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实施素质教育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8:14: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卸甲镇中心小学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调查报告

卸甲镇中心小学:孙小祥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随着不断学习,我校数学科的老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并在数学教学中得以实施。为了了解我校数学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现就素质教育在我校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调查的形式,作一个全面的分析与总结: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深入了解我校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实施策略,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调查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和老师谈话、课堂观察等方法。

三、调查对象

1、问卷调查: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共抽60人;

2、谈话对象:一至六年级数学老师

3、课堂观察:一至六年级数学课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中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就是要求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掌握新知,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在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成效: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这次调查结果中可以知道:喜欢上数学课的学生占96.7%,一般的占3.3%;喜欢上数学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觉得数学课有趣的占83.3%。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了素质教育后,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我通过与老师谈话和对课堂观察发现老师主要通过以下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通过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动画情景等引入新课,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2)以故事形式贯穿全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一些卡通故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低年级的老师能想方设法“请来”一些卡通人物,把教学的内容编成故事形式,跟卡通人物一起学习、比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把生活素材引入到数学课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恰当地引用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这次调查结果知道:老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大部分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新知的教学方法的占95%;采取让学生自学点拨的教学方法的占3.3%。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能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行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等,并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中,让学生始终处在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并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上课时大胆发言,情绪高涨,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就这个内容,我们作了问卷调查,其中:在数学课中,你比较喜欢回答有答案的问题的学生占25%;喜欢回答有挑战性的问题的学生占75%。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你经常会发现新问题的占58.3%;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0%。从这些数据以及通过跟老师、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在实施素质教育后,老师能改变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总能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进行新知探索,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总会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新思路;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向同学或老师提出学习中的问题,主动释疑或完善他人的意见。此外,学生还能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通过这样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由于能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因此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与人合作是一种与人交往的过程,在这种交往过程中,同学之间必须要互相沟通、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从而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下面是这次问卷调查的一些情况:在学习中你遇到困难时,你最愿意请教老师的占16.7%;先自己想,再与同学或老师讨论占83.3%。在数学课中,你比较喜欢自主探索,和同学合作交流占98.3% 。从这次调查也可以看出: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

5.培养了学生评价的意识。

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施评价,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能有效地建立评价机制,积极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发展。通过长期实施,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评价意识。这次问卷调查也表明学生初步具有这种评价的意识:98.3%的学生喜欢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评价活动;96.7%的学生认为通过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生生之间的评价可以清楚、及时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并找到不足对自己更有信心、更会学习。

五、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形式、轻实效。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在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部分老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滥用小组合作学习。新知的探索用小组合作学习,巩固练习时每一题都用小组合作学习,这样表面看整节课非常热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但实质上这些小组合作学习都是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的价值,没有让学生有充足讨论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过程;很多小组都是受小组长的控制,把小组长独立思考的结果代表整个小组的结果,其他的组员没发表意见的机会,体现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

在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掘学生的潜能。在这次调研中我发现,由于我校个别数学教师年龄比较大,接受新理念的速度比较慢,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手段不够新颖,虽然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顺利完成,课堂气氛比较活

跃,但整节课老师都只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没有体现各种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

3.创设的情景缺乏指向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很多老师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但在情景的创设中,有些老师缺乏一定的指向性:例如,有些老师在新课的引入时出示一幅情景图问: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些什么?于是学生把这幅图中所有的景物都说了一次但都没能引入新课,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收不到预期的实效。

六、今后的教学对策

1.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能使素质教育在我校数学科有效实施,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有的文章学习,同时加强《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学习,提高全体数学老师的理论水平,使全体数学老师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念,促使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能得到有效实施。

2.注重实效,开展教研活动。

为了使素质教育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积极开展一些具有一定实效的教研活动,围绕这次调查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在教研活动中,以剖析个案、纠正错误为重点,让老师明确,什么是该学习的,什么是该避免的。使素质教育能得以有效实施。

总之,只有教师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2008年11月25日

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情况汇报

实施素质教育自查报告

素质教育实施大纲

实施素质教育方案

素质教育实施计划

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汇报

实施全民素质教育

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调查报告
《实施素质教育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