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代文学史(一)

发布时间:2020-03-02 05:02: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古代文学史

(一)》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D ) A.《王风·君子于役》 B.《陈风·月出》 C.《秦风·蒹葭》

D.《小雅·采薇》

2、《左传》是一部(B )史书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纪传体兼编年体

3、战国后期的诸子散文不包括(A ) A.《庄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吕氏春秋》

4、司马迁认为,“离骚”的意思是(A ) A.遭遇忧愁

B.离别的忧愁

C.楚国曲名

D.抒发忧愁之情

5、《归田赋》的作者是 (C ) A.枚乘

B.扬雄

C.张衡

D.蔡邕

6、《汉书》比《史记》减少的体裁是(B ) A.本纪

B.世家

C.书

D.表

7、汉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 D ) A.《十五从军征》

B.《战城南》

C.《陌上桑》

D.《孔雀东南飞》

8、《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 D ) A.西汉前期

B.西汉末年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年

9、被称作“七子之冠冕”的建安作家是(C ) A.孔融

B.曹植 C.王粲 D.刘桢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10、《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A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陶渊明

11、左思的诗歌代表作是(B

A.《咏怀》 B.《咏史》 C.《游仙诗》 D.《拟行路难》

12、玄言诗主要产生于( C )时期 A.正始

B.西晋

C.东晋

D.南朝

13、被钟嵘评价为“才秀人微”的作家是( B ) A.孙绰

B.鲍照

C.江淹

D.吴均

14、下列赋中不属于庾信作品的是(C

A.《春赋》

B.《小园赋》

C.《别赋》

D.《哀江南赋》

15、《搜神记》的作者是( D ) A.张华

B.刘义庆

C.任昉

D.干宝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诗经》中的赋、比、兴。

答: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淫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 》、《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如《卫风·氓》是赋体,但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另如《卫风·硕人》,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 , 这显然又是“ 赋而比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

2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2、简述汉代散体大赋的形式特点。 答:

1、是以一方压倒一方而结束。

2、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和惊心动魄的气势。

3、

4、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分析《庄子·逍遥游》的艺术特色。

答:

1、《庄子》善于把抽象的议论和比喻、寓言结合起来,使得深邃的哲理显得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逍遥游》一文的主旨,是说明庄子超越物我界限的逍遥游思想。这样一种抽象深奥的思想,在文中全是以生动的比喻、寓言来阐明的。鲲鹏之变这一寓言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比喻,而小的比喻只有一句或几句,如野马、尘埃、水负舟、杯水芥舟、行路聚粮、朝菌、惠蛄、冥灵、大椿、彭祖、众人等等。如此众多的寓言比喻层出不穷,就将一个抽象的哲理说得非常具体形象。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逍遥游》一开始描绘了大鹏展翅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太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巨大的想象又离不开夸张,大到不知其几千里的鲲鱼,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鹏鸟,小到野马、尘埃、杯水芥舟,长寿到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短寿到不知晦朔的朝菌。这些都是大小、长短、高低的高度夸张。这就形成了一种汪洋恣肆、气象万千、开合自如的风格。在诸子散文中,《庄子》最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3、形散而神不散。从表面上看,《庄子》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把握;但实际上,在这种看似散漫幻变的表相中,却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以《逍遥游》为例,文章由奇大无比的鲲鹏之变落笔,接着又是万千大小物象的纷纭蒸腾;但无论怎样的蒸腾变幻,其行文都最终指向“逍遥游”这一论旨。文章先以鲲鹏之变开局,继而以极大的鹏鸟与微小的野马尘埃相比,再与蜩与学鸠相比,引出了一系列“小大之辨”的比喻铺陈,并推演出具有不同德行的人。他们虽有现象的不同,但都有待于客观条件,达不到逍遥之境。这样,文章在前三段先以第一段的“寓言”、第二段的“重言”(增益、重复之言)九曲回旋,层层申论,然后在第三段末尾突转直下,由开放而收合,由铺垫而点题。如果说第一段、第二段的层层铺垫是千枝万叶,那么第三段末尾逍遥游的点题则是这千枝万叶所烘托的哲理之花。而后几段则以曼衍之辞,继续对逍遥游这一主题作出形象性的阐发,并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中。由此看来,《庄子》之文在结构上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之妙境。

3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4、《庄子》的语言具有一种镂空蹈虚之美。庄子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于是发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这样,就使《庄子》之文如天马行空,飘逸不定,极具一种镂空蹈虚之美

2、分析《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形象,并说明司马迁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答:(1)项羽的形象分析:项羽的骁勇善战、目光短浅、矛盾性格,再现了项羽这一具有崇高悲剧美的英雄人物形象。 项羽在他短暂的生命当中, 在他仅仅七年的戎马生涯中, 他既表现出骁勇善战、所向无敌的武将风范, 又难掩他目光短浅的政治低能。他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千百年来, 他的传奇故事也曾引起无数世人感慨遗憾。

①、骁勇善战,有勇有谋

项羽是名将项燕的后代, 从小就秉承了尚武的习气。综观项羽一生, 他二十四岁起兵反秦,虽只有七年就自刎而亡,却经历了大小七十余次战争, 《史记》中的项羽并非只有匹夫之勇,而且善于用兵。 他成功推翻暴秦统治。他的勇猛善战、目无强秦的气魄、正确无误的战略部署, 在著名的巨鹿之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项羽不失时机地运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果然大获全胜,也从此确立了诸侯霸主的地位。项羽的骁勇善战和战略家气魄由此可见一斑。

② 眼光短浅,无政治雄才大略

如前所述, 项羽是一位天生的勇猛战将, 他可以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所向披靡, 但他却没有一统天下的王者之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的悲剧结果下了注脚。他虽然在反秦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但他并没有称霸天下的政治野心。 而刘邦入关后却“约法三章”,并实行一系列安抚政策, 深受百姓欢迎, “ 得民心者得的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 这是历史上千古以来的教训, 项羽却没有这种意识, 不能不让人感慨。 由此可见, 项羽优柔寡断、有勇无谋、缺乏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不能运筹帷幄。他自称霸王, 分封诸侯也违背了人民要求国家统

一、社会安定的愿望, 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他的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

③ 性格使然,悲剧英雄之命运 司马迁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项羽的性格特点,既突出了他“气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质,又写出了他的缺点、错误和失败,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项羽的悲剧性格。

(2)为了刻划项羽的形象,司马迁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通过“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等最具典型性的情节和场面,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在不同人物性格的碰撞和对比中,突出项羽的性格特点。

4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司马迁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声有色的描写和渲染,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例如写项羽在垓下被围,面对美人名马慷慨悲歌,生动表现了他的内心矛盾,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氛围;“东城之战”的酣畅淋漓,则进下展示了项羽一往无前的气势与才情;而乌江自刎前的一系列表现,则又使人深深感受到项羽性格中憨厚、刚直、豪爽的一面。这些细致的描写和渲染,从历史著作的角度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对于刻划人物,却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使人物形神毕现,生动感人。

透过司马迁的描写,可以发现项羽个性上充满着矛盾和冲突,他重情重义,所以他欣赏樊哙这样子的壮士,却因一时妇人之仁而错失杀刘邦的良机;他骁勇善战,却忽略团队精神,或许是因为他先天上对于武术的天份让他睥睨天下,目空一切,因此造成他刚愎自用的性格,难和他人共事.不善于用人,又听信谗言,。少了智囊团在身边的项羽,对于称霸后的局势无法掌握,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他只想当霸王却没有统一全国的想法,他的政治思考还停留在一个传统的观念里,他分封诸侯,却没有完善的规划,造成诸侯叛变,让刘邦有机可趁,终于将自己陷入绝境中。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试题

古代文学史2

古代文学史题库

古代文学史试题

古代文学史考试题

古代文学史(一)
《古代文学史(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