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中国慈善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7: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中国慈善

毋庸置疑,中国现阶段的慈善事业还处在一种粗放、原始的阶段;而在参与慈善事业的各类主体中,商业力量、财富阶层虽往往成为其中夺目的明星,但囿于各种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实则有限。这就是今天中国慈善的真实面目,是谓“真相”。除了来自外部的政府动员和社团劝募而不得不做的捐赠之外,中国富豪们的慈善动因主要受怜悯心的驱使,而这难免使他们的慈善行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大多数人在慈善事业上并没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规划。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占有社会财富80%的富豪们,对社会的慈善捐赠却远远不足20%!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调查则显示,国内登记在册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即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中国富豪们的慈善动因主要来自内心怜悯心的驱使,这种慈善行为随意性比较强。学者杨团在《公司慈善与培育中国公司的慈善文化》一文中提到,100多年前,欧美国家的富豪一开始采用慈善信托的方式,即委托信得过的人向慈善机构捐赠。后来,一批受慈善思想影响的工业巨头创造一种公司形式的慈善基金会,1910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次年,卡内基基金会成立。之后,美国人的这一组织创新被全球的富豪们效法,现代基金会现在遍布全球。仅在20世纪的美国,不到100年间,它就从几个发展到4万个。这标志着慈善从传统方式走向现代。这种制度创新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使慈善组织有了法人治理结构,捐赠出去的私有财产能保持其私人特征,也使慈善从老式的“零售”转向“批发”,更多人能够受益。显然中国现阶段的慈善还处于“零售”阶段,大多数捐赠是零星的。慈善的组织化运作才刚刚起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现阶段的慈善发展状况相当于100多年前的美国。在现代基金会没有成为慈善的主体组织形式之前,中国社会大规模慈善的时机还远远没到来。除此之外,大规模展开的价值观并未成形,出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和财富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们大多选择把财富传给家族子孙,这样的选择让一大笔财富失去了慈善的机会。中国的财富创造和传承的历史是中断的,而现在财富积累的时间不过短短20年时间,而在对待财富继承的问题,大多数人没有作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他们应该像作一笔真正的商业买卖那样孜孜以求、讲求效率。中国商人的慈善,迟早要走出自发性捐款的阶段。

慈善论之在温州

中国慈善论文

中国慈善总会

论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

论中国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

浅谈中国慈善现状

郭美美与中国慈善

中国慈善十大进展

论中国慈善
《论中国慈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公益慈善 中国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