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2: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一、建设基础

(一)牢固树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将精力主要投入本科教学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鼓励高层次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上课,并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作为二级学院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2011-2015年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一直保持在98%左右;以2015/2016学年计,教授人均授课达到140课时、副教授达到人均200课时。

学校通过修订或出台《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规范》、《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教育教学能力考评办法》、《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开展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双周测试与集体答疑辅导”、“课程过程化考核”和“本科生系列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育教学中,并在“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的推动下,本科教学更加规范。

(二)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初步构建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特色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农学、文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轻化工程入选上海市特色专业;轻化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入选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入选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十二五期间,学校瞄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产业规划蓝图与发展需求,对接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增设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复合材料与工程、交通工程、通信工程等新专业;对接现代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需求,优化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轻化工程等专业的培养模式;对接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改造升级了会展经济与管理、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以行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新建了“安全+土木”、“现代制造+工程管理”、“电气自动化+轨道通号技术”等复合型专业方向。初步创建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的衔接机制,形成了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经济学、法学、农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体系。

(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十二五”期间,学校十分重视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驱动课程改革,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相对接”的原则,率先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风景园林、土木工程等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中探索依据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研制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本贯通”、“双证融通”、“以赛代训”等教学改革,科学设计对接职业标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在学校应用型专业中示范推广。 学校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德国FH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工程创新学院,并以工程创新学院为载体和试验田,实施对接生产过程的系列教学模式改革。如:6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创新了“工程对象教学”、“实验驱动型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了“3+1”的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实施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4个“四年不断线”教学改革;165门课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实施了“过程化考核”教学改革。学校还通过不断完善预科学分制、“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制度、第二校园经历和跨国企业国外实践游学等举措,为学生提供了渠道多元的个性化成才之路。“面向普通生源能力发展的多层次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构建综合素质培养平台,初步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学校先后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和“三创教育中心”,不断完善全校综合素质培养平台。相继实施了全校性“院院有赛事、人人都参与”学科竞赛普及化,将青年职业见习、学科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鉴定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等举措,初步搭建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学科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体系,实现了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综合素养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培养。

学校持续不断探索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合作办学组织体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院两级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启动实施“双百工程”建设(一百门校企合作示范课程、一百个校企合作示范实验项目),组建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联袂担当负责人的工程教学团队,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和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学校按照“模拟现场、贴近企业、中试规模、成线联动”的要求,重点建设了现代工程教育训练中心和都市工业品制造可视化训练中心综合平台;拓展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了150个校外骨干实习基地和13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室,采取系列举措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化工与制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IT服务外包软件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和与中石化上海石化校外实习基地获批为上海市属本科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都市轻化工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轨道交通运行与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列为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分四批立项建设了13个校级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

(五)深化探索两级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健全了校、院(部)两级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了由分管校长、分管教学院长领导的校级和院(部)二级教学督导队伍,形成了校、院(部)两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规范了日常教学管理与教学建设。

深入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工作,要求全校49个专业以专业规范依据,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对照上海市专业评估的要求寻找差距,制定评估计划,落实发展举措。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了上海市第一批专业选优评估试点,全校另有27个本科专业通过了专业达标评估。学校还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引入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持续开展毕业生培养质量调研,逐步完善了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和学生发展满意度为主要依据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

二、“十三五”建设与发展目标

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战略和上海市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应用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加体现“本科水平、技术特长”的特征,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实现结构、特色、成效的协调发展。

1、全日制本科生达到16500人。

2、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50个左右,其中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专业20个以上。

3、提升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新增课程350门,实施过程化考核的课程达到500门。

4.培育建设各类教学团队,其中专业责任教师团队60个,核心课程教授团队300个。

5.完善与行业企业共建的校内外教学平台,建设300门校企合作课程、200项校企合作实验项目,60本应用型优秀教材。建设60个示范性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室,在20个以上专业实施“双证融通”。

6、加快推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完善国家、市、校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建设。“三创”教育学生覆盖面达到70%。 7.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制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质量标准。启动并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8.培育凝练教学成果奖,争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以上。

三、建设任务

(一)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建设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 坚持把优化专业布局结构作为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战略,围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以及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战略,推进全校本科专业的深层次改造。

根据《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和《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的要求,加强应用型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的对接。在进一步厘清全校所有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建设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以引领全校的专业建设,并在上海乃至全国应用型专业转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学校成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坚持立德树人,创新与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按照“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相对接”的原则,实施以行业应用型人才素质与能力需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双证融通”的培养方式,探索制定具有鲜明应用型特征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质量标准。

构建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互补、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互融”为特点的一体化培养体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标国际同类学校和专业,搭建以学生为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平台,形成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能充分反映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最新成果,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运行机制

按照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建设要求,做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与产业、行业、企业开展紧密沟通与深度合作,将企业从单纯的实习基地扩展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并完善校企理事会制度。特别是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创新与升级,与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和引领作用的企业、行业协会加强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真正实现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规格对接产业发展的需求。

依托学校产研合作和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加大与行业、企业共建联合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工作室、职业资格能力培训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力度,依托“校企双百工程”,共同开发课程、实验和教材,特别是开设综合性、工程实践性、研究探索性实验,形成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市级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为引领,以人才培养工作室、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基地、骨干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的多层次、多元化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激励机制。

创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标准,并加强对专业质量标准达成情况的监督评估,引入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反馈完善。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创建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教学工作两级管理体系,构建高效的教学管理服务和支持信息系统,完善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以高等教育五位一体评估体系为指导,逐步建立健全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结果和学生发展满意度为主要依据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深入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通过足够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支持条件保证各类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进行持续改进。

四、建设举措

(一)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育行业特色鲜明、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应用型特色专业。

根据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继续厘清全校所有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对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紧密对接行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大力支持、重点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责任教授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大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组织调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定专业质量标准。

发挥招生制度改革与专业建设之间的联动作用,并引导办学资源向社会声誉好、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行业的专业汇集。重点培育20个以上行业特色鲜明、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应用型特色专业。参照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及国际等效专业认证标准,加强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分批试点,以点带面,在专业认证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发挥学校理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特色和优势,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的新机制,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深化“贯通”试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 组织各专业深入调研中、高职各阶段人才培养情况,校企共同研究确定“贯通”试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要求,探索建立中本、高本、本硕相互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完善“双证融通”的培养机制,探索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课程考核,并以此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开展问题导向、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改革。 加大各类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力度,在现有4个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的建设基础上,继续遴选申报4-6个市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继续做好做实3个中-本贯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拓展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试点改革,探索应用型本科与专业硕士培养贯通模式,全面搭建现代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立交桥。

(三)落实核心课程教授制度,以课程群为单位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组织引导各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充分调研,确定学生的主要行业面向和就业岗位群,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专业课程模块。根据不同行业及岗位群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将岗位能力转化为专业能力,进而分解成能力要素和对应的知识点,构成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线,相互支撑、相互交融、层层递进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建设60个专业责任教授团队和300个核心课程教授团队,以此为抓手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资源的数量,提升课程的内涵质量。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设计体现职业能力需求、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组成的课程群和由“核心技术+相关技术”组成的“技术包”,使之成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单位,并能够通过积木式的灵活组合,以满足不同生源学生的成长需求。

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打破专业及学院的“围墙”,重点加强跨学科的教学组织和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增加学生在不同专业中的选修课程空间,增加学生的跨专业技术复合型能力。进一步提高开设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新增专业课程300—500门,其中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70-100门。建立相应的课程管理和改进机制,整合提升已有课程内涵,不断引入业界最新技术及行业标准和规范,充实和改进课程内容。

深入改革课程评价制度,推广实施课程过程化考核。将教学过程评价与期中及期末考试有机结合,将课程评价分解到教学全过程,使学习评价从单一考试成绩的传统方式转变为“多个阶段、多种形式”的过程评价,形成一套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课程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

(四)加强通识教育,完善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完善学校通识教育中心建设,以“人文精神及明德修养、科学精神与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与职业素质三大模块”为核心,设立并建设人文课程研究与开发、科学课程研究与开发和企业文化课程研究与开发三个分中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工程师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应用·前沿”教授研讨课建设,立项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5门,新增优质通识教育课程80门,并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统筹通识教育活动、校内讲座、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公益志愿、社团建设等,探索建设具有鲜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五)加强“三创”教育,将创新创业创意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三创”精神和能力为目标,以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为重点,多措并举开展“三创”教育。将创新创业创意(三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三创”教育有机结合。在研制专业质量标准中纳入对“三创”教育的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意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三创”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另一方面,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学校“三创”教育中心为引领,以二级学院“三创”工作室、学生学科型社团为纽带,以教师激励计划为契机,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工程创新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试验田作用,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继续推进“院院有赛事,人人都参与”的学科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工作,扩大师生交流,将“三创”教育和活动的学生覆盖面提高到70%以上。

(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相融与互动,探索建立与之配套的组织机制、协同机制、保障机制以及运行管理模式。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完善校企联席会议制度,促进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联合组成工程教育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学改革;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建设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室,共同培养人才,共同解决技术难题;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创新创业创意教育,创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继续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实验和教材建设,建成校企合作课程300门、校企合作实验200项和校企合作应用型教材60本。建设2-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0-1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造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和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形成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进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利用学科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完善内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建立以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自我评估体系。

以“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为指导,完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实施评估专业和专业认证,着力提升专业与产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双师型”教师比例和质量等。 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外专家对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指导作用,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完善教学工作两级考核指标体系,增强二级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引导二级学院将发展的关注点从单纯追求资源扩展转变到关注质量提高上。以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和绩效考核为契机,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将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各项制度措施常态化,建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五、预期成效

(一)建成一批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对接的应用型专业 经过五年的建设,使我校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更为合理,专业体系与产业、行业的对接更加紧密,建成一批应用型特征鲜明、行业高度认可、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教育水平的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到16500人,本科专业数控制在50个左右,其中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20个以上。应用型专业内涵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批教学成果,争取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首选志愿专业本科新生占比50%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一次性毕业专业对口率平均达75%,社会各界对我校办学质量高度认可,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二)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质量标准和教学规范。 以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为引领,研制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能与相关中高职专业与有效衔接的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标准和教学规范,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积累试点专业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成果,引领学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推动学校的多数专业以行业和岗位要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三)形成具有鲜明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教学管理及质量保障制度 形成一套更好地服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本科水平、技术特长”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校院两级教学工作权责关系更加明晰,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对二级学院的教学工作考核更加注重绩效因素。

以搭建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为目标,改革现有的教学组织与运行模式,形成一套与“贯通”培养相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教学状态常态监测,形成富有成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强化教学与学生管理的互动机制,支撑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的长效机制。

会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论文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论文

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