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前预习论文(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2 20:02: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前预习

户县户电路小学

杨雪艳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怎样把这一新理念与教学实践衔接起来呢?下面,我根据自己二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再结合班上的学生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平时的几点做法:

1、借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这时学生应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然后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弄懂词义,以便第二天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更便利了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

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2、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有些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很难引起共鸣。我就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囚歌》这一课时,我课前先让学生了解叶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及他的名言、作品等,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两个“自由”的含义,以及对叶挺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凛然正气、崇高气节的敬佩。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这次读课文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掌握文章的精妙之处,例如:学生在预习《劳动的开端》这一课后,我在课堂上检查这一环节预习情况,发现很多学生都能理出作者行文的思路,虽然学生的表述很多,但大多数都能把握要点,悟出作者的思路。

4、细读课文,学会质疑问难。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课后思考练习。课后的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结合思考题,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就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总之,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优化的学习方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尽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交给他们切实可用的预习方法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数学课前预习

语文课前预习

数学课前预习体会

课前预习课题计划

小学英语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指导(精)

声声慢课前预习案

怪物电力公司(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

结题论文《化学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1

课前预习论文(优秀)
《课前预习论文(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前预习论文 论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