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对改革开放的浅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20:47: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改革开放的浅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状态到全面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推进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机统一,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而为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我们不仅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改革开放;发展;变化;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30年,足够漫长;30年,又极为短暂。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又恰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最辉煌的那个部分。英雄创造的历史,只是历史的骨架和轮廓;民众创造的历史,才是历史的筋脉和血肉。回望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更应该是一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与你一起打开共同的记忆之门——发掘已经被时间深埋的记忆,激活已经处于休眠的记忆,整理像竹简一样散落的记忆,再把这些记忆的珍珠,用30年改革开放的红线串起,然后我们共同收藏。

我们将要收藏的这些人,不是伟人,甚至也不是名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我们将要讲述的这些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甚至是平淡无奇,但我们相信它们将会成为历史草稿的一部分。

三十年改革,三十年风雨探索,三十年不断争议,三十年持续成长,三十年喜悦收获。三十年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其中蕴藏着哪些深刻的启示,这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总结。

二、改革开放的具体含义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是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虽然说个历史纯在必然性,在今人看来,改革开放是一个正确的道路,不过还是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起必然性。

三、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努力发展对外交往,以建立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的经济总值已是名列世界前茅的了,虽然人均GDP上不去,但我相信经过中国的不断努力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追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最好的证明,归根到底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都有着飞速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的我们已经从昔日破旧的茅屋中迁入了一栋栋整齐美观的高楼大厦中;从原来的温饱问题转化到如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方面的问题上来;从当年人们对太空一无所知到现在的“神七”上天,“嫦娥”奔月,一跃成为世界上第四个飞上太空的国家。

在文化科技方面,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并且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1986年,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恢复了高考,培养了一大批在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优秀知识分子,在老一辈科技人员的知识已经明显老化的情况下,这些中青年知识分子毅然挑起重担,承担起航空航天的开发研究的重任。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用更加开阔的视野看世界,主动吸收世界科学技术最新成果,推动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树立了中国人民的自信,推动了载人航天工程重大决策的制定。

在政治方面,我国对外交往奉行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并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七年后中美又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位置。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四、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从30多年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出比苏东等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更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更佳的社会效果。但在这些特征当中,也包含了其所必然产生的矛盾,毋庸置疑,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表明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障碍,特别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近年来,官本位不断被强化,官本位意识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企业家做得好好的,还是想要追求当某级别的政府官员。高校本应是教育和科研的地方,却官本位盛行,不少老师当了教授还追求当处长,因为处长手中有行政权力。一旦有年轻的学者搞出重要科研成果就要给安排一个行政职务,束缚其在学术、科研上的发展,结果大批的年轻精英学者出国,造成人才严重外流,以至多年来没出过真正的科学大师。另外,大学生都抢着去考公务员,公务员招考已经成为仅次于高考的“国考”。 腐败仍然严重,反腐败任务艰巨。官员贪污成风,且有难以制止之势。

(二) 社会与公民权利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大陆通过户籍制度、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票证制度(粮票等)把人民牢牢地束缚在居住地,几乎不存在自发的人口流动。改革开放之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票证制度逐渐松动或瓦解,但是户籍制度依然故我,几乎没有进行过全局性的实质性的改革。由此,如今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市人的特权、农村人的社会底层化。而且隔离型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割裂开来,按照特权、等级、排序进行治理,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损害另一部分人的权益。源头上的不公正日益成为仇恨、犯罪的渊薮。

现实中国的不和谐——特权、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市差距、身份歧视、省籍歧视、就业歧视、边缘群体、弱势群体、血汗工厂、农村贫困、城市犯罪、同命不同价、打工子弟学校、高考分数线差异,基本上都与户籍制度有关。

(三)、经济问题。

中国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特权与垄断。特权市场经济酿成了腐败市场经济、不公平市场经济、不道德市场经济的后果,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过度垄断造成了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激化。特权垄断利益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祸害。越多的特权垄断的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就越没有希望。

(三)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底座,不可恢复的生态环境破坏等于是断了子孙后代的活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唯经济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惜破坏人民的生存基础和生态环境,以谋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提高。

现有森林系统之所以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和服务功能,正是因为质量最高的原始林被大量采伐并转化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而天然次生林又屡遭破坏,大面积人工化和单一化,加之森林总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因此无法有效地遏制住全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的势头。

五、总述改革开放

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我们胜利实现了我们党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30年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正在并将进一步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充分显现出来。

毛概—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毛概

毛概论文改革开放

毛概读书笔记改革开放

毛概 改革开放论文

毛概 论改革开放

毛概改革开放分析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毛概)

毛概改革开放学习报告

毛概调查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毛概对改革开放的浅析
《毛概对改革开放的浅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