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认 识 时 间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4:38: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稿

说 课 人 :倪春芳

单位:逊克县民族小学

目 :认 识 时 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的第一课时。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要认识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钟的关系。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认读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展开的,掌握本课知识将为下一节课学习用1分1分的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刻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认识钟表的经验,并已会认读了整时和半时。所以本课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因为学生没有学过乘法,在认读分针所指的大刻度时间会有困难,教学时要予以突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读、写分针所指的大刻度时间,理解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学会两种记录时间的方法,理解1小时=60分。

教学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代表几分。

(五)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本课伊始用猜谜的形式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顺势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发现,学习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用数的方法发现钟面上有60个小格,并优化出用5个5个数的方法比较简便。师生一起拨钟面,由1数到12,学生在动态的钟面理解了分针指在大格刻度所代表的意义。

接着认识分针数。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对口令游戏。教师示范后,采用教师与学生一对一配合、教师与全体学生配合、同桌相互配合的游戏方式,帮助学生记住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分钟数。为学生熟练、准确的认读时间奠定基础。

3、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第一个环节是认读钟面时刻。针对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认读教材中的两个钟面上的时间,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出:认读钟面时刻的方法。(要读出一个时间,需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确定。先看时针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是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哪儿,根据每一大格的时刻对应多少来确定是几时几分。)

接着教师拨表盘,学生认读;再由学生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出自己这一时间在干什么的练习方式,巩固、深化认读钟面时刻的方法,有效的

2 突破难点,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学写钟面时刻。为了完成这一知识目标,我出示钟面卡片9:05,指名学生认读后,请全班学生用表示整时和半时的书写方式,把钟面时间写出来。指名学生板书,师生共同评价。教师相机强调:用电子表表示法表示时间,两个圆点的左边是几时就写几,右边表示分钟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要用0来占位。从而完成了本课的部分知识目标。

第三个环节是课间律动,感受一分钟,不但让学生感受到时间是短暂的、珍贵的,应该珍惜它,而且也让枯燥的数学学习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四个环节是认识时与分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我采用亲近文本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学生看教材,拨学具表盘,亲身体验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60小格。理解1时=60分,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

4、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做练习十五的1题,此题用四幅图展示了一个小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凭着兴趣,自觉、自愿完成练习要求,达到较好的巩固效果。接下来的“给小动物找座位”、“吃水果”认时间的游戏,既巩固了钟面时间的读法和学法,又充分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六)板书设计:

识 时 间

读法

时与分的关系 先看时针

几时几分(中文表示法)

1小时=60分 再看分针

00:00(电子表表示法)

板书力求简单扼要、重点突出,为学生记忆和理解提供依据。

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4)

幼儿园认识时间说课稿

人教版《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 《认识时间》说课稿

王岩认识时间说课稿

认 识 时 间说课稿
《认 识 时 间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