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7: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2018年春季开学干部会上的讲话提纲

校长 陈刚 (2018年3月3日)

同志们:

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安排部署新学期工作和2018年度工作。刚才占军同志宣读了学校2018年工作要点,这些工作是经校党委认真研究确定的。谋划做好这些重点工作和项目,事关学校内涵建设和办学质量,事关学校发展全局。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回顾2017年,我们工作生活的城市开启了大西安建设,明确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环境治理、人才引进等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春节期间,‚西安年,最中国‛系列迎新春活动,给我们上演了震撼的视听盛宴,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参与者的辛勤付出。作为与这个城市同频共振的大学,我校也在奋力追赶超越。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成绩:

(一)深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新进展

以‚放管服‛为改革总思路,开启了以二级学院院长公开竞聘、23项管理权限下放、教学科研特聘岗为主要内容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47人(‚西安市5211计划‛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 1人);实行教学科研特聘岗,特聘282名教师、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108名,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

(三)教学科研取得了新成绩

确立了101项教学科研提升工作任务,完成率100%;全年共获各级各类课题27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78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项、社科基金1项),全年科研经费达到3546万元。学前教育等七个专业(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软件工程、旅游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获批省级一流专业;今年2月,我校入围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公示名单;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会计实验与创新实践教学中心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年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7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立项22项、省级55项。

(四)干部管理机制改革取得了新成效

用好用活‚三项机制‛,从57名干部教师中公开选聘了10名二级学院院长;全年鼓励激励15人,容错纠错4人,能上能下14人,全校形成了忠诚、干净、担当、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明确目标任务,细化了35项党委班子集体责任、18项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18项党委班子成员共性责任及17项校领导分管责任,做到了责任到人,分工明晰,全面落实‚一岗双责‛。

(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成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组织各层面宣讲41场次,受众9000余人;二是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打造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高地;三是狠抓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四是做实‚两学一做‛,落实‚三会一课‛,以‚三全五查‛为抓手,运用新媒体持续开展学习活动,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五是凝练关学精神内涵,以‚严肃干部作风、严谨教师教风、严格学生学风‛为文理独有文化特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七)工作作风、校风和校园环境持续改进改善 深入推动‚三大革命‛。学校各部门以‚行政效能革命‛为抓手,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教学一线,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服务质量、服务意识、服务效果显著增强;组织开展了‚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全面实施室内禁烟行动,通过精细化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地,厕所干净卫生,设施设备完好齐全,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2017年是国家和学校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西安建设启动,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已经确立,学校经历了省委专项巡视、教育部审核评估、硕士点申报、一流学院申报、一流专业申报等重大工作考验,取得了显著成绩,经历了思想认识的洗礼和提高,更深刻地体验了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和市场决定资源配臵的严峻现实,更理性地认清了我校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学校的发展路径更清晰,我们的发展决心也更坚定了。

展望2018年,我们任务十分艰巨,去年申硕工作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发展的竞争始终存在、始终严峻、始终残酷,没有什么是必然的,我们只有对照申硕、升大指标要求,尽早提出落实举措,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增强硬实力,不断自我超越,切实达到各项指标要求,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实现申硕、升大目标。因此,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继续落实学院办大学的理念,在人事、分配等方面继续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内涵及特色建设,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西安的能力。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作风建设以及继续坚持深化改革等方面,雷书记一会儿还要作重点强调和要求,请大家务必认真落实。下面,我就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工作谈点意见。

二、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2018年教育部、省市委、省教育厅的要求,我们要继续深入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施‚奋进之笔‛为总抓手,追赶超越‚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申硕要求,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及优势特色专业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抓好贯彻落实。

(一)牢牢把握学生应用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任务及路径方法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学校明确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对二级学院来说,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必须服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具体落实或者说支撑,首先要体现所确定的、适宜的就业岗位群的能力素质对接要求,其次兼顾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标准(1月30日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全国92个本科专业类(涵盖587个本科专业),对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作了明确要求)。我校大多数专业特别是师范类专业就业岗位群明确并且合适,培养目标定位总体上是清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目标要更加细化,落实要更加到位,但确实也有不少专业,尤其是工科类专业,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和明确。

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修订培养方案,这是一项基本型、根本性工作。各学院要按照做优师范、做强文史、做特工管等思路,把聚焦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作为头等大事,学院领导和专业负责人要亲自抓,密切与企业行业用人单位的联系,真正把调研做实、把论证做实,把就业岗位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弄清楚、搞明白,并分清主次地、清晰地表达出来,要建立能力矩阵图,每个专业都应当有一定数量的用人单位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可测试的专业能力标准,要吸收行业标准内容。应当把每年一次的对用人单位的调研走访,作为各专业的基本动作、规定动作,坚持几年,不断细化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专业能力和发展潜力所在,并与时俱进地加以完善。不能由教研室主任或其他某个人单打独干,闭门造车。培养方案一般都是完成4年一轮以上修订一次,但实际操作中按照严格的论证审批权限和程序可以微调。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设臵。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在课程设臵上敢亮剑、敢作为、有定力。要切实以学生利益为重,对因人设课问题敢于亮剑。敢作为,不是乱作为,要积极探索用人单位专家参加的各专业教学委员会(或专业教学指导小组)的作用,逐步建立课程调整需要用人单位论证审核等制度,落实好制度管人管事;有定力是要在正确的改革方向上保持定力,不怕非议。课程体系改革总的思路是改学科导向为专业导向,把原来基于每门课程的学科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改成课程对专业的服务性,凸显课程对专业的支撑功能。重点是强化专业能力训练,适当压缩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学时。

按照这个思路,首先要关注课程设臵的模块化问题。我们依据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提炼专业核心能力,将核心能力分解成子能力,找到子能力对应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应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打造成知识模块。一个模块就是围绕某个子能力或者说某个应用方向的一个教学单元,可以是一门课,也可以是几门课构成的课程群。这是一种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对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实用的。我们要用这种模块化(课程群)的能力导向的方法来研讨各个专业的课程设臵,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组建教学团队。

另外一个就是公共基础课服务于专业的问题。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要改变传统观念,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大类基础课应当按照服务于专业能力培养的总要求,由教务处和专业所在院系牵头,组织开课院系及用人单位专家论证,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删减不必要的内容,合理安排学时数。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要的大学英语肯定是侧重点不同的;同样,园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需要的大学物理课程基础知识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有所淡化,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要为专业院系安排相对固定的老师,并要求和鼓励教学改革。可以从专业大类需求的角度思考如何使公共课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在按照专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压缩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时以后,为了满足部分学生考研、考级对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可以开设对应的公共选修课,按照专业大类或考研类别,开设考研英语、考研思政课、考研高数等供这些学生选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鼓励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课外开展创新创业也是这个道理。学校就是要搭建各种平台,打通各类成长通道,着力实现人人成才。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总结改革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和区分类别上下工夫,持续提高针对性。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近几年改革力度很大,有明显进步,但在如何提高教的有效性和学的积极性方面,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处于攻坚克难的对峙期,可以在结合专业教育开展改革上下工夫,在开课学期、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上,可以与专业或专业大类教育更加合理地统筹安排;落实总课时要算理论与实践、课内和课外的总帐;要多安排可监控考核的课外自学,列课外书目,查读书报告;要突出精讲,结合古今中外的案例开展教学,通过案例消化理论,加深理解,使学生真心接受,不能只把学生圈在教室,你讲你的,我学我的,一看就懂,一听就厌,一过就忘,一用又不会。要花大力气,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起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课内外一体化学习。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应当配套有指导、引导或要求的课外自主学习方案。课外学习活动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途径和载体,在巩固课内学习、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培育团队精神、发展特长、增强人际沟通交流意识、提高表达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有的课内教学目标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安排解决,但是做得不够,有的第二课堂活动在专业培养目标上的针对性不够,导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不衔接,效率不高,课外学习的制度设计和条件保障没有跟上。需要通过聚焦专业培养目标统筹课内和课外学习,精炼课内教学,充实完善课外安排,这就是课内外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学生处、团委要协同教务处做好课堂内外培养体系的整合,将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综合素质训练要求,既要有大学4年的整体计划,又要明确每个学期的课外学习训练任务与活动安排,要引导和扶持围绕专业技能或主干课学习拓展而设立的专业型、课程型或项目型社团,提升第二课堂的‚含金量‛。使课外与课内相互衔接,课外‚隐性课程‛真正成为课内‚显性课程‛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予以考核,彰显学生个性成长,共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牢牢执紧学科专业的龙头地位、教学科研的核心地位,扎实推进相关改革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设臵及结构调整优化。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在早前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地方高校要认识并坚持好两个原则:一是对现有的学科专业格局,坚持存量调整。设臵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于优、在于特、在于强。如果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模式,必将导致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进一步稀释、分散。二是在新设臵学科专业时坚持增量优化。地方高校要紧密结合地方需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打造一批地方和行业急需、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并形成若干个学科专业群。‛

从我校专业看,多数专业主要是行业性专业,少数专业是以兼顾地方性为主要理由举办。从学校总体上看,专业数和学生规模基本匹配。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全国招生规模很难显著增长,这将成为常态,教育部计划的小幅增量将主要投向近几年的新设本科院校。同时,全省从2015年就开始取消或减少陕西省的机动上浮计划,维持现有学生规模已属不易。因此,从长远看,我校学生规模将基本稳定,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专业数量将从严控制,才能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平衡。二级学院的重点应当放在专业内涵和专业特色的建设上,放在战略性专业方向的设臵及调整上,并为此配套推进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转型,打造专业特色、学科特色。

从学科看,我校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少,行业内或区域内影响力低,贡献度小,团队能力弱,这是学校目前的最大弱项,是制约学校能力和水平的最大瓶颈,是学校上层次的最大障碍,去年硕士点学科申报中一些栏目没有足够成果填报而空着,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警醒。学科的基础是科研,科研工作上不去,学科就成空谈,科研的主要着力点是青年教师、高学历教师、高水平教师的能力提升、政策扶持,主要突破点是结合地方问题或生产实践问题的应用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多为教师牵线搭桥,学校和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既要重视目标要求,也要重视过程监控,要特别注意帮扶,在申报选题和培训指导上下工夫,写申报书的过程就是提炼科研方向的重大决策过程,是对外联络和认识专家的过程。因此应特别重视选题和申报书的编写讨论修改过程。我们这类学校,资源基本围绕专业配臵,学科的持续发展只有依托一个或几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才有生命力,只有依托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才能汇聚学科发展资源,才有发展空间,这是学校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布局一定数量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原因,但西安高校多,各类各层次高校都有,学科专业较全,我校要赢得更多机会加快发展,既要巩固传统优势,也要结合自身特点打造新的优势及特色,早日占领一些细分领域的战略制高点。我们初步提出做优师范、做强文史、做特工管,就是这个考虑,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导向。今年开始,学科建设将主要以硕士点申报需要为重点,以申报书的填报要求为建设任务,学校将给予人财物和政策上的扶持。 二是进一步推动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教学改革的难点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上。省教育厅在关于《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试点院校‚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这两个全覆盖的要求,目的就是推进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有效结合。

对于理论课教学,要注重介绍实践应用背景和知识发现背景,注重安排反映实际应用的例题和作业;应当有一定比例的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积极鼓励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对于部分课程,特别是文科类的部分课程,应当鼓励合理压缩讲授学时,教师精讲,学生在课外多读多写多练,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多调研思考、多写报告,使学生通过实践训练理解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理论课中实践性强的部分,按实践训练效果更好的教学内容就不要占理论课时,应设为实践教学,集中或分散实施。实践课一般也有少量讲授,只是它以实践训练为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同。

要大力推行‚产教融合,真题实做‛,课程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一定要结合社会生产实际问题来选题,工学、经管类等专业要支持学生到企业用真实问题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文科类专业可以做社会调查、文学作品创作等,艺术类专业可以做作品创作、作品展映或舞台表演等,体育类学生可做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重大竞赛活动设计等。总之,要精心设计、有效运用实践教学安排,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注重开设结合区域或行业的科技或人文研究成果介绍、学科前沿进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对现实先进科技和各类文化的了解,并将其系列化、规范化和集成化,纳入培养方案。可以在一个学期内实施完成,也可以分散在多学期完成。这个专题讲座也可以和专业导论课程结合成一门课。

三是进一步改革学业评价方式。考试改革的目标,是要引导教与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特点的学业评价体系。要围绕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要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价,减少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增加综合分析问题、撰写报告、编制解决方案或设计方案之类的开卷考试。合肥学院从06年就开始推进考试改革,期末考试只占40分,更多的是能力训练的过程考核和读书笔记,纪律考核只能占平时成绩的少部分,虽然探索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但在不断校正后效果还是可以的;清华大学从2015级学生开始不再使用百分制,而改用12级的等级制,这样的改革更适合能力考核评价。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在力推考试改革,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今后教务处将重在引导和效果评估,将成绩的评定权留给院系和教师,以便体现课程类别差异,改变大多数课程以闭卷考核为主、考试内容中死记硬背内容过多的状况,切实突出应用能力考核评价。

四是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科研成果评价工作。要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各类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力争项目稳步增长。要完善好学校科研业绩考核评价办法,使评选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同。同时要以项目为载体,抓好科研基地的建设工作,孕育一批标志性成果,争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标志性科研成果,在国家专利、专著、成果转化、有国际影响的SCI收录论文等方面取得更好成绩。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省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科研平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体现办学特色、突出建设重点,通过科研项目和服务地方来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充实科研团队的后备力量。要在‚师范做优,文史做强,工管做特‛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区域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要抓好国家、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申报工作,通过项目凝聚人才、建设学科、产出标志性成果。加强学术交流,抓好文理大讲堂、学术讲座和青年学术沙龙活动,积极探索教改沙龙活动。

(三)牢牢把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办学以教师为本。我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占比41.6%,45岁以下58.7%)和151名博士(2人在读)如何加快成长、能力如何持续提升是关乎学校转型和未来发展的头等大事,能否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将关乎学校的兴旺,关乎学科专业的质量,甚至关乎学科专业的存亡。有些专业的转型,又严重依赖于中年骨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转型,这是当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同时,学生规模也将制约教师数量的增长,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都必须统筹考虑,统一计划,教师的引进应当与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提升及转型培训相结合,围绕专业内涵和学科方向建设的需要,将为数不多的师资增量重点用于博士的引进,用于补短板、强优势。为此,我们提出重点建设硕士点培育学科,使学科方向、建设任务、团队配备更明确更清晰,与专业、课程群和课程对接更紧密。要解决这一问题,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以硕士点培育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科研平台、优势特色专业集群等为重点,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引进高水平教授(含办学顾问)、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博士。做好在企业或行业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优秀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的引进工作,特殊人才引进采用‚一人一策‛。积极探索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双平台、双通道、双聘任‛人才引进、共享机制。

二是围绕专业与课程转型、科研能力提升的需要,区分不同的培养培训类别,系统性提出不同的激励政策,切实鼓励和要求教师提升学历、短期培训、出国交流、走进企业。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切实推进青年教师到对口行业企业或行政管理部门挂职锻炼。所有新进青年教师应当兼任2年以上时间的教学秘书或辅导员工作,理工管等专业类的新进青年教师还应当兼任1年以上的实验室管理和协助指导学生实验教学任务的工作,兼职时间长短由院系定,这项安排对青年教师成长十分重要。推进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支持教师考取行业资格证,引导教师强化应用实践、更新知识结构。

三是建立外聘兼职教师分层级、分类别聘任管理办法。下放聘任权限,重点外聘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优秀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应用型、实践型兼职教师,独立承担或与专职教师共同承担讲座类、案例类、项目类、实践指导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或理论类课程中部分实践应用内容的教学任务,共同承担可能对青年教师成长更有利。完善劳动报酬支付办法,继续实施以学校补贴为主的激励机制,提高院系聘任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建立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需要强调的是,引进人才需要胆识、留住人才需要胸怀、服务人才需要爱心,要善谋政策、宽容批评、定制服务,努力营造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生态环境。

(四)牢牢牵住申硕这个牛鼻子 一是扎实推进申硕中长期规范建设工作。硕士点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的体现,反映了教师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影响招生和就业,是每个新建本科院校努力追求的目标。2017年申硕工作的失利,使我们对当前办学实际,与国家申硕基本条件的差距有了更清醒深刻的认识。我们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师资和科研两个方面。师资方面:一是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低于25%(学校目前实际为17.9%),二是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低于80%(学校目前为69.1%),三是生师比高于17:1(学校目前实际为18.2:1)。科研方面:近5年师均年科研到账经费低于4万元(学校目前实际为1.4万元)。破解这些问题的思路是: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大申硕建设学科师资的外引内培,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不断提升博硕士学位教师人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拓展联合培养积累教师研究生教育经验。二要推进科研项目争取及教学科研成果培育。对标短板,夯实任务,孵化培育,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和与职称晋升挂钩等综合措施,激励教师承担科研项目,特别是横向项目,争取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和成果。三要提高生均经费投入,以3万元为依据,给予经费支持和保障。

二是培育申硕学科方向。硕士点培育学科在未来几年将是涉及部分院系的攻坚战,未来第一批硕士点申报的突破,将显著推动全校整体发展,深刻影响学校发展进程,是学校上层次的标志。首批启动的应当是特色鲜明、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硕士点学科,或者是基础较好,经过统筹组合(甚至是跨学院组合)形成优势特色的硕士点学科,要明确硕士点申报学科的带头人、学科方向负责人、学术骨干及相关任务。要深入挖掘我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办学历史和优势,遴选和扶植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的学科方向为申硕建设学科。在该学科本科段教育教学中积累渗透相关学科方向的内容,形成我校的优势和特色,及时总结宣传,增强显示度和美誉度。

三是明确申硕顾问团队组建。硕士点培育学科的目标任务是要放在全省、甚至全国的视角来设定标准,包括学科方向确定、团队、项目、论文和成果转化,都应该是高标准。因此,应邀请或聘请硕士点评审的国家级专家和相关主管领导来帮助指导,或由学科负责人上门研讨请教,站在政府和专家角度,从形成竞争优势的角度,审查修改建设目标和方案,依据申报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安排年度工作进展,及时把脉校正学科发展方向和申报建设过程。

(五)牢牢夯实服务保障基础

一是要加强教学条件保障。按照教育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设臵暂行规定》中‚升大‛27项指标(生均面积、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基础设施、办学经费七个方面),我校在生均面积这个硬性指标上存在差距,这需要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想方设法地争取教育部、陕西省和西安市对学校建设的支持,同时统筹完善好现有校园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这里要强调的是,实训大楼建设后高新校区本部的发展规划,要着眼于学校近期和中期发展的需求,高新校区、太白校区和书院校区整体的发展规划要着眼于学校中期和远期发展的需求,这两方面不但不冲突、而且要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各自有各自的发展建设规划,都是致力于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师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我们要立足‚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组织校内外专家认真论证,借鉴其他高校多校区运行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各校区功能定位。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保障。完善管理机制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行政管理机制的建立重点在于职能设臵、运行机制、政策制度的完善,防止随意、拖沓、不认真履职、不主动履职、不提高履职能力,防止对问题视而不见、消极应付,防止不担当、不负责任、不协调配合,防止选择性执法、不完善制度流程、不讲程序,防止方向偏、缺思路、没想法、无举措。这些防止是针对所有管理服务岗位提出的要求,这是完善管理机制的主要努力方向。

年前我们按照学校现有专业发展优势、依据产业的支撑能力、资源的共享程度、产业链对应的专业群中的专业增设潜力等因素,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全校统筹考虑,对部分专业和学院进行了调整。并对管理机构根据职能进行合并,减少机构设臵。降低横向协调成本和人员经费成本。今年我们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分项目、分类别、分层次大力探索管办评分离,学校向学院放权,学院向教研室放权。部门内部要逐步细化岗位职责考核办法,积极探索内部管理岗位失职的多级警示、戒免和处理机制。积极探索非领导职务管理岗位职级制改革的可行性。积极落实干部流动机制,特别是要积极推进非专业性的敏感岗位任职交流,继续坚持将因工作需要的组织决定和竞争性上岗相结合。

积极探索院系办学绩效的评价机制、院系内部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探索招生计划的分类管理,服从学校发展大局,在招生计划的分配上,形成特色专业以及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的重点支持专业的保底机制、一般专业与就业情况和生源情况的挂钩机制。积极探索对院系经费、设备和场地使用效益的综合评估,在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的分配上,将基本需要和效益调节相结合,逐步探索部分经费与资金使用效益挂钩。

三是增强造血输血功能,激活办学活力。由于办学体制、机制的原因,学校很难得到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支持,而市级财政划拨的单一经费来源不能有效的满足学校转型发展目标实现的需求。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立方式单一,符合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的实践场地数量偏少,面积不足。针对这些情况,一是要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设备、场地和资金等资源的利用率,鼓励合作使用资源、合作研发、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培训,实现学校、学院、个人和校外合作方的放心合作、长期合作、互利共赢。二是要积极争取西安市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增加投入的同时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校友力量参与办学,弥补办学经费不足;加强与省厅沟通协调,落实各类专项、项目经费,支撑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

老师们,同志们,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的开局之年,是西安市 ‚追赶超越‛奋进之年,是我们学校‚人才工作创新年‛,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我们面对的困难异常严峻,我们的学科布局还较为‚传统‛,教学科研管理方式还比较‚陈旧‛,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转型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对照省内外标杆学校的改革创新和迅猛发展,我们的视野还不够宽广,改革力度还不够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特别是在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双一流‛建设和申硕、升大目标,困难重重。但是我们面对困难不能知难而退,要敢于啃硬骨头,要发扬文理人的担当和使命。因此,我们各部门各学院一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精力聚焦到学校的发展主题和主要目标任务上来,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注重指导监督,务必取得成效。二是要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各部门各学院要对今年的市级目标任务、年度工作要点和人才创新项目要进行细化分解,制定任务清单。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三是要提高效能,优化服务。职能处室要有明确的服务意识,要淡化管理者身份,争做五星级‚店小二‛。在政策制定、工作处理上要换位思考,多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针对性,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和长效性。

老师们,同志们,文理又逢新岁月,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及追赶超越大形势下,我校正昂首阔步、奋力前行。让我们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善谋实干,为实现学校跨越发展,全力推动学校事业再上新台阶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应用型人才培养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

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论文

会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平面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ATCP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