有的战斗精神并没有完全丧失,可以从这一次义和团运动里看到。瓦德西还说无论欧美日本各个国家,都没有这个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这个占天下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所以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瓜分中国实在是一种下策。 赫德是比瓦德西想得更深一些更远一些,他说,这是一个存在一个爱国主义的自发的运动,这个运动已经掌握的群众的想象力,这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

毛泽东会见日本客人时,他讲了这么一段话,他说我们研究历史,不仅要研究胜利的历史,也还要研究失败的历史,只有经过很多痛苦,才能取得经验,不要把错误认为单纯是一种耻辱,要看作同时是一种财产。这段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怎么来看待过去失败的运动,失败的战争都应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

2、正确判断社会性质的重要意义。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简单的解释,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思,或者说由于殖民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方面是列强的侵略使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但是旧的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仍然顽强的存在,所以这社会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了,而是一个半封建社会了。另一方面,列强强迫统治了中国,使中国丧失了独立的地位,它又同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的直接统治的殖民地有所区别,他们采取的是什么呢?是支持中国的封建势力,当成自己的代理人在中国实行间接的统治,所以不是殖民地而是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问题的作了系统的论述,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正确判断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的重要性:

(1)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 (2)认清社会性质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3) 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出发点。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这篇文章第三节从十个方面描绘了帝国主义列强怎么样采取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种种压迫手段一步一步的把中国,把封建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血迹斑斑的图画。

一,向中国举行多次的侵略战争;

二,是强迫中国订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侵略特权; 三,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租界;

第四,在中国经营轻重工业,直接进行经济压迫; 第五,垄断中国的经济财政;

第六,造成一个买办的和商业的高利贷的剥削网,培植买办阶级和高利贷阶级 第七,使地主阶级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第八,造成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 第九,实行文化侵略政策;

第十,在一定条件下,把一部分地区沦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在教材里面已经作了很好的概括,一共讲了六条。第一第二两条主要是从政治方面讲的,头一条是讲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第二条它与封建势力相勾结。第三第四两条主要从经济方面上讲,第三条呢主要讲旧经济,就是封建经济的状况,第四条主要讲新经济,讲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第五条呢,是讲在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下,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性,这个不平衡性是了解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第六条是讲人民群众的状况,这有两个特点,一是极端贫困,二是毫无政治权力。大家如果是能在这六个方面能够很好的领会了和很好的掌握了,就能对这半殖民地殖民地的特征最重要的理解了。

㈢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讲中国近代社会的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讲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1、两个主要矛盾:

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双方的矛盾是非常错综复杂的,教材里列举了种种矛盾,在复杂的事务发展过程里,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中间,一定会存在着一种两种矛盾,它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规定着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占支配地位的矛盾有两个,一个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另一个就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互相的交织在一起,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研究近代历史对于非主要矛盾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非主要矛盾在历史上也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忽视了非主要矛盾,历史的生动性和真实性就会受到削弱,变成干瘪的东西,过去我们研究这个历史都有这个毛病,把历史简单化和概念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非主要矛盾相对来讲就是忽略了,但是我们要看到非主要矛盾毕竟是受到主要矛盾的制约影响和支配,决不能脱离了主要矛盾,孤立的去谈非主要矛盾,更不能主次颠倒,误认为非主要矛盾是主要矛盾,如果那样就会对历史做出错误的判断。

2、两大历史任务 (1)两大历史任务的具体内容。关于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党的十五大报告里讲的是最清楚的。报告里是这样说,鸦片战争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对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条件的必要前提的,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丧失了民族独立的地位,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实行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毫无政治权利,所以要求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要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又因为反动的统治势力不可能自动的推出历史舞台,因此这个任务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才能完成。只有实现了前一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才有了可能。

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包含四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军事侵略,第二大部分是政治控制,第三部分是经济掠夺,第四大部分是文化渗透。

1、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他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实力为着骚扰蚕食中国边疆,为着武装干涉中国内政,聚兵镇压中国革命,或者发动侵略战争割占中国的大片领土,直到最后瓜分全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军事侵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第二个方面是迫签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第三个方面是勒索赔款,强掠财富。下面我们来逐一的进行分析。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间,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多次武装的侵略,其中有五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五次侵略战争是:1840年到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到1860年英国和法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到1885年法国发动的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1894至1895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1900年至1901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美国、日本、奥匈帝国等等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除了这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之外,资本帝国主义在这段时间还发动了规模要小一些的三次武装入侵。这三次武装入侵是:1871年沙皇俄国入侵中国新疆伊犁地区、1874日本进攻台湾南部的侵略、1903年1904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当二十世纪宣开第一页的时候,中国的上空笼罩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乌云,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久,1904年至1905年在中国的东北发生了一场日本和俄国的为争夺在中国东北权益的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中国,而中国的清政府却宣布中立,这就像强盗强进家中打杀而主人说中立一样,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说到底,是近代中国长期贫弱,资本帝国主义长期在中国横行霸道的结果,是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又一次赤裸裸的武装侵略。在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多次的武装侵略的过程中,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的震动最大。为什么呢?因为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在这些累累的罪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是三大惨案。第一大惨案是1894年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惨案,这一次惨案,日军在四天之内屠杀了中国军民两万人。第二大惨案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以后,屠杀义和团和平民的惨案,这次惨案的数据目前没有准确的统计,估计也不可能有准确的统计,但据史料记载仅在北京的庄王府一处就枪杀义和团民和居民一千七百多人。第三大惨案是1900年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制造的江东二十四省惨案,这一次惨案沙俄军警烧光了中国的村庄,烧死和杀死了中国居民,把中国居民赶入黑龙江中活活的淹死。

(2)迫签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完整。从1840年到1919年西方资本主义通过各种手段迫使清政府和北洋军政府签订很多不平等条约。大概的数量有数百种之多。在这些不平等条约中,最只要的有七个,那就是《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资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它的表现我已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是直接割占中国领土,第二一个是直接聚兵,第三个设立租界,第四个是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下面我们来分别讲述。先来看看资本帝国主义割占中国领土的情况。大概说来资本帝国主义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夺得了这样的一些地区,主要有:香港、台湾、中国东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西北五十一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中,沙皇俄国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它侵占中国的领土情况是通过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有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有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计》又割占了中国西北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通过改定《伊犁条约》和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了中国西北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个是帝国主义割占领土的情况。关于帝国主义直接在中国驻兵的情况,这个也是《辛丑条约》以后开始的,比如说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当《辛丑条约》以后就据有关东军,这个关东军后来成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关于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租界的情况,到1911年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十六个城市共设立了三十多个租界,西方列强和日本在这个租界里面有很大的权利,所以呢,又有国中之国的称呼。那么西方列强和日本在租界里又有哪些特权呢?包括在租界里建立行政机构、设立法院、制订法律、建立警察制度、征收各种捐税从而行使独立于中国行政、司法、税收之外的权利中国政府不能过问。租界还可以借口紧急状态,邀集军队进入甚至在租界长期驻军,这样租界就成了资本帝国主义管理和统治的中国领土。同学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图片就是上海的万国商团的骑兵队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上巡逻的真实照片。十九世纪末,资本帝国主义强占租界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沙皇俄国强租辽宁、旅顺、大连,把长城以北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它的势力范围,英国强租威海卫和香港的九龙新界把长江流域作为它的势力范围,法国强占琼州、广东的广东湾把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情况。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的承担战争费用。从中国勒索了大量的赔款,在这里我们给同学们举几个例子。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从清政府那里勒索了一千六百万两白银的赔款。这一千六百万两白银的赔款,相当于当时中国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当时财政收入每年是四千万两左右,再例,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从中国那里勒索了赔款两亿三千一百五十万两白银,这相当于当时中国中央财政三年收入的总和,当时中国中央财政收入有八千万两白银左右,1901年《辛丑条约》勒索的赔款这个在历史上叫庚子赔款,它的总额是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相当于当时中国中央财政收入四到五年的总和。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勒索的大量赔款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拉大了中国本身存在的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在政治方面采用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在中国寻找他的代理人,把中国的当权者变为它使用的工具。那么帝国主义的政治控制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表现: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①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外国公使或大使进驻一国的首都这本来是外交的正常现象,但在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说造成了关系中这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为什么呢?因为这更方面了外国政府以太上皇的身份对中国政府发号施令。1900年美国公使要求政府派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就是一个例子,讲到这个地方呢有一个史实要同学们注意就是旧中国的使馆和使馆区的驻军是外国军队。这顺便说一句,当时为了控制中国政府不平等条约还规定在北京附近地区的十二个地区的驻军权,后来大家知道的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中国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为什么会在北京开始呢?就和这一点有关系。那么今天呢,外国使馆和使馆区是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来武装保卫的。大家看到的这是个细节性的问题,但是确实也反映了新中国独立和主权完整的这样一个象征。这个是外国公使驻京。

②享有领事裁判权。

什么叫领事裁判权呢?简单的说,就是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中国政府却不能过问,由谁来文呢?就是由外国的领事来裁决,这就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这是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中国内政外交的第二个方面。

③西方列强和日本,长期把持中国海关。 中国海关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担任,不仅如此这些海关的官员还干涉中国内政,参与中国的外交。比如说中国的总税务司赫德这个英国人,这个人在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过程中间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他所充当的角色实际上是站在英政府一边胁迫清政府,这个是政治控制的第一大方面。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这个方面的事例非常多,可以说写几本书都讲不完。比如说直接动用陆海军镇压太平天国,再比如说1870年的教案中,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判处叛民的死刑,流放地方官二十五人资本帝国主义镇压中国革命最典型的事例,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最典型的事例是镇压义和团运动,这个我们在后面关于义和团运动我们还要讲到,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辛丑条约》有这么个规定,规定中国人不得参与和成立反对帝国主义的组织,这个说明资本帝国主义企图驯服清政府,更企图驯服中国人民。

(3)扶植和收买代理人,中国毕竟不是西方列强和日本人,西方列强和日本人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殖民地的方式来统治中国,特别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那样的反抗斗争体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牺牲精神更使帝国主义有所顾忌,所以资本帝国主义就要在中国寻找代理人,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寻找代理人是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他们寻找代理人的目的就是要统治中国,他们甚至还企图将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变成他的代理人,慈禧太后善于玩弄权术,在顽固派和洋务派中间进行操纵,逐步达到她统治的目的,她本来是与资本帝国主义有矛盾的,后来在八国联军的强烈打击下,她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欣。这个方针说明资本帝国主义已经把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下面看到的是慈禧太后真实的照片,这个是资本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在晚清时期的情况,在辛亥革命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又帮助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资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帮助袁世凯,他就是想把袁世凯变成他在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袁世凯死后又在北洋军阀中间扶植自己的代理人,因为这个时候北洋军阀的派系比较多,所以造成了中国连年军阀混战,

3、经济掠夺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最后达到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目的。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下面我们来分别的讲述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从1940年到1919年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中国二十个左右的通商口岸,旧中国的通商口岸与我们今天的开放城市有本质的区别,近代的通商口岸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近代的通商口岸是在不平等条约下中国被迫开放的,外国的商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自由的聚居,自由经商设立洋行、工厂银行。他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离控制了中国的贸易和经济,走私鸦片贩卖华工,从中国攫取了大量的财富,这个是通商口岸的情况。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资本帝国主义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就已经开始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由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开了所谓协定关税的恶例,随后《虎门条约》所负的《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税率“值白抽五”,也就是百分之五,这个税率比鸦片战争前降低了百分之五十,有的甚至降低了百分之八十九十,关税自主权是国家的重要主权,进出口税率的降低有助于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保护自己民族工业的作用丧失了,1854年英法美三国攫取了上海海关的管理权,两广总督又将海关的管理权委托了给一个英国人李太德,1863年英国人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这个职务,长期控制海关,一直到1909年卸任,前后长达四十六年的时间。帝国主义把持海关使帝国主义打击压制中华民族工业,扩展其在华势力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中国自己的产品要收取高于海关的厘金等其他税收,中国商人还经常受到商人的敲诈勒索,由于海关关税的大幅度的下降从而使得华商和洋商的竞争处于一个极不公平的地位,华商不能提高商品的价格,那么盈利就会非常少,甚至会亏损,如果要提高商品的价格,因为价格抬高就很难和洋商的商品竞争,本来民族工业和外国资本不在一个竞争层次上,为什么说不在一个竞争层次上呢?因为外国资本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经济实力,这样更是雪上加霜,这是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一《马关条约》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马关条约》签订以前在中国投资的主要是掠夺性资本,即投于进出口业以及与商品倾销相关的运输保险银行等事业资本,而非工业资本。那么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最主要的是鸦片的走私,鸦片的危害这个大家都知道,《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大量的在中国投资办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工厂,但是这些资本不是由外国输入的,而是在中国直接掠取的。

4、文化渗透

资本帝国主义在近代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灌输殖民主义的思想,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利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和统治。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第二是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下面我们来分别讲述:

(1)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资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活动许多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一部分传教士还参与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起草和谈判。1832年德国传教士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派遣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几个月的间谍侦查活动,收集了大量的军事情报,并竭力鼓吹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期间不仅担任英军海陆军的总司令的翻译,在英军攻占定海县时还代任定海县的行政官,参与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起草和谈判。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外国传教士大批来到中国,定居于中国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他们中的一些人采用欺骗讹诈,压迫恫吓,压价购买等手段霸占土地,建造教堂,剥削佃户,出租房车,有的还包揽词讼,包庇教徒中的不法分子,或者强迫中国教民抛弃传统礼俗,甚至公开干涉中国内政。这时不法传教士的活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和反抗。所以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国内的教案就不断的发生。现在看到的就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的真实图片。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外国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制造舆论。他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出版各种外文期刊,基本上反映了当时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其中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它所发行的刊物是《万国公报》这个报纸在旧中国是比较有名气的,《万国公报》在接受西方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时,也宣言殖民主义思想。该刊主编美国传教士布罗斯竟然鼓吹英国和印度的十二条好处,想把英国的殖民主义制度照搬在我们中国来。资本帝国主义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来,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他们攻击和诬蔑中华民族是愚昧的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民族就是白色民族的开导和奴役,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有的“黄祸论”的鼓吹者所如果千百万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力量的时候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他们宣扬中国这种黄色人种对西方的白色人种会构成威胁,以此来论证西方列强侵略欺压中国有理。

㈡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和广大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大规模反侵略武装的第一页.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就奋起抵抗.当时,英军在广州郊区的三元里一带,淫掠暴行,激起了当地乡民的义愤,他们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为了防备敌人的报复,群众在三元古庙中集合,以庙中三星旗作为指挥旗,对其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表示了誓死抵抗的决心.随后又联络附近103乡的群众,商定了诱敌牛郎岗,聚歼的战法.30日清晨,由几千人组成的群众队伍向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挺进.正在吃早饭的英军听到杀声震天伸头一望,见是手持大刀长矛的群众,立即倾巢出动,直扑过来.群众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当英军进入丘陵起伏的牛郎岗时,早已埋伏好的近万名武装群众,一跃而起,展开肉搏,附近103乡的群众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呐喊助威.杀得英军胆颤心惊,狼狈逃窜,给英军以沉重的打击.这场斗争,最终被卖国贼的清朝官员和动摇的地主士绅给破坏,从此民间流传着"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的民谣.它真实的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广大人民群众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在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台湾的过程中间,台湾人民也奋起反抗侵略者.1867年,美国派海军入侵台湾,高山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打退了美军的进犯.1874年,日本派陆军侵犯台湾,也遭到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1895年签定的>规定:割让台湾前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台北人民闻讯后,民瘼罢市,表示抗议.台湾市民还发动新闻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能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决心,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从1895年6月到十月,台湾军民浴血奋战抗击了日本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个舰队的进攻,并且打死打伤日军三万二千多人,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业.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1900年,义和团和部分清军与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展开殊死战斗。6月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指挥的八国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遭到义和团的阻击。撤到杨村又遭清军和当地义和团围攻,死伤近三百人,狼狈退回天津租界。6月八国联军联合舰队进攻大沽口炮台,守将罗荣光率守军经过6小时激战,炮台失守。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张德成等率团民与清军聂士成部一起在天津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与八国联军拼死鏖战,聂士成与许多清军官兵、义和团战士英勇阵亡。义和团与清军还在东北抗击沙俄侵略军。瑷珲守将凤翔率三千清军与义和团并肩作战,壮烈牺牲。1904年英军侵犯西藏,也遭到藏军阻击。5月英军占领江孜,西藏军民反击夺回江孜,坚守达一个月之久。

近代中国人民包括统治阶级的爱国人物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那些不畏强暴,赴汤蹈火,血战疆场,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粉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图谋的主要原因。

2、爱国官兵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并在一些战役汇总取得了胜利

在这些少数的局部胜利中,一个有名的战例是中法战争期间的镇南关大捷.镇南关位于中越边境,是军事战略要地,在这次战役中,70岁的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镇南关大捷的经过是这样的,1885年,法军向驻守越南北部的清军大举进攻,负责梁山防御的清军弃城逃跑,退到广西境内,法军占领梁山,焚毁镇南关后又退回越南境内,在这个形势危机的时刻,清政府起用老将冯子材增守广西边境,冯子材在清军中一向很有威望,他到广西前线以后,被推为前敌主帅.他团结各路将士,扼守镇南关形势险要的(关前隘),并依山路,筑起一道长墙,作为防御工事.1885年3月,法军分3路,再次进攻镇南关,清军奋勇阻击,双方激战一日,法军攻到长墙下,有的已经越墙而入,在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冯子材奋勇当先,手持长矛,越出城外,率两个儿子和全体官兵向敌人冲锋.经过激烈的肉搏战,清军夺回关前隘的东岭和西岭.占领了高地,法军丢弃大批武器辎重,全线溃退.与此同时,清军,黑旗军又在越南临兆大败法军.并攻克十多个州县,随后冯子材率军追击法军又取得了梁山大捷.中国军队的节节胜利扭转了整个中法战争的局势,消息传到巴黎,立刻导致了法国(絮费理)内阁的倒台.在晚清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取得战役胜利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失败.有些清军将领在此考验关头退缩,脱逃,投降,但也有许多爱国官兵大义凛然,英勇献身.这里举两个例子,就是中日甲午战争时,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开以身殉职的事例.中日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非常关键,更多的受到了世人的关注,黄海海战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舰队的海战.1894年9月16日中午,北洋舰队主力在旅顺附近的大东沟遭遇了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杀,敌舰的第一游击队号称帝国王牌,迂回到北洋舰队的背后,与本队侧翼夹攻,使北洋舰队首尾难以相顾,指挥失灵.北洋舰队的各个小队,只能各自为战,队形凌乱不堪,但士气并未完全减下来,下午3时4分,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舰被敌人打中了一炮,猛烈的火焰从炸开的洞口飞出,定远舰的攻势顿时减弱.为什么第一游击队要专门攻击定远舰呢?除了它是旗舰以外,还有一个,它是当时亚洲的巨无霸,是中国北洋舰队最主要的一只军舰,实力比较强大.这样,在日军的攻击下,定远舰的炮火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攻势减弱,日舰的第一游击队,乘机使劲攻击,"镇远舰"和"致远舰".致远舰就是邓世昌指挥的,他指挥军舰连忙向旗舰靠拢,迎战日舰,致远舰中弹累累,3时20分敌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舰,并引起鱼雷发射管的一颗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全舰官兵,包括舰长邓世昌除7人获救外,期于全部壮烈殉国.致远舰沉没后,位于北洋舰队左翼外侧的济远广甲二舰就变得孤立,于是逃离.敌舰第一游击队死死咬住经远一舰,四面围攻.经远以一抵死,并无畏惧,激战良久.激战中,管带林永升中弹身亡.大副,二副也相继中炮阵亡.经远水兵在没有指挥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作战.此时,四艘日舰逼近到2000米以内.用速射炮实施近距离打击,终于将经远击沉.全舰官兵除16人外全部遇难.近代中国人民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士,他们在反侵略的斗争中间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们在反侵略战争中间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不怕流血牺牲.这样的一些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技术的落后和武器装备的落后,以及战争实际指挥者的决策失误等种种的主客观因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1840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封建反动势力的统治,是近代社会政治制度腐败的根本原因.这一历史事实改变不了,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就不可避免,晚清社会政治制度腐败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吏治的腐败和军队的腐败

第一个是清政府吏治的腐败主要表现有:官僚机构膨胀,吏治黑暗,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社会上广泛流行"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文官三只手,武将四条腿"的说法.腐朽的政权必然有一只腐败的军队.清朝军队极度腐化,营务废弛,军纪荡然,军官吃空额,克扣,冒领军饷,敲诈勒索;士兵不勤操练,许多人竟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国防力量虚弱.由于统治集团的腐朽,所以历次的反侵略战争中间,排斥和打击有胆有识的抵抗派.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林则徐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钦差大臣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污蔑为汉奸,主张防民甚于防寇。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不惜割地赔款,在这样腐败的政府领导和指挥下的战争,怎么可能不失败呢?军队的腐败,必然丧失战斗力,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投入路上作战的是当时有新式武器装备的淮军,但这只军队也已腐败,叶志超部在朝鲜战场上一溃千里就是一个典型.第二个方面的表现是在反击侵略的战争中最高统治者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害怕外国侵略者.最高统治者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害怕列强是战争呢失败的又要的直接原因.而战争知道思想的错误,又往往与他们的政治立场有关.清王朝的大多数官员和将帅害怕拥有坚船利炮的外国侵略者,没有抵抗到底的决心,甚至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可能危机自身的统治,所以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在中法战争后期,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梁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求避战求和,竟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的条件,签定了>,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军,中法战争这种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宣告结束。在甲午战争初期,清朝统治者战争指导思想是错误的,当日本加紧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清朝最高统治者却不做备战的准备,慈禧忙于准备自己的60大寿,而掌握军队和外交实权的李鸿章则寄希望于在西方列强的调停上。所以战前没有一个详细而周密的作战方针和作战计划,没有一个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最高统治者内部更是在和战问题上争论不休.及至黄海海战以后,清朝统治阶层又被日军的嚣张气势所吓倒,战争指导思想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扭曲,统治阶层的拒战心理十分突出,黄海海战虽然失败了,但是黄海海战以后,中国仍可以与日本一战.甲午战争的主要指挥者李鸿章本来一直消极避战,只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势力,就命令北洋舰队在威海闭港不出, 1月7日,大连失陷的这一天,正是清朝统治者慈喜太后60寿辰,战争危机,重镇失守,慈喜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庆贺,大宴群臣.还让光绪皇帝和大臣们陪着她看戏听戏三天,不问国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虽然一度想利用义和团的力量与列强讨价还价及排斥异己,实际上一直在背后牵制破坏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官兵与八国联军的战斗.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和亲贵大臣们西逃.1900年9月17日,她在逃亡途中发布镇压义和团的上谕,称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她怪义和团带来了八国联军,同时她又派李鸿章与庆亲王亦匡向八国联军乞降求和,此后,清军便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起来,一同的屠杀镇压义和团的团民.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反侵略战争,就是这样被中外反动派联合绞杀的.这是社会政治腐败第二个方面的表现.第三个方面的表现,是反侵略战争中,最高统治者和战争的指挥者不了解世界的基本的形势.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的基本形势,不懂得抗击敌人的基本策略.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对战争对手英国竟然一无所知,甚至仗打了一年多,连英国与俄国是否接壤也不知道,对英国为什么有一位年轻的女王,女人统治全国无法理解.甚至怀疑来侵略中国的英国官员并不是由英国女皇任命的,清朝的一些官员将领甚至认为英国的大炮有??.对英国军队的战略战术更是完全不知道,当然就找不出对付的办法.就是到了甲午中日战争之纪,由于统治者安于享乐,不了解日本海军发生的最新态势,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状况一无所知.所以没有拿出最主要的财力进行近代工业的建设,特别是注意近代海军的建设.导致了中国北洋舰队的失利,经历了由强转弱的过程.1888年,清朝海军衙门和北洋舰队正式成立以后就再也没买军舰了,二日本海军在1888年后接连建造了一批先进的军舰.它们的速度比中国的更快,火力更强.原因是1888年,光绪皇帝的婚礼花费了白银500万两,此后,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有用了将近3000万两,其中挪用了不少的海军军费.与此同时,日本明治天皇每年从宫廷经费中间挪取30万元,从官员的薪水工资中间抽取10%用于建造军舰,6年间增添了2000-4000吨级的新式战舰6艘.到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的总体实力超过了北洋舰队,这是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是导致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下面看第二个大的方面的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

中国是发明火药的国家,但到近代,中国军队的装备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水师的战船都是木帆船.吨位小,载炮少,行驶速度比较慢.英国海军使用的是大帆船,载炮多,火力猛,更有少数蒸汽机的轮船.整个舰队的速度较快。 就是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虽然装备了新式的北洋水师.但是由于不注意武器装备的更新,导致了甲午战争时期装备的落后,北洋海军与日本海军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主要战舰的平均功率少1885匹马力,北洋舰队海军的平均舰龄比日本海军舰队舰艇的平均舰龄大2倍.北洋海军舰队舰艇的平均时速比日本海军舰队平均时速虽然只慢一海里,但是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的四艘快速巡洋舰的行驶速度,北洋海军是望尘莫及.双方海军舰队的总吨位相当,北洋海军舰队的重炮甚至比日本海军舰队的重炮要多9门,但只是在数量上面有一些优势,日本海军使用的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北洋舰队使用的旧时后膛炮的4-6倍.总之,日本海军火力密集,实力超过了北洋海军.经济基础的落后还表现在对近代军事指挥上面的无知上.清军军官不懂近代战争的指挥艺术,不了解近代海战的规律和特点,对世界新式武器的掌握呼吁更有限,李鸿章任命丁汝昌为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是为陆军将领对海战不太了解,所以指挥无方.我们这里指出,经济基础落后,是近代这80年,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说,经济基础落后了我们就不能进行反侵略战争,也不能说经济基础落后了,反侵略战争就会失败,战争胜败的因素关键是在人而不是在物,武器装备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根本的是在当时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武器装备落后,更主要的是因为统治阶级实行的反动的错误的方针。不敢真正的,广泛的动员人民群众去参加反侵略战争。这样,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讲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