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农村残障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8:33: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湖南城市学院“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项目名称:农村之行 关爱之旅 小组成员:赵璇 潘嘉贝 黄士玲 指导老师:夏方礼

所在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类别: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二〇一三 年 十月 十六日

目录

前言 ····················································································· 3

一、调查背景 ········································································· 3

(一)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3

(二)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4

(三)我国特殊教育的学校数量...........................................................5

(四)特殊教育的概念...........................................................................5

(五)早期特殊教育...............................................................................6

(六)当代的特殊教育...........................................................................7

二、调查的目的 ······································································ 8

(一)引起社会关注和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9

(二)进一步加强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研究.......................................9

(三)加强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残障人士就业...................9

(四)加强康复工作,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10

(五)加强农村家庭对特殊儿童的重视.............................................10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 ······························································· 11

五、调查过程 ········································································ 12

六、调查结果和分析 ······························································· 21

一、政府工作方面.................................................................................21

二、社会工作方面.................................................................................21

三、学校工作方面.................................................................................22

四、家长工作方面.................................................................................22

七、建议与对策 ····································································· 23 第一,政府.............................................................................................23 第二,社会.............................................................................................23 第三,学校.............................................................................................24 第四,家长.............................................................................................24 第五,自我支持.....................................................................................25 文献资料 ·············································································· 25 目录................................................................................................................................2

农村之行 关爱之旅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殊教育的形式也随之不断步入正轨,但是其中仍存在入学率偏低,发展不平衡,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的陈旧,教学水平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两年前,调查小组的成员之一赵璇就曾参观过湖南省邵东县特殊教育学校,发现农村地区的这些特教学校条件都极为艰苦,学校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够强,学生住宿条件太简陋„„都严重制约着农村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真正有关于农村特殊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少之又少,公众的焦点更多的是放在城市特殊儿童教育上,而农村的特殊儿童教育往往是大家易忽视的盲点,农村经济没有城市发达,基础设施各方面也没有城市的优越,所以我们要走进农村特殊教育学校、了解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关系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帮助农村特殊教育学校。

一、调查背景

(一)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

1987年4月1日,我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残疾人口5164万,其中0-18岁的残疾儿童数量为1074万,0-14岁的残疾儿童有817.5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625万。当时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约为十亿,如果1998年按有人口十二亿来计算的话,我国大陆现有残疾人约6200万,0-18岁残疾儿童约1289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750万,其中视力残疾儿童15.1万,听力语言残疾儿童96.6万,智力残疾儿童513.6万,肢体残疾儿童57.8万,精神残疾儿童1.4万,综合残疾儿童65.9万,每年还将有新出生的聋儿约3万名。其中残疾儿童80%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并且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建特殊教育学校一次性投资太大等国情。

我国的特殊教育一般是指狭义的,即对身心发展有残疾的儿童施行的教育,如果按照当前国际流行的对特殊教育的定义,以学习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话(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写作障碍、计算障碍等在内的学习障碍、情绪情感障碍、言语障碍、行为困扰、品行问题、交往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身体病弱等),中国约2亿的学龄儿童中,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绝不止750万:如果按照10%的出现率计算,我国"特殊教育需要"的学龄儿童约有2000万,相当于两个北京市的人口。

(二)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

随着1951年周恩来总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的签署,特殊教育即已成为新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建国初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特殊教育学校一直是我国大陆实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行,特别是1990年《残疾人保障法》和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的实施,推广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1989年在总结了1988年全国第一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经验的基础之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教委等八部委《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在确立了发展特殊教育的基本方针(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原则,着重抓好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时,提出了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新形式。目前国家"九五"期间特殊教育发展的格局是"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教育部门为主,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残联部门和社会力量作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渠道,正在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

(三)我国特殊教育的学校数量

1987年,我国特殊学校只有286所,到了1997年则达到了1440所,特殊儿童也从29673人增长到34.06万人。 到2005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593所,为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创造了愈来愈好的条件,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孝旧、破、陋等问题,不能适应残疾儿童教育和康复需要。我国尚有近500个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还没有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其中400多个县市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我国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足。截至2012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共有1853所,在校残疾学生37.88万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4.37万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72.1%,比2008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如果按农村残疾人口占全国75.04%的比例推算,未加入普九义务教育的残疾学龄儿童大多数在农村。

(四)特殊教育的概念

为了满足特殊需要儿童学习的需要,而设计(提供)的教育,即称特殊教育。1994年6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所说:“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对不同种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可分别成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超常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等。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是考虑到每个孩子个体内在及个体之间的个别差异。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早期特殊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0-

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教育,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的代谢、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康复,也就是说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中国大陆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机构最早见于八十年代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聋儿语言训练康复中心,到1997年底,我国大陆有各级聋儿康复机构1800多个,"八五"期间已对5.8万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九五"期间国家拟对6万名聋儿进行训练、新建200个语训部、在30个省市聋儿康复中心开展聋儿早期干预工作。视力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不容乐观,大陆目前为止仍没有一所视力残疾儿童幼儿园,附设在上海市盲童学校的一个每年招收3-5人盲童学前班是大陆地区仅有的盲童早期教育

文艺演出机构,这就意味着1998年大陆的约6.6万0-6岁视力残疾幼儿教育几乎仍处于空白状态。据了解,北京市就只有一所专门招收智力残疾儿童的幼儿园,兼收智力残疾幼儿的普通幼儿园也屈指可数,走在智力残疾幼儿教育全国最前列的北京市1998年接受早期教育机构提供服务的智力残疾幼儿总共不到100名,由此可以想象全国近300万0-6岁智力残疾幼儿教育的现状。至于针对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大陆仍为空白。这与美国100%的0-6岁残疾幼儿都接受到来自政府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务和我国大陆80%的普通幼儿能入园接受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当代的特殊教育

2008年,国家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项目。四年里,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54个多亿,在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1182所特殊教育学校。与此同时,中央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1500万元增加至2012年的5000万元,累计投入1.2亿元,持续支持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了进一步减轻残疾学生家庭的负担,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受教育阶段的学习,国家还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残疾学生资助体系。

为了规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国家出台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规模、学校布局、专用教室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加强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康复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保障特殊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

2012年,国家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项目开始实施,平均每个高等院校5000万元、每个中等学校3000万元的投入,重点支持60个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办学规模。 如今,我国已经有一半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据统计,2012年残疾学生在校数为37.88万,其中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为19.98万人,占52.74%。上海、北京、天津和江苏部分地区等地先后提出对残疾学生教育“零拒绝”,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创造条件,扩大残疾孩子受教育机会,不得拒收残疾孩子,对于因身体条件无法到校就读的学生,还采取送教上门方式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送教上门和家庭、社区教育为补充的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之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能够有效地保障残疾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专家顾定倩这样评价。

2010至2012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残疾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2.6%、82.1%、83.3%(截至当年9月1日),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76.6%、77.8%、78.1%)。这些学有所成的残疾学生不仅是在校大学生们的精神楷模,而且毕业后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中就业或自主创业。在全社会的关爱下,残疾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实现着他们的发展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不久,我国将启动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聚焦解决实名登记的8万名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以“一人一案”的原则,通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帮助残疾儿童接受教育,并解决特殊教育发展相关条件保障问题,实现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我国特殊教育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调查的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政府支持、学校支持、社会支持、家庭支持以及随班就读学生自我支持等5大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转变国人观念与认识: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在受教育的机遇上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施舍。

(一)引起社会关注和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

从调查所得数据来看,在农村特殊教育过程中,社会参与在整个教育阶段所占比重很少,这点从对家长的访谈中也可以得到证实。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对有困难的家庭进行补助;组织一部分专家和专业训练人员参与到特殊儿童教育当中来,满足家长对这方面需要帮助的迫切需求。以法治特殊儿童教育,为特殊儿童教育和干预提供有效的保障。另外,还要建立完善以县级为单位的管理系统和支持系统。

(二)进一步加强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研究

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可供搜集的资料少,研究方法单一,对各类特殊儿童家学校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的探讨是零散的,没形成专门的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研究体系。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研究要成为一种社会性工作,首先要鼓励每位特殊儿童家长和老师都参与这项工作,因为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研究不仅是少数人的研究课题,而是很多人都应关注的问题。其次,社会重视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研究,政府改变漠视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研究的态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特殊儿童教育方案。

(三)加强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残障人士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障人士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强自立的主要途径。目前,残障人士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早几年残障人士登记失业率达12.6%,明显高于全国登记失业率4%的水平,而实际失业率不只如此。为此,政府必须采取措施:

完善残障人士教育体系,落实残障人士教育扶助政策,提高残障人士的教育质量和受教育水平。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在学比例为63.5%,仍有36.5%的学龄儿童没有接受义务教育;18岁及以上残障人士有42%以上未上过学,还有35%只上过小学,残障人士受教育程度还比较低。因此,政府必须完善残障人士教育体系,落实残障人士教育扶助政策,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通过举办残障人士特殊高级中学,扩大残障人士高等教育规模,开展残障人士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使更多的残障人士能够接受高中以上教育;加强残障人士的职业培训、技能学习和素质教育,以市场需要为取向,进一步扩大残障人士职业培训规模,培养更多的合格的社会劳动力,不断提高残障人士的就业竞争能力。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残障人士就业。以调整残障人士就业保障金征缴方式和适当扩大使用范围为杠杆,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大残障人士按比例安排就业力度;完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巩固和发展残障人士集中就业;扶持残障人士个体从业和创业,开发适合不同类别残障人士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千方百计促进残障人士就业。加大对农村残障人士的劳动扶持力度,提高农村残障人士的劳动收入水平。

(四)加强康复工作,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康复是帮助残障人士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几年前,全国残障人士康复需求服务覆盖面达23.3%,离残障人士“人人享有康复服务”90%的目标,差距很大。实现残障人士“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关键措施是要进一步完善康复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将残障人士康复纳入医疗卫生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康复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康复,实施重点康复工程,积极开展康复救助工作。康复工作的重点对象农村地区没有能力接受康复服务的残障人士。

(五)加强农村家庭对特殊儿童的重视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家庭还不够重视特殊儿童,甚至有许多家庭不知道政府建立了特殊教育的机构,农村特殊儿童家长的意识薄弱,对特殊儿童不够重视,第

一、农村一般都为费独生子女家庭,农村家庭中如果出现一个特殊儿童,家长更多的是想再生一个子女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从而忽视了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农村家庭经济负担重,农村家庭一般收入较低,并且没有固定收入,收入不够稳定,经济压力较大。特殊儿童要治疗需要准备一大笔资金,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治疗费用一般是一笔天文数字,农村家庭一般没有养老金,农村老人一般是靠子女赡养,一旦家庭中出现特殊儿童,家长会认为对养老造成一定问题,迫不得已外出谋生,导致大部分特殊儿童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对特殊儿童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一定影响。引起农村家庭对儿童的教育这一块的重视,避免出现文盲式的特殊儿童。农村家庭的家长要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做出正确心理引导和一定的心理安抚,避免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

此次调查主要考察和研究中国农村残障儿童教育现状。对残障儿童的入学情况,学习现状以及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对残障儿童所做的帮助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评估了中国农村残障儿童教育现状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13年10月7日-10月8日

调查地点:此次调查的范围为我国中部地带湖南省娄底市各县级的农村地区。

调查对象:残障儿童及其家长、学校老师

调查方法:在实地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全市农村建立的特教学校的只有贫困县双峰县设有康复部和文化部。所以主要样本就是双峰县特殊教育学校。 网上查找资料 实地走访考察

个别交谈———采访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

调查人:赵璇、潘嘉贝、黄士玲

五、调查过程

调查小组成员在调查前进行了统一学习、交流。这有利于在实地走访调查中营造良好的访问气氛,除了基本的礼貌培训之外,在进入调查前,可以先谈谈调查对象熟悉的话题,尽快融入对方的处境中,以消除拘束感。然后再把话题逐渐引向调查内容,以免太过唐突。当谈话偏离主题时应礼貌地通过插话和转问的方式来加以控制,同时表现出理解与耐心。

2013年10月7日,调查小组成员之一赵璇前往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花门镇付家村采访村民赵运德,这个智力发育不全的少年面对我们只是傻傻的笑着,与我们正常的交流都不能进行。就算是在十月份早已立秋的季节里,他还是光着脚走路。

他的母亲说:“明年二月份就二十岁生日了,平时连衣服、裤子都不会穿,饭也不会吃。”在随后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个即将20岁的孩子从未进过学堂,父母也不知道有特殊学校会接收他们的这个大儿子,去教怎样他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他还有一个领养的姐姐和亲弟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含辛茹苦的抚养三个孩子。

2013年10月8日,早上7点调查小组成员赵璇和潘嘉贝、黄士玲从县城出发坐了大约半个小时的公交,又步行了大约一个小时才来到了位于双峰县东华村的特教学校,一路走来发现交通条件不是很好,中间也走了很多的错路。上午8点30分我们抵达了特教学校。可能是因为国庆假期之后的第一天开学,此时的校园显得特别的安静,只有几个学生在吃早饭(泡面)。而我们一开始就联系好的贺意娥老师,因为临时有事所以未能按时到达学校。于是,我们就自己在校园里面逛了起来,恰好此时有个学生家长送她的女儿到学校来上课,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热情的做起了我们的向导。这个善良的母亲告诉我们她叫金雅旎,送她年仅3岁半的女儿周可馨到学校的康复部接受教育。她们来自娄底市的另一个地区涟源,从她那里我们了解到全市的乡镇地区只有双峰县的这一所特教学校设有康复部。她告诉我们全校总共在校生50人,在职教师10人,设立有康复部和文化部,最小的学生就是她女儿。她说因为她们不是本地人,所以每月要交500元的生活费,而当地的学生则可以享受到全免费的待遇。为了女儿的将来,她在学校的周边租了一间房子,专门在这里陪读,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很想和我们交个朋友。听到这里,我们感觉很心痛,这个年轻的母亲为了女儿的将来付出了太多,为女儿动手术花费了将近20万,而今连交朋友的机会都不多,我们只能祝愿她的女儿早日康复。

而在我们的交谈期间,陆陆续续又来了许多的学生,一个小时后大概9点半贺老师终于来到了学校,她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学校,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布局和各个功能区。双峰县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日,原名叫双峰县聋儿语训班,负责全县聋障儿童早期语言康复工作,语训班隶属教育、民政共管,因为康复效果明显,成绩突出,一九九六年确定为娄底市双峰语训部,二〇〇二年,正式理清了管理机制,成立了双峰县特殊教育学校,有教育局主管、民政、残联协管。

在校的50名学生,10名老师,分四个班级进行教学,四个班有两个文化班,两个康复班。由于早前一直做聋儿康复工作,所以学校的教学成果主要是康复成果,二十年共收训225名聋儿,有148人康复走入普小课堂。在2011年以前,学校几易校址,条件都非常艰苦。直到2010年,原永丰五中撤并,永丰五中场地划拨给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在此新建校舍,2011年9月28日,双峰特殊教育学校正式搬入新校址办学,教学条件才得以改善。2011年12月,学校的设备部分的采购和教师培训基本完成。建成后的新学校占地面积17亩,有200米的环形跑道,占学校面积的40%的绿化,有各个功能区、功能室等等,一座崭新的、符合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要求的新特殊教育学校呈现在全县人民面前。

学校的文化教学从2003年开始,目前已有一个班级毕业,大部分学生在湖南省特殊教育中专就读,第二届已办至五年级,由于注重口语的教学,学生的口语水平较好,同时,由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文艺、书法、美术作品也多次在省、市、县获得大奖。

在谈到康复部时,我们就外地学生是否需要每月缴纳一定的生活费的问题,得到了贺老师的肯定回答,她告诉我们,康复部主要接收的是3-9岁的做完手续有望恢复听力的儿童。而学校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的拨款,社会的捐助更是有限,所以对外地学生的收费确系无奈之举。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也无人来这里进行义务性的服务。随后贺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十月份,她要带领6个学生去长沙参加湖南省听力语言康复明星大赛的总决赛。

这是他们训练用的题库的一部分。

这是我们在康复部拍摄的同学们下课时的照片,图片中的鼓是老师用来通知这些学生上、下课的工具。他们当中的学生基本上还会看口型。

这是学生课后嬉戏的场景

图片中正在扫地的小男孩叫王嘉周,今年五岁。旁边那个是他的同学。老师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并不单纯的只是教学,平时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是康复部小朋友的教室内景

这就是学校200米的跑道和操场,操场上面只有两个简单的篮球架

这是学校新建成的食堂 当我们参观完学校之后,贺老师帮我们引荐了文化部的邓文炼老师,邓老师目前是学校的元老级人物,从事特殊教育二十多年了。她告诉我们对这些孩子来说,“听”才是最关键的。从她最初接触特殊教育到如今的二十多年间,她觉得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这些残障儿童的教育现状,反而是现如今家长的意识还不够强。邓老师的这一观点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她告诉我们说有些家长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往学校一送,就觉得自己的责任尽到了,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你们学校老师帮忙教导的问题,跟他们家长没一点关系了。每次放假,都有些家长不想过来接孩子,学生生病给家长打电话,家长就说要老师带他去看病就好,不用通知他们,家长总是说工作忙没时间过来看看。她感觉老师就像是保姆,什么事都要管。你家长工作再忙,这终究是你的亲生孩子,为什么不能过来看看呢?如果今天这是一个健全的孩子,在学校生病了,你会因为工作忙不去吗?邓老师的话确实值得我们反思。特别是这几年,陪读之风在全国各个地方盛行。邓老师告诉我们,像这样的残障儿童才是最需要陪伴的,她们学校的建议是家长前来陪读,会更有利于这些残障儿童的成长。总的来说,就是家庭教育这一块做得还不够好。邓老师还告诉我们,学校打算今年再增设一个盲童班,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在调查的最后,邓老师建议我们去县城找一找已毕业的邓明辉和周方平,他们都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现如今都能自理更生,不用依靠别人,其中的周方平在县城开了一家名叫方平画室的画室。那些画都是他自己画的,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由于我们时间有限,下午要坐火车返回学校,此项提议未能成行,特别是原计划重返邵东县特殊教育学校调查也被搁置,留下了一点遗憾,寄希望于以后能有机会吧。

讲台上正在上课的就是邓老师,这是文化部的学生,他们开设了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课程

图片当中的中年男子就是一个陪读的家长。

六、调查结果和分析

经过为期两天的实地走访调查,我们觉得目前中国农村残障儿童的教育情况在不断的得以改善,但是还远远不够,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路慢慢其修远兮。

一、政府工作方面

★ 政府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财力支持远远不够,否则就不会存在异地学生不能享受和本地学生同等待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根据法律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怀与具体要求,而当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说明这方面政府做得还很不够。 ★ 现有的师资培养力度不够,这是导致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需要,国家诸多相关法令明文要求在普通师范教育中开设特殊教育选修或必修课程,但目前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屈指可数的几个师范学校在实行。

二、社会工作方面 ★ 社会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关注度不够,基本上没有人到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义务性劳动,民间自发成立的志愿者或其团体也多服务在城市。 ★近年来,社会上给予的捐助较之以前确实多了很多,许多的企业、慈善家也更加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但是这也仅局限于城市,并未普及到农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农村企业单位少,大型的更少,现有的这些企业单位盈利也不高。就农民本身来说,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在外奔波,无法要求他们太多。 ★ 报纸、电视等各界媒体信息传播行业所关注的话题很少涉及农村特殊儿童教育问题,对这一方面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

三、学校工作方面 ★ 学校开设的课程班级不够全面,比如说双峰县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只有聋哑班,虽说今年还会再增设一个盲童班,但这远远不够。现今我国大陆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残疾儿童,还有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如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写作障碍、计算障碍等在内的学习障碍儿童、情绪情感障碍儿童、言语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行为困扰儿童、品行问题儿童、纪律问题儿童、交往障碍儿童、身体病弱儿童、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儿童等也需要特殊的帮助。 ★ 学校教师的缺乏也是相当严重的问题,可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待遇较差,无法满足从教老师的基本要求。 ★ 老师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由于教师过少,真正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老师更少。根据邓老师的讲述,平时老师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工作生活中要关心的事情,而这些残障学生比之正常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爱护,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和严峻的挑战。

四、家长工作方面 ★ ★ 家长自己的教育意识不强,正如前面邓老师所讲述的事实。 家长对这些残障子女的关心不够,陪伴在其身边的时间较少。家长不应该寻找借口推脱责任,因为这些子女更多的需要父母的关心、照顾。 ★ 调查小组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其一是家长认为这个孩子以后反正靠不住,等我年纪大了他并不能尽到赡养的义务;其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可以再生一个孩子,另外一个孩子培养出来需要很大的财力、物力、精力,我只要送他去特教学校接受教育,以后能养活自己就好;其三是在农村家境确实贫寒,必须要外出打工赚钱,才能养活一家人。

前文所提到的智障少年赵云德未曾接受过教育,一方面有家长自己的意识不强,不知道有这样的学校会接收她的儿子;另一方面也有政府的宣传不到位,学校开设的课程班级不够全面等原因。

七、建议与对策

第一,政府

★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资金支持。但是,这还远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财政支持。在这一点上,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优势远比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明显。

★ 加强立法,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充分保障农村残障儿童的正当权益 ,尤其是在义务教育这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理顺特师生就业体制,为了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需要,保证学校需要的正常教师数量和质量。大陆目前仅有4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每年毕业生总数不到50人)、两所大专层次特教专业(每年培训30人左右)、34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每年毕业生不到400人)。

第二,社会

社会各界应该对这些特殊学校给予最大的帮助,比如说:媒体可以加大对农村残障儿童目前面临的教育困境的宣传力度,呼吁更多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加这一方面的慈善事业。增强人们对慈善事业的了解,激发起人们的爱心,让大家共同学会感恩。 ★ 虽然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而言,无法组织大学生前往进行义务性的活动,但是县级各高中学校可以组织已参加完高考的高三毕业生志愿者前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志愿活动等等。

★ 对个人而言,一方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或媒体的呼吁参加慈善事业,另一方面主动地坚持参加一些奉献爱心的活动,尽到自己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这些生活在农村的残障儿童。加入到关爱特殊儿童的群体中让社会中的人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唤起人间真情。

★ 在特殊群体走向社会的时候应该为特殊群体创造就业机会,给予特殊群体公平的竞争。

第三,学校

★ 学校也应该想办法克服困难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增设各类辅导教育班,面向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为这些残障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 提高现有特殊教育的办学质量,吸收更多的优秀教师来校任教。目前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不仅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存在较多问题,而且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亟待改进。

★ 特别是外地学生没能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的问题更是亟待解决,学校应尽可能提供对所有学生平等的待遇。

第四,家长 ★ 广大家长朋友应该增强意识,更加关心自己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块,不管工作再忙,平时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让他们能够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他们的身体残疾了,万万不能让他们的心理也不健康。父母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通过家庭教育引导这些残障儿童拥有积极向上的思想。 ★ 加强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对残障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0-

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教育,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的代偿、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康复,也就是说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 ★ 不断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基本文化知识,摆脱“文盲”这一帽子,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鼓励他们发展自身的特长,培养兴趣爱好。

第五,自我支持 ★ 从残障儿童自身出发,首先应当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其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自我。从各个发面发展自身,培养兴趣爱好,从而在出社会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可以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处。

文献资料

【1】残疾儿童教育保障政策

【2】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教育部

http://www.daodoc.com/

【3】张文质等著.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2006.【4】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儿童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报刊发行现状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现状和解决办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小编推荐]

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案例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残障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残障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