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提高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浅谈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5: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提高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

策略浅谈

甘肃省景泰县第五小学

万强兴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是提升学习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有效性”是当前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是提升学习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课堂体现出来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合作的有效性。本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在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合作小组,增强相互信任。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备的空间组织形式,要遵循“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组间同质、力量均衡”的原则科学组建。本人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分组,一般4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 2.重视学习小组长的能力培养

组长是学习小组的“领头雁”“排头兵”。组长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如学习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等。本人在小组选出自制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后,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把权利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

3.小组要经常磨合,建立信任

小组组建好以后,教师还要通过游戏、竞赛、活动、合作学习等形式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磨合,使组员之间逐步达成相互依赖的关系、有协同共进的方向、且要定期调整:组内成员一般半学期调整一次,目的是扩大全班学生合作,使每个学生都有和其他学生合作的机会,尽量学会与不同的学生合作。调整的次数不宜过多,如果多了,小组成员之间就得不到应有的磨合和合作。要职责轮换:合作小组内一般设组长、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发言员等,这些组员都负责一项具体事务、分担不同的任务,轮换职责就是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角色锻炼的机会,参与小组管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小组成员职责轮换,通常,一个月轮换一次。

二、教给合作方法,学会倾听与表达

合作方法就是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听、表达、讨论、整合和组织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正常、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方法,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技能支撑,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核心。核心合作方法主要包括:先思考后合作,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交流与整合。 1.先思考后合作。思考问题是自我学习、自主探究、自我理解的过程。在合作学习前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积累交流素材是非常必要的。合作学习离不开交流、讨论,而交流、讨论的基础是小组成员有各自的想法和素材,这就需要合作前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给足合作时间。合作需要时间。一位著名学者说过:不足三分钟的合作,是不成功的合作。给足合作时间就是教师为合作小组提供充足的时间,也就是让每个学生有表述的时间、质疑的时间、讨论的时间,尽量让他们把话说完、把问题问完、把疑虑澄清完,经过讨论交流并达成共识,光搭架子不给时间(或时间不充足),极易形成“充充上阵、走走过场、草草收尾”有形无质、表面热闹的小组合作学习。

2.先倾听再表达。数学中的合作学习,更多需要合作者之间的表达与倾听,两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只有表达或只有倾听都不可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低年级的孩子常有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除指导好孩子们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要求他们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让孩子们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听清说什么?哪里说得好?还有哪里不足?我该怎么说?这一做法使孩子们的说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双方达成了有效的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必须要做到三点:(1)专心听——听清楚,听清楚组员所说的具体内容和主要观点;(2)虚心听——不插言,这是一种礼节性的要求,就是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中途不插言、不挑衅、不表现出任何不屑的神情;(3)耐心听——听到底,就是耐心听组员把话说完,耐心听每个组员说话质疑。

3.学会交流。交流是社会交际的需要。交流是学生发表意见、展示思考过程、相互理解、共同探究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要做到有序交流——守规则,要按照组长安排,一个一个地交流,第一个交流完了,第二个再接着交流,不要你争我抢、大吵大闹,影响合作秩序,影响合作质量;二要做到完整交流——说具体,交流时,要把自己的想法、思路、疑问说完整、说全面,有头有尾,让每一个人都听得懂;三要做到有条理交流——讲清楚,交流时做到有前有后、有理有据,不要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4.学会整合。整合就是综合,就是要善于听取、接纳他人意见,并把他人意见与自己的想法有机结合、融合,形成全面、完整、正确的解题思路、策略和答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要做到单向接受——接纳,就是系统全面接收组内每个成员意见;二要做到思想碰撞——融合,就是把组员思想或结论与自己思想或结论进行碰撞、对比、结合,自觉吸收、提取好的、正确的思想,再融合成自己的思想;三要做到形成结论——综合,就是把成熟的思想或结论进行再次交流讨论,最终形成全面、完整、正确的结论。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好差关键还是教师本身,教师观念的转变,特别是适应新课程角色的定位,课堂的调控能力等都有可能影响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效果。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以上只是本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粗浅看法,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功效,还得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王坦 《合作学习——理论与策略》学范出版社 [J] 教学与管理,2004(8) 作者:万强兴,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五小学,联系方式:13659332638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4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高

在合作课堂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对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浅谈
《提高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浅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