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复习

发布时间:2020-03-03 20:47: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

一、题型

单选题(20题,20分)、多选题(5题,10分)、辨析题(2题,15分)、材料题(7题,40分)、论述题(1题,15分)

二、复习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

髓。(第二单元 p54)

展开: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五

单元 p124)

展开: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是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发展是硬道理: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发展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时间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3、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内容(第三单元

p77)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

4、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后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八章 p134)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六单元p151)

补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微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

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七单元 p161)

7、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

灵魂,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创新。

8、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

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实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八章 p177)

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分配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

3.三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

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计划和市场。

9、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十三

章p318)

10、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1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第十三章 p331)

展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

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四章 p93)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一章 p27)

14、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第三章 p82)

15、“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包括: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七章 p167)

1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市

场主要包括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

17、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所有制结构

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是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所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为什么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因此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

展改变了我国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经济成果之一。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所

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代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并不代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18、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 科学含义:(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 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构健全,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19、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是什么?应怎样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p193)(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基础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保证人们相会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当然,也只有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实现。(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存在生产素的多种所有制。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

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3)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这是以干山民生为重点地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是什么?(p255)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要求。

21、如何理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1)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适应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要求。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均收入只有3000 多美元,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重要机遇。

(2)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1、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

我们都知道经济来源于生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采用非生态的发展战略,经济价值就无法实现;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建设必然遭到惨重损失;不能持续地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建设的成果就会夭折和中断。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经济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导致经济建设不能持续发展。而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必然可以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反之只有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看待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绝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和互补的关系。

2、生态文明与“政治建设”

表面上看生态文明与政治建设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问题,实则不然,生态问题实质上也是是政治问题,在政治、经济、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生态文明也必然会向政治领域延伸,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圈,政治生态化和生态政治化的格局已经形成。生态危机虽然发轫于生态领域,但是它直接波及人类的政治领域,无论是对国内政治还是对国际政治都产生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安全,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进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态文明建设为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提供生态基础,为政治建设提供丰富的生态滋养。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紧密联系,两者具有紧密的互馈性。

3、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

显而易见,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而生态文化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在建设良好的自然关系的同时,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所以总结说来,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关系。

4、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

我们都知道当今时代离我们每个人最近的问题便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而民生问题与生态问题息息相关。生态权益也是我们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权益,空气、水分阳光、食品都是人们每天不可或缺的东西,而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发展社会事业化社会结构,还是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发展良好的生态文明,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体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条件,所以生态文明的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总之,生态文明是“五位一体”的基础,我们只有响应十八大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政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用统筹协调的方法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能有助于小康社会建设的系统整体性,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整体进步,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22、感动中国人物的体会? 1感动中国人物得看法和认识

2什么叫生态文明

物质成果加精神成果加制度成果,总和 经济建设加政治建设加文化建设加社会建设,系统工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 法制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4,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以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分配相结合

5什么叫和谐社会

民主 法制 公平正义 诚信 友善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6,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 是否有利于 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人们的生活水平

7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8四有公民 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9,三个代表

代表最先进生产力 先进文化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造

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共并举

11,民族区域自治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

12,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和平谈判

13,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不发达的平穷落后的社会主义

16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现

17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除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毛概复习最终 毛概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