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9:15: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按照省文明委和市高校工委关于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常抓不懈。几年来,校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认真贯彻实施《高等教育法》,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巩固评估

成果为契机,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为宗旨,以提高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为目的,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为学校改革与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获得了双丰收。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学校荣获优秀学校称号。学校被评为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标兵,连续13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连续13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科教兴农先进单位,涌现出了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市特等劳动模范等一大批先进个人。现将两年来我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为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学校党委以加强各级班子的整体决策功能为出发点,以学校机构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全面加强了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了提高学校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校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校改革与事业发展为落脚点,以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有关制度为保障,深入持久地开展“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活动。

学校坚持校、院两级理论学习制度,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开展了学习贯彻全国人大和全国会议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精神等活动、学习十六大精神。我校党委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非常重视,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首要的政治任务,在深刻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上下功夫,在武装师生员工头脑上下功夫,取得了初步成效。

学校党委每年召开一次全委会,对本年度工作进行总结,研究部署下一年度党委的工作任务,审议学校的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了党委的核心力量,凝聚了人心,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校党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和“

5、31”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三个代表”思想,交流学习体会,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每学期开学前,校党委都组织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班,开展以“学‘三个代表’、谈体会、促发展”、“联系实际话长远,一心一意谋发展”等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并聘请专家做辅导报告。通过这些学习活动,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迅速统一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

校党委同时还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同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结合起来,并把其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中心环节常抓不懈。继续开展“五个一”学习活动,即: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一次集中辅导、开展一次座谈讨论、撰写一篇体会文章、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测验,把学习“三个代表”活动扎实地引向深入。通过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的学习活动,全校师生员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准确把握,收到了明显的学习效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成为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结合工作实际,先后撰写体会文章100多篇,校报特开辟“理论与实践”学习专栏,已发表体会文章30多篇。广大师生员工思想获得空前解放,办学思路更加清晰,视野更加开阔,更加适应了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在巩固评估成果、促进学校发展中,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都能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投入到学校建设工作中来。

开展党内“创先争优”活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健全基层党组织机构,认真做好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

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我们坚持“三个到位,严把四关”,即对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到位,对支部工作检查、指导、监督到位,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的贯彻执行到位。在发展党员中由党支部把好培养教育考察关,由组织部把好民主测评征求群众意见关,由党总支和组织

部把好审查即预审关,由组织部、校团委、学生处联合把好综合素质关。很好地发挥了指导和监督作用,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组织发展工作的严肃性,确保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在教职工党员发展工作中,我校始终把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高级知识分子即高职称、高学历,各学术、学科带头人中的优秀人才作为培养和发展重点。在大学生当中把思想素质好,学习目的明确、成

绩优良,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学生中威信高的优秀大学生作为培养和发展重点,保证把大学生中最优秀的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仅,我校就发展党员157人,其中教工党员17人,学生党员140人。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现在,学校党委下设2个分党委、18个党总支、包括3个直属党支部在内的97个党支部。在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的作用上,我们把选配好党总支、支部书记作为关键,及时把那些政治坚定、工作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好、群众威信高的同志选拔到党总支、支部的领导岗位上来。我们还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使基层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教职工评职晋级、基层单位重要事情的决策等方面充分行使权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党总支、支部书记的素质,党委要求党总支、支部书记参加寒暑假举办的全校干部理论培训班,通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

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仅,我校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有4600人,占学生总数的46%;积极分子有3300人,占学生总数的33%;重点积极分子有1232人,占学生总数的12%;教工积极分子有150人,占非党教工总数的30%。为了把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好,进一步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我们着重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从新生中选拔、培养积极分子。二是充分发挥党委党校的教育职能作用。学校党委每年定期(寒暑假)举办两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使党员积极分子的共产主义信念更加坚定了,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端正了入党动机,明确了入党目的。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我们从提高干部素质入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干净干事、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

一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严把领导干部入口关。认真贯彻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严格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制定了《关于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引用竞争机制,坚持做到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严格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委集体讨论等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完善处级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把干部轮岗交流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增加干部提拔任用考察的透明度,提高了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积极推进竞聘上岗、聘任等形式的干部任用制度改革。通过干部队伍建设,干部素质得到了提高,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了优化,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是坚持把干部的考核与干部的任用(聘用)、奖惩相结合。坚持每年年末对科处级干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开展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考核方式,对干部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注重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党委党校理论培训阵地作用,今年举办两次干部培训班,在组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理论学习活动同时,坚持对干部进行经常性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法律、历史、管理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培训,丰富了干部的管理知识,提高了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进一步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上级组织的有关规定,选拔和培养后备干部,我校目前已有14人被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地厅级和县局级后备干部,今年又有19人通过了省市后备干部选拔考试。

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学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紧密联系学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大力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的反腐倡廉”方针,坚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案件、纠正不正之风反腐败三项工作一起抓,坚持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贡献。一是坚持召开学校年度纪检工作会议,认真及时传达党中央、省委的会议精神,按照省纪工委的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开展以“领导干部不准收受单位和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的规定”等为重点内容,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了党风党纪、廉政建设教育。定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副处级以上干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及后勤系统管理人财物的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警示教育,观看了“警世悔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两部电教片;组织学习正面典型汪洋湖同志的先进事迹,并要求组织讨论,写观后感。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编辑下发了《大学党纪政纪条规汇编》。二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严肃查处违纪案件。认真对待来信来访,不推不压,及时组织力量查办,及时在纪委全委会上通报情况,主动向党委和上级纪委请示汇报,用“二十字”方针指导查案工作。三是开展了专项检查。检查了各单位、各部门对《大学经济合同管理暂行规定》及《关于学校内部收费发放补助实行报审制度的规定》的执行情况,对检查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处理和责任追究,对其中性质严重的问题已开始查处。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机制保证,基建、维修项目、大宗物资采购等方面都实行了公开招标。五是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校党委要求学校各单位、部门除了规定的保密事项和不应公开的科技、商业秘密外,重大问题都必须向师生员工及时公开,使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除了在教师办公区和学生活动区设立两处公开专栏外,还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校务公开专栏,使广大师生员工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公开情况。同时,通过校园广播、有线电视、校报等宣传工具进行校务公开。6月,我校制作的以学校校务公开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一道清风校园来》电视专题片,在吉林电视台播出。省高校工委和教育厅对我校的校务公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全省高校都要认真学习我校校务公开好的经验和做法。11月,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我校召开了“全省普通高校校务公开现场会”;6月,在全国校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校做了经验交流。六是加强了审计工作。认真开展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基建、维修项目预、决算审计,财务收、支情况专项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等。由于工作出色,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审计先进单位。

我校党委充分发挥学校统战对象的专业优势,为省及市经济建设与发展举荐人才。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派成员和无党派知识分子的作用,定期召开座谈会、协商会,专门听取他们对学校改革与事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在学校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学校基本保证了统战对象参加培训、参加活动所需经费,使其在参政、议政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校统战部被评为市统战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政协小组被市政协评为优秀委员活动小组;校九三学社被九三学社市委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二、用先进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以先进典型力量激励师生员工,“讲文明、树新风”在校园蔚然成风

学校党委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指导方针,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始终注重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先进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阵地,注重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师生员工。

一是加强对教职工理论学习指导,推进师德建设。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规定双周周三下午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全校实行统一的学习计划,严格实行考勤制度。做到年初有学习计划、学习中有检查、全年有考核评比。学校党委明确提出教师要教书育人,首先要育己,要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进学生头脑,首先教师要“进头脑”,从而推动了政治理论学习在教职工中的深入开展。在喜迎十六大之际,我校党委制定了迎十六大活动方案,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知识竞赛、书画展、征文等活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优异的工作和学习成绩向党的十六大献礼。

二是用典型引路,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校园氛围。

在我校迎评促建工作中,全校师生充分发扬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团结协作,勇于奉献,踏实工作,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评估工作中来。他们想评建之所想,献计献策;以苦为乐;全身心投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评估中,学校的每一个单位,大到党总支、学院、部(处)、小到党支部、教研室、科室、班组,他们纳百川、汇细流,聚人心、集民智,心怀学校、放眼未来,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工作热情,谱写了一曲曲昂扬向上的奋斗篇章,形成了“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评估精神,为我校的评估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

学校为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校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举办“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活动,积极推进我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2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开展了“巾帼英才”评选活动,并宣传和表彰了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个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突出业绩的5名女同志,进一步调动了全校女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励了她们发挥“半边天”作用的热情。同时,在女教职工中开展“礼仪知识”、“健康知识”等系列讲座,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增长了知识。在全校各单位和教职工中开展了评选“最佳文明家庭”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促迟了教职工家庭的稳定,丰富了家庭生活内涵。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展了教职工环校接力赛、篮球、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师生员工的身体,又培养了教职工拼搏、竞争、勇当排头兵的良好品质。

四是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和带动广大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四自”作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和自律意识,促进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营造一个遵章守纪、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仪表得体、兴趣高雅的学习生活氛围。校团委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开展“建文明校园、树文明新风、塑文明形象、做文明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通过正面宣传和教育引导,弘扬校园文化。通过开展高品位、高层次、高文化含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校园文明,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和自身修养。

切实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工作。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为龙头,对青年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坚持搞好基础教育,每双周周三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从未间断。以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学习践行社为龙头,充分发挥关工委的时间优势、理论优势和经验优势,对大学生的理论学习进行辅导。同时,举办团校培养基层团干部,提高基层团干部的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从而提高理论学习高效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同时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大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等活动,组建大学生道德规范检查队,规范青年学生的言行,教育他们争做文明大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学校认真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文化育人”观念,以“讲文明、树新风,建文明校园”为主题,创建先进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节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等为载体,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合格人才。两年来,我们组织举办了“校园科技文化节”“大学生体育节”“音乐艺术节”,实施了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举办了“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组织了“校长杯”大学广播体操比赛和“火红的岁月、激扬的青春”文艺汇演。开展了为吉林省孤儿学校捐款活动,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还为孤儿进行了慰问演出。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自身素质。在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学校还注意对大学生社团进行扶持和培养,举办了社团活动月活动。现在学校有以科技为龙头的农学院昆虫学社、以文化为龙头的鲲鹏话剧团等共41个社团,校鲲鹏话剧团在市高校“文明杯”竞赛评比中,被评为“文明社团”,被共青团市委评为“十佳社团”。我校健美操协会表演的健美操在市健美操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在首届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的闭幕式的表演,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深入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着优良传统,连续13次获得中宣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表彰。全校共组织了58个志愿小分队、共6000多名大学生深入到全省40多个市县,广泛开展了宣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道德实践、农技推广、企业帮扶、环境保护、社会调查等方面的活动,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共举办培训班35个,直接培训农民和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3500人次,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出合理化建议300多项,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有价值信息多条,为推动我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认真落实国家政策,积极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我校现有全日制在籍本、专科学生10000余人,农村籍学生占60%以上,其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为了确保不让一个特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认真落实《大学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暂行办法》,充分发挥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多方面渠道筹措资金,认真做好特困生工作。建立特困生档案,做好特困生思想工作。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建立了较全面、客观的特困生档案,对经济特困的同学进行规范管理。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对这些同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辅导员定期找特困生谈心,鼓励他们正视现实,自强、自立,做精神上的富有者。大力开展特困生的学杂费减免工作。学校为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学费减免问题。我校为1100余名学生发放了助学贷款,总计金额400多万元。校学生处建立勤工助学服务中心,深入开展特困生救助工作,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维持学业。学校抓住各种机会利用新闻媒介向社会宣传特困生情况,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先后设立了“奖学金”、“农业教育奖学金”、“奖学金”、“教育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奖学金”、“奖学金”、“英才援助计划奖学金”等九项奖学项目,使一批特困优秀学生得到了资助。

三、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中心,巩固评估成果,不断深化改革,办学水平进一步得以提高

(一)教学工作

学校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工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去年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弘扬评估精神,巩固评估成果,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和学校发展规划,更深层次思考和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体制的改革、探索,不断扩大办学的空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新制二级学院——大学发展学院成立三年多来,在校院两级领导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食品工程学院董事会、动物科技学院董事会办学取得新的进展,董事单位已经增加到了24个。

继续推动教学质量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校园的科学和文化氛围。今年教学质量年的主题是“弘扬评估精神,推进内涵发展”。努力在提高人才培养特色上下功夫,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教学工作续继强化研究型教学工作思维,树立“教育的国际化意识、教育的产业观、教育的服务观、教育的人才观”的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优势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我校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加大了教学研究立项工作。共立项国家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项,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6项,省十五规划课题5项,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41项。由于教研工作成绩显著,学校获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

加大了实验室建设力度,使实验室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投入到实验室建设的资金达1500多万元,改建和新建了30多个实验室,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实验的需要,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推进教材管理工作现代化。引进教材管理系统,使教材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加强了全国性教材工作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密切了与农业出版社、林业出版社等国家知名出版社的联系。继我校被确定为省高校常务理事单位后,我校又被推选为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通过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宣传了我校的发展变化,提高了我校教材工作的知名度。进一步增强教材工作透明度,实行了教材集体采购制度,校内教材印刷招标制。进一步积累了教材建设基金,增大了资助高水平教材编写的力度。积极组织参加高水平教材立项编写,提高优势、特色教材建设水平。

招生录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在招生规模、生源质量和招生来源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实现了远程网络录取。通过扩大省外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和多种形式的招生宣传工作,实际招生4347人,突破了学校3850人的招生计划,使在校本专科生总数(包括发展学院)达到12261人,为实现学校十五规划制定的15000人规模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源质量是我校招生史上最好的一年。学校本部共在全国25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计划由去年350人扩大到500人,并且招生专业由以前的几个专业扩大到32个专业。创新招生宣传形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组织进行了吉林农业大学教育展,进一步把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向中学展示。创新录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远程网络录取工作室,实现了全国各省市的远程录取。

认真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学校组织专题研讨会,研究落实教育部5号文件精神,制定了“关于加强我校本科学科专业建设的意见”,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四个相关专业调查表。

(二)科研工作

我校科研工作继续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紧紧围绕阻碍省发展的重大难题和具体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业科技大会精神,全面总结“九五”以来学校的科研工作,认真分析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正确把握新形势带给我们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着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程,全面开创学校科研工作新局面,进一步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为实现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学校在稳定省级立项数量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级项目。共申报国家、省市级项目110项。其中,市局级项目15项;省科技厅招标项目26项,4项已签订合同,普通项目53项,22项通过初审参加论证,1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省初选已报到国家;省科技厅项目5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项。同时,学校青年科研启动基金资助10个项目,共20万元。共申报省科技进步奖10项。到10月份止,我校首批签订的科研合同达38项,审定品种8个,成果鉴定13项。同时,我校有五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我校又有七项科技成果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学校主持的五个农业科技示范区通过省农业综合开发办检查验收。学校科研成果获奖层次和数量均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按照“团结、高效、求实、创新”的要求,学校不断强化科研管理,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先后出台了《大学科研计划管理办法》等6项管理制度,制定了科研激励政策,实施了“三励”政策和青年科研启动基金政策,初步建立了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使科研管理逐渐趋于规范化、制度化。体现了鼓励先进、督促落后、公平竞争的原则,有力的调动了广大科教人员从事科研及争取大项目的积极性。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科技队伍,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有1人被聘为省首席教授,2人被聘为主讲教授。有3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行列。有1人获霍英东基金奖,有14人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有8人被评为省管优秀专家,有2人被评为市知名教授,有4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17人入选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后备带头人。

基本条件大大改善,进一步改善了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条件。学校现拥有普通高校一级实验室3个,省级标准实验室4个。有农业部、省制品质量检测中心、国家级病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省畜牧业研究开发中心、特产研究所、菌物研究所等24个产品质量检测服务单位和研究所。另外,农学院建成了以作物育种为主攻方向的产学研基地,菌物所建成了食用菌栽培基地。这些研究所、实验室及基地的建立和建设,极大的拓展了学校的科研领域,为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成果转化的孵化器,为我校主动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在全国第三届优秀农业期刊评比表彰大会上,我校《大学学报》荣获一等奖;《经济动物学报》荣获三等奖。

四、校园建设日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一)后勤管理工作

我校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人员和相应资源成建制地从学校剥离出去,成立了后勤总公司,建立了新的后勤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较好地发挥了后勤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年初,在全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我校被授予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称号。校党委书记代表学校和省教育厅厅长签订了后勤社会化改革责任书。学校继续贯彻《大学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文件,更进一步明确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规定了后勤机构的设置、后勤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和有关政策保证。现在,我校成立了后勤总公司,把原后勤服务项目如餐饮、公寓、保洁、绿化、维修、水电、暖气、运输、通讯、家属区物业管理等后勤服务的资源和人员全部划为后勤总公司。后勤办与后勤总公司是甲乙方的经济契约关系。学校不给后勤总公司划拨经费,而是靠其对学校和对外的服务获得收入。甲方对乙方完成工作的质量、数量按低于社会价格的标准支付其服务费。学校对各种专项支出,需要招投标的项目均实行招投标制,同等条件下后勤总公司优先,并签订合同严格执行。后勤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加强食堂改革,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今年学生食堂的软硬件建设都加大了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饮食服务公司自筹资金70多万元,对三个食堂进行了内外维修和装潢,使学生的就餐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食堂成为全日制餐厅后,饭菜由原来的十几个花色品种,增至二十余个,现炒现卖,学生可随时就餐,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同学。举办了厨师技能大赛,进一步提高了服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利用社会资金兴建学生公寓。我校共引进社会资金万元,兴建学生公寓共三栋19000多平方米,八月末已投入使用。加大投入基础设施改造资金。共改造电网、上下水网、锅炉等金额达到1900多万元。扩建40吨位锅炉,对平房、危房进行改造达23000平方米,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建职工居民楼四栋,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全校师生义务植树2万株,栽植绿篱近4000延长米,为校园美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继续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门办公室,完善了校内各级综治工作组织机构和考评机制。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各单位“一把手负责制”,严格执行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各单位都把综治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继续在全校五十多个重点单位建立校区领导综合治理承包责任制,签订校区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书;在校内三十多个重点单位建立兼职综合治理信息员。校党委先后召开八次综合治理会议,研究落实综治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宣传部关于“十六大”期间做好高校稳定工作的具体部署,协调校内有关单位部门开展综治工作。校综治委制定了《大学专项整治校园及周边秩序实施方案》,同时在校区周边张贴宣传省综治委等10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整顿治理学校校园及周边秩序的通告》。我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单位。

学校非常重视保卫工作,在经费特别紧张的情况下,为保卫处配备了巡逻警车两辆,加大了维护校园治安工作的力度。开展治安、防火等专项检查8次,省消防总队对我校防火工作给予表扬。破获刑事案件3起。治安科举办全校更夫、门卫学习班,参加人员近100人,加大了对他们管理教育。坚持防范与打击相结合,有力地维护了校园治安秩序。配置了报警系统,对重点部门和有贵重设施部门进行监控和保护。

五、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为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

学校将为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高效科技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校县(市、区)科技共建及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等方面,并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科经结合成绩斐然。长期以来,我校一直视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己任,认真贯彻“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本着“依靠科教,振兴农村经济”的原则,加大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和科教兴农工作,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是围绕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构建特色鲜明的技术创新体系。学校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大了应用开发研究的力度。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畜牧禽高效养殖、土壤改良培肥、菌物研究与开发、生物防治、生物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特种经济动物生产、人畜囊虫病防治、设施农业研究、中药现代化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农业生产亟需的科技创新成果,培植了新的经济生长点,为全面参与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学校根据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及时做好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同时,为给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学校围绕畜牧业发展,积极构建玉米秸型肉牛饲养优化技术体系、鹅业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围绕长白山资源开发构建食用菌产业化技术体系、林蛙综合利用技术体系。还开发出人参、西洋参、林蛙、林蛙油、香菇酒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大部分已被企业转让并投产,为企业生产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活动。学校将科教兴农作为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等为载体,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在全省中、东、西部和城郊建立的5个农业科技示范区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效果。各示范区项目落实到位,科教队伍有较强敬业精神,与当地政府关系融洽。在刚刚结束的全省检查活动中受到专家的好评。在全省建立健全了科技推广网络。学校不断拓展校县合作领域,又与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政府签订了长期共建协议,这是学校与外省县校合作的初次尝试。共派科教人员下乡达180余人次,采取不同形式培训地方科技人员及农民20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份,推广实用技术20余项,技术覆盖全省20个县(市)。学校科教人员的足迹踏遍白山松水、松辽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教兴农先进人物。通过举办这些活动,提高了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科技水平,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和智力支撑,为促进我省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六、军民共建结硕果,军校携手创文明

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形式。我校在同驻军部队结成共建队子以来,从我校和部队的实际出发,开展多项有益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我校认真学习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好思想、好作风,同时发挥学校科技、人才优势,积极为部队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支持、互帮互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以学校的学科和技术为依托,我们派出农学、动物医学、园林专业教师、专家分期分批到部队为他们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利用学校成人教育阵地,广泛吸收部队官兵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部队官兵的文化素质。组织农业专家为部队农业管理人员讲授育种和栽培知识。我校还组织园艺专家到部队为其绿化军营庭院。组织优秀教师、学生到部队为官兵进行慰问演出。部队官兵与我校农学院学生形成“一帮

一、手拉手”扶贫互助对子。我校用于技术拥军经费达10万元,微机2台;为部队培养、培训两地军用人才(人文政法硕士)2人。部队官兵为我校新同学进行军事训练。在10月全省高校学生军训评比中,我校荣获优秀成果奖。学校积极鼓励毕业生参军,有8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入伍。我校重视军需后备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定向越野活动。“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中,我校学生取得男、女接力第七名、男子团体第七名、男女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这是我校第二次参加全国性军事技能大赛,是我省高校中成绩最好的学校,这为我校向部队输送预备役军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几年的共建过程中,我校同部队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建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民鱼水之情,为长春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几年中,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文明委和市高校工委的直接指导下,我校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坚信,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开创更加崭新的局面,为市创建文明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1

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医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国家税务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大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大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