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思政第九章

发布时间:2020-03-04 10:12: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哪个地区问题开始的(

A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2.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C )

A、和平统一 B、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一国两制 3.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B )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循环 4.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B )

A、中国政府承诺不使用武力上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D、与美国等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 5.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表现在(

D )

A、拥有行政管理权出 B、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6.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C )

A、坚持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B、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日本侵占我国台湾的时间是(

D )

A、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件”后,又侵占了台湾 B、1937年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后,又侵占了台湾 C、1938年占领了广州、武汉后,又侵占了台湾

D、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侵占了台湾

8.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政长官是(

D )

A、由中央人民政府委派的 B、由香港当地选举产生的

C、由香港当地人们协商产生的 D、由香港人们选举产生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 9.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

C )

A、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B、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后,我国的国家结构是(

C )

A、联邦制 B、邦联制 C、单一制 D、单一制和联邦制混合制

11.2012年1月,马英九在台湾大选胜选后提出未来两岸政策三原则,分别是(

B

A、先政治后经济、紧急的优先、容易的优先。 B、先经济后政治、迫切的优先、容易的优先。

C、先政治后经济、简单的优先、易行的优先。 D、先经济后政治、紧急的优选、简单的优先。

12.20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第四届行政长官选举,(

C

)当选,任期为5年

A、何俊仁

B、唐英年

C、梁振英

D、曾荫权

二、多项选择题

1.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BCD )

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立法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2.“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有(

ABCD )

A、和平统一祖国是核心 B、坚持一个中国是前提

C、坚持“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 D、保证“高度自治”繁荣稳定的局面 3.“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形成与发展的客观依据是(

ABCD )

A、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实际出发提出的

B、从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的实际出发提出的 C、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可能这个实际出发提出的 D、从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的

4.我国党和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

ACD )

A、坚持“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B、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一样,都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C、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 5.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中国,就是(

BD )

A、通过经济交流的手段来解决 B、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C、放弃使用武力方式

D、力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但不承诺放弃运用武力的手段

6.英国政府用武力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有关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即(

ACD )

A、《南京条约》 B、《广州条约》 C、《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北京条约》

7.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基本条件是(

ABCD )

A、年满40周岁 B、在香港居住连续20年 C、在国外无居留权 D、香港永久性居民; 8.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AB ) A、是我国的基本法律

B、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而高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C、属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D、其法律效力等同于宪法 9.和平共处原则适用于解决(

ABC )

A、社会制度相同国家之间的矛盾

B、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 C、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社会制度的矛盾 D、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 10.“一国两制”的内涵是(

ABCD ) A、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坚持两种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C、坚持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部分地区是资本主义制度 D、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大陆和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矛盾 11.香港特别行政区是(

ABC )

A、我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B、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C、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域 D、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1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

ABC )

A、是区别于我国普通地方行政区域的主要标志之一 B、是区别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主要标志之一 C、是区别于国外实行联邦制条件下各成员国的标志之 D、意味着它可以独立地处理对外关系 13.香港特别行政区(

ABD )

A、保持财政独立 B、财政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 C、财政收入上交中央人民政府 D、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征税 14.香港回归祖国(

ABC )

A、洗刷了中国人民100年来蒙受的耻辱 B、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C、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D、标志着完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道路是十分顺利的 15.台湾问题(

ABC )

A、是中国国内战争的遗留问题 B、是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C、决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 D、只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16.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BC )

A、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内容

B、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标志 C、后者以前者的完成为前提

D、两者并无太大关联

17. “叶九条”承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且台湾现行的(

ABCD )

A、社会制度不变

B、经济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

D、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18.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是(

ABCD )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 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

ACD )

A、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B、我们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C、解决台湾问题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D、我们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20.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丰富和发展包括(

ABD )

A、提出两岸“三通”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的主张 B、建议举行国共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C、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的主张 D、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 21. 我们认为,两岸关系的现状就是(

AB )

A、两岸尚未统一

B、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C、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D、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的代表

22.2005 年,胡锦涛主席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原则性意见是(

ABCD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3.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反分裂国家法》判断正确的是(

BCD )

A、表明了全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共同意志和坚强决心

B、是一部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

C、促进两岸直接“三通”,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有利于维护台湾的和平与稳定 D、把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活动的工作放在了比较突出的位置

2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有(

ABCD )

A、“爱国一家”、“ 爱国不分先后” B、“ 以诚相见”﹑“ 来去自由” C、“一纲四目” D、“第三次国共合作”

25.为积极推动“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历史进程, 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工作侧重点是(

ABC )

A、坚决反对台湾当局在国际上进行任何分裂活动 B、维护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基本格局 C、巩固制约“台独”的外部环境 D、打压“台独”的国际活动空间

26.党的十八大后,两岸同胞往来更加频繁,表现在(ACD)

A、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B、旅游市场不断扩大

C、文化交流更加活跃

D、共同利益更加广泛

27.2013年6月,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和平发展道路提出几点意见(ABCD) A、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B、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C、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D、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思政

思政

思政

思政

思政

思政

思政

思政

思政学习心得

思政教案

思政第九章
《思政第九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互联网思政 第九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