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0: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卷)

命题人:范晓华

试题说明: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直道——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除其它政绩外,还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秦直道从咸阳一直延伸到当时匈奴人的居住区,可以说,它的行进路线约有一半是在秦人并不十分熟悉的鄂尔多斯高原,这里的地势虽然不及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那样跌宕起伏,却也是丘陵延绵、沟壑纵横。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是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如此精确的北方大地方位概念以及如此丰富的地理学、地貌学知识? 目前,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遗迹北起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至伊金霍洛旗。全线长约160公里。杨泽蒙说,纵观鄂尔多斯的地貌及秦直道的走向不难发现,现今秦直道路线是经过极为缜密的勘察后选定的。直道不偏不倚修在低丘陵地带,再往东一些,就是高丘陵的大沟地带,而再往西一些,就是沼泽地带了,在洪水季节路很有可能被冲垮。

难道仅仅依靠刚发明不久的罗盘定位技术,他们就具备了如此辽阔地域内的大地测绘技能了吗?就是按照现代人的思路,如果没有特定的技术支持,要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在一个无论是地理方位还是地质条件都十分陌生的区域内完成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是绝难想象的。

这项浩瀚工程的顺利实施,难道凭借的就是蒙恬率领的那数十万内地百姓的智慧和力量吗?秦直道作为沟通南北的重要军事要道,是否借助当时的其他力量呢? 杨泽蒙表示,在文献记载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后,便让位给儿子(赵惠文王),开始实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的战略,这其中就应该包括对九原郡的设置、对这条“直南”道路的勘测、南渡黄河渡口的营建等等一系列活动。

那么,在这条由秦国大将蒙恬主持完成的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盼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是否蕴含着赵国人的辛勤汗水呢?还有,当时大部分已被蒙恬的大军撵到阴山以北,而原

第 1 页

共 8 页 本世世代代就生活在鄂尔多斯地区的那些北方游牧民族,是否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呢?这些目前都不得而知。

1.下列对“秦直道”的理解,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

A.“秦直道”是秦代修筑的一条北起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至伊金霍洛旗,全线长约160公里的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高速公路。

B.“秦直道”是秦代修筑的一条南起咸阳,穿越陕北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沟通南北的重要军事要道。

C.“秦直道”是秦人仅仅依靠刚发明不久的罗盘定位技术,经过极为缜密的勘查后修筑的一条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

D.“秦直道”是秦国大将蒙恬率领数十万内地百姓完成的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高速公路。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鄂尔多斯高原丘陵延绵,沟壑纵横,而且有沼泽地带,道路在洪水季节很有可能被冲垮。 B.秦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精确的北方大地方位概念以及丰富的地理学、地貌学知识。 C.现代人要想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在鄂尔多斯高原完成修筑“直道”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是绝难想象的。

D.赵武灵王设置了九原郡,为了攻打秦国而开始了对“直道”的勘测,并且营建了南渡黄河的渡口。

3.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朝之所以旅蒙恬实施这样一项浩瀚工程,是因为它在经济、政治、特别是军事上有重要意义。

B.世世代代居住在鄂尔多斯地区二又被蒙恬打败的匈奴人极有可能参与了直道的设计工作。 C.没有赵国之前的勘探和准备,蒙恬就绝对不可能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修筑直道这样浩瀚的工程。

D.随着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赵国称霸天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已经开始实施与秦国的军事争霸计划。

二、文言文阅读(39分)

(一)(1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选择题4—6题。(每小题3分)

于是王召见,„„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第 2 页

共 8 页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决负(依仗)约不偿城 B.礼节甚倨(傲慢)

C.安帝雅(素常)闻衡善术学 D.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5.请选出都能表现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一组

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③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④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6.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C.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分)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浣溪纱①

第 3 页

共 8 页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是纳兰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为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8.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词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亡妻之痛,试选择一种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1)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人生如梦, 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

(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想当年,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10) __________________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为富不忘报桑梓

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11岁时全家流落到香港。父亲早逝,李嘉诚13岁就辍学就业,挑起养家的重担,踏入了五花八门的社会。开始,他为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还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不到20岁便升任塑胶玩具厂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握时机,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将其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谈起当年的创业,李嘉诚感慨颇多,充满激情:“当年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的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自修,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这可说是最难过的时刻。”

第 4 页

共 8 页 正是当初创业的艰难,练就了李嘉诚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无论干什么事他都不辞辛苦,全力以赴。7年后,塑胶厂发展成为长江实业公司。后来,又当机立断把业务转向了地产,长江实业得到迅猛发展。

1979年,李嘉诚进军贸易业,成为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主席。后来,又在海外和内地大量投资,获取了厚利。他在香港及国际上控制的业务相当广泛,他的业务经营领域,早已越过太平洋,向世界伸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我是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李嘉诚不仅时时这样提醒自己,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他离乡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思念国家,思念故土,竭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

他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援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1978年底,他获知潮州市居民住宅紧张,于是提出营建“群众公寓”,所需建筑费用128万元全部由他捐献。“群众公寓”有10幢共208套住房,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家乡人民喜迁新居时,无不对李嘉诚造益民众的美举深表谢忱。李嘉诚也为能给父老尽力而感欣慰。

1981年,李嘉诚又捐2200万港元,在潮州市兴建两座大型综合医院,以改善家乡人民的医疗条件。这两座医院,各拥有逾万平方米面积,设备齐全,每天可接待3000例患者,有病床500张。当医院落成时,家乡人民期望他能回乡剪彩,李嘉诚推辞再三,他说:“若有一天,我到医院去,喜见病人接受良好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有人说:“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想当年,陈嘉庚多年奔波于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召集和发动海外炎黄子孙,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正义斗争。他还热心于祖国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人民办教育。他以“企业可收盘,学校不能停办”之决心,在福建集美捐资兴办幼儿园、中小学、师范、水产学校和航空学校,造福后代,成为中国人民交口称赞的爱国华侨领袖。

如今,李嘉诚怀着“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爱国热忱,捐赠6亿元创办汕头大学,为祖国、为家乡人民办了件造福子孙万代的实事。

潮汕地区人多地广,却没有一所大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潮州就有人呼吁集资兴办大学。当时,陈嘉庚也非常赞同这一想法,还就此写过一篇文章《论潮州大学》。文中说:“虽僻处南疆,然与东南亚交通至为便利,潮州创办大学„„不但为中国之大学,将来亦可为东南亚之大学。”

第 5 页

共 8 页 陈嘉庚的愿望终于由李嘉诚实现了。

新建的汕头大学坐落在汕头市以西十几里的桑浦山南麓。它三面山峦环抱,一面田野碧绿,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校舍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校园建筑堪称一绝,校园中央的主体楼群——行政办公楼、教学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近10幢环形大楼,用高架庭院式长廊相接,所有建筑均用清一色的白色玻璃马赛克贴墙。这种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与幽美宜人的大自然相结合,美妙绝伦。这里面倾注了李嘉诚多少心血!

为了把汕头大学建成国内以至国际上高水平学府,无论选址、设计、师资还是设备等,李嘉诚都殚精竭虑,事必躬亲。

为加快这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李嘉诚还亲自到北京争取中央领导的支持。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当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邓小平指出:“汕头大学应办得更开放一些。” “在全国调一些比较好的教员到那里去。” “汕头大学要办就一定要办好。”

李嘉诚常说:“汕头大学的创办是为国为民的根本,比我所从事的其他事业更为重要。” 李嘉诚“超人李”、“大哥诚”的绰号,并不仅是因其位居香港首富和他的“呼风唤雨”、果敢明断的能力超乎一般人而得,他富贵不淫、克己奉公的品德更深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多年来,他从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论多少,全部拨归公司,每年只拿600多美元的董事费,没有其他福利津贴。在生活中,他省吃俭用,戴的是价值不到50美元的美辰表,穿的是10年前的西装,住的是30年前的房子,他不喜欢出席豪华的宴会。 ⑴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头几段叙述李嘉诚创业过程,表明他的财富来之不易,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

B.文章在关于传主报效桑梓的叙述之中多次对他进行语言描写,直接揭示出李嘉诚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情感和思想,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C.文中对新建的汕头大学校园的详细介绍,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也是传主呕心沥血办教育的生动写照。

D.作者写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并在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作了有关的指示,用意十分明显——从更高的层面肯定传主。

E.文章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了人们爱戴和尊敬李嘉诚的真正原因,当然这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

(2)李嘉诚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说明。(6分)

第 6 页

共 8 页 (3)文章后半部分反复写陈嘉庚,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对于致富以后投资于公益事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回报社会的善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有人认为需要社会大力提倡;也有人认为要靠致富者的自觉。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2.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B.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D.他是这件坏事的始作俑者,从此,厂里不时有人效仿,造成极坏影响。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案件,判决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种“同案不同判”的怪现象让法律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这份“春风送岗位”活动宣传材料提醒外出务工人员要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设的就业服务机构求职,以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D.因为作者没有很好把握作品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14.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②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③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⑤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 ⑥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A. ①②⑥④③⑤ B. ①②③⑤⑥④ C.③⑤①②⑥④ D.③⑤⑥④①② 15.对同一样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依照例句,任选一事物,写两句对人生有警示意义的句子。(4分)

第 7 页

共 8 页 例: 粉笔

⑴褒扬:虽化作粉末,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⑵批评:虽描绘出图案,一生却总在受别人的操纵。 _______________ ⑴褒扬: ⑵批评: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假如你是山源广告公司郑总的秘书小张,请你根据下面这段郑总办公室的电话录音替郑总整理出一份电话留言。留言力求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50个字。 郑总,您好!我是鸿海广告艺术有限公司肖董的秘书小陈。我们肖董今天临时有急事,下午必须赶去上海处理。他和您上周约好的今晚在山海大酒店共进晚餐的聚会只能取消。肖董让我代他向您说声“抱歉”。另外,郑总,肖董想邀请您下周五晚上7:30在三山茶馆会面,肖董想确认您下周五晚上是否有空。您可以回电肖董36581819。谢谢!打扰郑总了,祝郑总工作顺利。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诺基亚曾是欧洲上个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曾是欧洲人与硅谷进行技术竞争并因此创立企业巨头的典范;在2000年的时候,诺基亚也是美国投资者“皇冠上的珍珠”,它的股价一直相当坚挺,始终在上升;一直到3年之前,也还没有人能设想如此一头巨大的庞然大物会面临危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爬到了事业的巅峰的诺基亚,在很长时间内都对市场的变化不以为然,固执地相信着自己的固有优势。当iPhone推出时,它一直对其发展势头置若罔闻。如今,当注重握在手里的时尚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心于iPhone时,诺基亚的风采也就不复存在。

材料二:一只野狼卧在草地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 8 页

共 8 页

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

高二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淮北一中~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诸暨市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政治试题及答案

高一期末考试模拟考试语文及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