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9: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之统一

铜陵县东联乡西埂小学

范美景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语文正为培养这些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里的语文素养既包括语文的工具性,也包括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只有学会了识字,才能进行阅读理解,语言又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识字本领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表达意思进而达到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因此,教学中我们仍然重视识字、组词、造句等能力训练,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句子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中心。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情感的调动而忽略文本知识的训练。我们只有紧紧依靠文本教学,让学生有了字词句段篇的积累,才能培养学生语感,思维品质,学习语文习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学生才能正确听说读写。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我认为主要是讲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熏陶,内心的体验,着重想像、直觉和创造性。我国语文教育就是母语教育,语言文字间蕴含人文性。教材中一篇篇情文并茂文章,一首首精美诗句无不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寄寓着作者的情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注意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只要真正理解了文本就能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而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就能激活学生生活的积累,情感的体验,语文教学就不难体现人文性。

三、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重视工具性,会使课堂沉闷乏味,丢掉了工具性,人文性成了无源之水,昙花一现。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智慧启迪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教学中如何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其实我们在制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就已经注意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都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而设计,前两个方面就体现工具性,后一个方面就体现人文性。例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通过让学生反复感情朗读理解作者怎样对钓来的大鲈鱼爱不释手。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我就充当课文中的“我”自言自语说着鱼的美,学生很自然用赞美、喜爱语气读出鲈鱼之美语句,之后我又说:“这么大而美的鲈鱼带回家会怎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说:“让妈妈高兴”。“红烧、炖汤”。“一家人吃的多快活呀!”有的甚至咂巴小嘴。正当孩子们想入非非时我又扮演文章中父亲的角色严肃地说:“把鱼放回水里。”孩子们立刻用文中“我”的语调喊出来:“为什么?”,此时学生的情感与文中人物已融为一体,他们就不难理解文中“我”情感变化了。随后我就出示填空题,还有后面几句难理解的句子。生活中的“鱼”。我说:“作者后来又碰到大鲈鱼吗?这里‘鱼’指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钱财、物、地位、名誉等。有人回答“美女”,班内立刻大笑,而我肯定说“对”。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东西对你诱惑大,而面对这些诱惑人的东西,没有一定的勇气和力量能拒绝吗?学生回答“不能”,从而学生理解了“道德实践起来需要勇气和力量”这句话的含义。这里学生不但明白了“引号”的作用,不仅用于引用别人的话,还有特殊意思作用,在这里学生经验、情感调动,帮助他们理解语言文字,但他们理解 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形成了价值观,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有拒绝诱惑的勇气,这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虽然有的同学在课堂让一时不能感悟这句话的含义,但通过相互交流对话增强了感悟能力,帮助他们建构意义。这段阅读教学我认为让学生朗读理解词义、句子含义包括引号的用法,就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在朗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融洽谈话,体现了人文性,教学中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立足于语文是交际工具根本,充分发掘教材中人文因素,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言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一定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谈谈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我见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