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中国 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8:59: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智慧之于世界命运

——《论中国》读后感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分分合合动荡的历史进程中,泱泱中国文明得以延续。带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经济”、“儒家学说”等标签,中国从辉煌的古代艰难步入近代,经历过低谷甚至灭顶之灾,而后脱胎换骨奋起直追,坚定地在复兴之路上走着。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中国总是作为比较对象被拿来和西方国家作对比,同时也吸引许多西方学者深入研究,这也恰恰体现中国五千年的积淀里蕴藏的无穷智慧为人所渴求探知。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具有极强的独特性,逐渐成为了东方文明的一个代表。这种独特性似乎是与生俱来,通过地理坏境等因素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并借助统治者开疆拓土和宣示威望的意愿传播,慢慢形成了东亚文化圈。尽管东亚文化圈里的各国文化有异,但汉字、汉语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化可历久不断且实现发展与传播,它包含的智慧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著作,它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军事的宝贵财富。书中提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国文化包含着含蓄的特征,不似西方战争追求决胜,而是运用一系列的策略谋划来取得胜利。古代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不在少数,而用计策破敌的同样不在少数。孤注一掷的办法固然可能有高收益,但同样伴随着高风险。而采取“步步为营”才是利用智慧稳扎稳打再等待突破口从而转被动为主动的不二法门。“不战而胜”的思想

在近代体现在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对策,“步步为营”的思想在抗日战争中体现在“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孙子兵法》在西方的军校中被列为必读教材,也证明其思想智慧具有相对独立性。这部兵书只是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的其中之一。得益于古代的史官制度,我们如今能够看到断代史、通史等史书,总结历代的政治得失。习近平主席在各种讲话之中不断引用古代名言警句,即是他带头愿意低下头来看看古书提升智慧的表现。虽然古今的社会环境截然不同,但是古代传承下来的经验教训却是如茶一般仔细品来余味绵绵。很多国家没有我们这样悠久的历史传统,自然也无可在本国历史里得到如我们这样多的参考。我们为此自豪。

思想家墨子有主张曰“非攻”,即是对和平的呼吁。“和”的概念也从古代传承至今。习主席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也的确如此。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四邻为其吸引而逐渐向中原地带靠拢,华夏文明的范围因而扩大。一些游牧部落如匈奴等曾长期与中原地区对抗,统治者为保边境和平采取过“和亲”政策,后来这些游牧部落迁徙中原逐步汉化,华夏文明得以传播得更远。在中国版图大体确定后,国内一系列制度也逐步确定并沿袭发展,同时也渐渐有了天朝上国的观念。这样也使中国统治者对于邻国只是驾驭让其成为自己的藩属而无心去完全征服。在近代蒙受屈辱之时,统治者选择“避战求和”可以说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在短期内中国无法战胜列强,只能付出一些代价来换取国家的存在,尽管这些代价是巨大的。而到了现代社会,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贵和”

观念仍然在各处显露着。商量更多以谈判、签协议的方式进行,仅仅靠争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一观念在外交领域的应用尤其显著。中国强调“和平崛起”,也如此做着,用和平手段处理着自家问题,同时也尽着一个大国的责任,在联合国多次倡导和平解决问题。习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是世界的大和,各国在彼此帮助中发展。

新世纪是中国走向复兴的跬步之旅,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正在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代的中国曾以四大发明引领古代科技,如今,中国诞生的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仍具有领先地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程也需要中国发挥巨大作用。中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正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将其重新解读并加以利用,就能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特色不只是一个标签,在未来,世界命运将出现更多中国的影子。巨龙腾飞,带起一片祥云。

《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蒋冠群

《论中国》读后感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论中国

论中国唯金牌论

论中国慈善

论中国 读后感
《论中国 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