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家访事迹材料2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8: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班主任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大吉小学李华荣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二个年头。十二年中,一批一批学生成为优秀小学生,进入初中,令我激动,让我欣慰。十二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二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今年,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却出现了成绩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我就到高亮生家去了解情况:他家家庭生活非常拮据,父母虽然没让他辍学,但家庭生活十分贫困,给他造成了太大的压力。面对这件事,我耐心做家长的工作,并且委婉地指出他们对孩子造成的副面影响。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终于说服了家长。了解情况后,我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这个学生,他深受鼓舞,又继续努力学习啦!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在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是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才去家访,其实那个时候学生从心里是不欢迎你的,甚至是反对和惧怕你的,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也是很难堪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带着赞美去家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好话人人爱听”,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这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明白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心理学常识。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班有一个学生叫陈锦龙学习很差,可是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经常和学生动拳头。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劳动并有组织能力,同学也佩服他。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父亲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脸阴沉沉的,让孩子出来。我赶忙解释:“请不要误会,我路过顺便看看。”气氛缓和了。我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他说从来没听过孩子的好话。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期末考试。

我们班还有个叫寮俊的同学,他学习习惯很差,上课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老师批评他总和老师顶嘴,总认为自己没错..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作出成绩,给老师提供

一个家访的良机。他激动地向我鞠了一个躬,并请我看他的行动。果然他变了。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明天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家访时,在与家长交谈时避免\"差\"字,改用\"不太理想\"之类,以免伤害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十二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使更多孩子走向成功之路。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十二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通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家访事迹

家访典型事迹案例

家访总结2

家访手记2

家访手记 2

家访记录2、

家访计划.2

家访心得2

家访心得体会2

家访心得2

家访事迹材料2
《家访事迹材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家访事迹 事迹材料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