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第一任教师 月光启蒙

发布时间:2020-03-01 23:03: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朦朦的月光,浓浓的母爱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月光启蒙》选自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十册,作者是诗人作家孙友田的文章,原题为《月光母亲》,选入课文时文字有改动。课文主要讲母亲在“我”童年时代为“我”吟唱民歌童谣,给“我”讲故事、说谜语,为“我”带来了童年夏夜的美妙。教学中,从“夏夜的美妙”、“民歌童谣的美妙”到“母爱的美妙”,逐渐靠近作者,逐渐走进文本深处,发现“月光”与“母亲”的勾连,感受月色、歌谣以及母亲的美丽。《月光启蒙》这篇课文以“启蒙”为明线,以母爱为暗线,把课文内容分为两大块——夏夜之美、童谣之美。

新课标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加之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朗读体味与自主感悟两种方法,由夏夜启蒙环境之美入手,经过母亲启蒙形象之美,到达启蒙童谣之美,将学生审美阅读与审美情感的发展过程引向高潮,从而让学生受到一次亲情的震撼和心灵的洗礼。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对歌谣、童谣有一定的认识。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民谣、童谣的深远意境,从而深刻解读母亲丰满的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四、教学准备:

1、课件。

2、赞美母亲的名言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月光启蒙》。(要求生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歌谣、唱童谣、讲故事、说谜语的情景。(板书: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

2、这其中尤其是歌谣、童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拿起书选你喜欢的歌谣读一读。

二、进行新课: 学习歌谣

教师谈话:在这样宁静的月夜里,小院里就只有我和母亲,妈妈搂着我给我唱那动听的歌谣。那母亲是怎样唱歌谣童谣的,请自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一想,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师同时出示第二段内容)

(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母亲的歌唱时的月夜的宁静与优美,母亲的圣洁与美丽。

1、要求学生交流。师首先让一两个学生说感受,但不纠缠,简评后立即提问:再仔细读一读,母亲是怎样为我唱的,这段中哪个词也有歌唱的意思?

2、生说后师出示吟唱:什么是吟唱?为什要吟唱?(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提醒学生母亲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下来为我唱歌的?(宁静的月光下、轻轻的表现出对孩子的爱意)

3、要求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词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1)第一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句,要求师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月色的柔美。

(2)第二句是“母亲沉浸„„玉石雕像。“侧重让学生理解,这里为什么将母亲比作玉石雕像?(让学生体会母亲的美丽与圣洁)

4、母亲怎样低声地吟唱的?你们想听吗?(播放)

5、教师小对结:同学们,美丽圣洁的母亲,在宁静柔和的月色下低声地为我们吟唱着,这是多么宁静而优美啊,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后,教师播放吟唱的内容。

(二)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母亲歌唱时所包含的深深的爱,无限的情。

1、教师谈话。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每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我吟唱歌谣的呢?

2、师出示:“母亲忙完了„„唱起动听的歌谣。

(1)引导学生从“忙完了一天的活计”体会出母亲很累?追问:很累了为什么还要唱?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2)通过“搂”字体会出母亲对我的爱。(也可根据班上学生的情况,问:你被妈妈搂过吗?在什么时候?你有何感受?)。

3、母亲通过歌谣传递给我的仅仅是她的爱吗?她还将什么传给了我? 理解“把故乡的爱,伴着„„开朗。” (1)理解混沌和豁然开朗。

(2)我突然间明白了什么?(家乡的爱)

(3)对,那时侯,日子虽清苦,但黄河留给家乡的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为什么呢?理解两个“长”。

(4)教师小结:对,母亲通过歌谣表达了对家乡的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记得母亲唱的哪个歌谣里表达了她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

(5)齐读第二个歌谣。

4、教师小结,是啊,母亲在她的歌谣里,不仅表达了她对我的爱,还将她对故乡的爱传递给了我。(板书爱)你能将母亲这种深深的爱体会出来吗?指名再一次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读第二自段段,读出母亲歌唱时所体现的诗意。

1、教师谈话;母亲的歌声响起,小院里立即飘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同学们,作者为什么用“芳香”来形容母亲的歌声呢?

2、教师小结:是啊,母亲的那甜甜的嗓音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宁静与安详,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爱的温暖,传递给我们的更是一种诗情画意。对,母亲的吟唱就是一首优美的诗,(师出示投影)

3、要求学生读出诗意的美(配乐) 学习启蒙

1、教师谈话:伴随着母亲的歌谣,作者渡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成长为一个著名的作家。可是作者却认为:(出示第9节)

出示:“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提问:这么有才华的大诗人、作家却说母亲,这个连字都不认识的农村妇女是他的启蒙老师,为什么?

2、要求同学根据课文最后一小节的内容来回答。 (板书:诗请

想象)

3、回答后进行跟读,格式如下。[任选一种]

(一)、我成长到今天,我要感谢母亲,是她„„

(二)、(师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因为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是母亲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是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情感体验:

1、教师谈话: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令我骄傲、令我自豪的母亲! 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我个子高了,母亲的脊背却弯了;我长大了,母亲却老了;生活好了,母亲却感受不到了。当作者回家拜见母亲时,母亲却成了这个样子:同时出示:文字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2、如果你是孙友田,你看到这样,内心是怎样的?

3、多想唤醒母亲的记忆,让她知道:当年,母亲是我的骄傲;现在,我能让母亲为我而感到自豪。而

(课件出示)

现在的母亲满头白发,深深的皱纹刻在她的额上。

可曾经, 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现在的母亲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可曾经,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现在的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

可曾经,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4、播放歌曲《母亲,我为你骄傲》

5、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今天当我们读《月光启蒙》时,不禁想起和母亲在一起的朝朝暮暮。

6、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的成长历程中给你什么样的关爱和帮助,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她说点什么吗?要求学生以“母亲,我要感谢您”为开头写一段话。(配乐)

教学反思:

《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语言优美,里面的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这篇文章学生一读就懂,只是有些深奥的道理,语言内蕴含的情感学生不能够领会。这就全在于教师的引导得法,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去品位、去悟,引导学生去交流,使思想不断升华,最后使每一位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优化阅读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依托文本,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采用联系上下文,想象语言情景,反复品读以及语言转化等形式,使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帮助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还能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获得进一步理解和提升,感受着母亲的启蒙教育,把聪颖美丽的母亲形象伴随文本扎根在心灵世界之中。 作为民族文化源头和根基的民间文化之一——民歌民谣,是神奇的,是充满魅力的,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利用并重视对资源的再度开发,让学生通过自主品读、个性化朗读、交流感受、课后延伸等方式,初步掌握民歌民谣的特点,感悟母亲教育的智慧,同时在孩子心田里播下语言的种子,让歌谣成为回荡在他们心中最美妙、最永恒的声音!

教无定法,学也各有不同,只要我们善于钻研教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就会成功地上好语文课。

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

我第一任教师  月光启蒙
《我第一任教师 月光启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