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年级音乐第六课《四季的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5: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六课 四 季 的 歌

第一课时《四季童趣》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四季童趣》

2、表演歌曲《四季童趣》

3、自制碗琴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四季童趣》,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曲调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的歌曲感受歌曲中出现了一幅幅生动而饶有情趣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一年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心情。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能够用歌表演的形式参与表演、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自制碗琴要求有两点,即在6——6的范围内,可以是五声中的任何一个调式,活动强调即兴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不要加以限制,符合要求的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小渔篓》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重难点:表演歌曲。自制碗琴表演。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碗、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自制碗琴:(杯子、碗、玻璃瓶)注意:一听、二加减、三定、四换、

1)通过师生合作制作碗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加水不同,出现声音的高低不同。

2)考虑课堂的时间因素,以及碗和杯子自身的材料不可能都是一样的,原来就是有差别的。所以,要重在与体验加了不同的水音高就有区别了就好了。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四季童趣》(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动作) 1)讨论并谈谈《四季童趣》的歌曲内容 2)复听时可自由选择动作进行表演。 2: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四季童趣》;

2)教师范唱歌曲《四季童趣》(加表演、激发情趣) 3)竖笛演奏《四季童趣》旋律

4),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中断音的唱法(不讲知识,只提醒学生注意音要唱得短促) 5)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提醒学

生注意断音处要唱得有跳跃《草原上》感)。 4:简单表演歌曲《小渔篓》:即兴表演 录音伴奏或在音乐伴奏下自己地进行练习与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四、教后记:

五、板书设计:

第六课 四 季 的 歌 歌曲《四季童趣》

自制碗琴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第二课时《捉迷藏》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樱花》

2、学唱歌曲《捉迷藏》

3、表演歌曲《捉迷藏》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樱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旋律平稳匀称的节奏,从容不迫的速度,使人联想到木屐的步履。具有独特的日本民族风味

二、听唱法学唱歌曲《捉迷藏》,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进一步体验感受歌曲中活泼而又轻快,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音乐特点。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三、通过歌表演的学习与表演、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捉迷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碗琴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樱花》

1)初听,(完整听全曲)(提示学生随乐曲轻轻拍手)。

2)谈谈所听内容;平稳匀称的节奏,从容不迫的速度,使人联想到木屐的步履。具有独特的日本民族风味

3)复听:结合音乐情绪自由地随音乐即兴律动。 2:欣赏乐曲《樱花》

1)初听,(完整听全曲)(提示学生随乐曲轻轻拍手)。

2)谈谈所听内容;歌曲旋出现几次?乐器各有什么不同? 3)复听:结合音乐情绪自由地随音乐即兴律动。 2:歌曲《捉迷藏》学习:(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歌片中的十六分节奏处。 2)乐器演奏《捉迷藏》旋律(附点音符模拟) 3) 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 4)自由唱熟练歌曲的旋律。 5)录音伴奏演唱歌曲。

6)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捉迷藏》。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四、教后记:

五、板书设计:

第六课 四 季 的 歌 欣赏乐曲《樱花》

学唱歌曲《捉迷藏》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第三课时《雪花飞舞》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2、表演歌曲《捉迷藏》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雪花飞舞》,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表现孩子在冬日里凝视室外漫天飞舞的雪花,热切盼望春天早日来临的心情。

二、能够参与歌曲《捉迷藏》歌表演的学习与表演、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歌曲中活泼而又轻快,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音乐特点。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三、通过乐器学习歌曲《捉迷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

6、

1、

2、

3、

5、6六音进行练习)

4、复习《四季童趣》指明学生演唱(其余学生评价)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二: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1:欣赏歌曲《雪花飞舞》

1)初听,(完整听全曲;先讲: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5岁的爱女创作了一套钢琴曲集,题名为《儿童乐园》,反映和刻画孩子的童心世界。《雪花飞舞》就是其中的第四首。后听)

2)谈谈所听内容;乐曲开始,轻轻响起“”四个音的上行序列,随即衍化为用左右手交替弹奏、快速的十六分音符音型“”,好像雪花纷纷扬扬,越下越密。一会儿,左右手做反向进行,打乱了原来的序列,使人联想到悄悄飘落的雪片随风飞舞。穿插在十六分音符中的长音与和弦也渐渐明朗,变为一支简单朴素的、孩子们吟唱的儿歌:乐曲的中间部分在象征雪花飘飞的节奏音型衬托下,高音区奏出主要由三连音节奏组成的下行音调:而低音区接着出现上行的旋律,有如孩子们的对话:在4小节不断上升的十六分音符节奏音型引导下,乐曲再现了第一段音乐。结尾时音区移高,力度减弱,曲首的“ ”依稀可辨。风已止息,最后几片雪花缓缓飘落。

3)复听前作曲家德彪西介绍(可用多媒体):再听后结合音乐情绪自由地随音乐即兴律动。 1:表演歌曲《捉迷藏》 1)结合节奏练习进行拍手练习

2)录音伴奏: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拍手练习;

3) 为自己的拍手伴奏(分组进行,可进行自己创编歌词进行表演),要求边唱边表演。

2:歌表演《捉迷藏》

1) 提要求,尽量地给学生最大的表演自由度; 2) 录音伴奏,学生自编动作 3) 分组表演(学生自己伴奏。 4) 集体表演。(录音或自伴都可) 时间允许可加《四季童趣》复习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四、教后记:

五、板书设计:

第六课 四 季 童 趣 欣赏《雪花飞舞》

表演歌曲《捉迷藏》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三年级音乐第六课《两只小山羊》教学设计

《四季歌》教学设计

音乐教案四季歌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田家四季歌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第六课教学设计

4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牧羊女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第六课《四季的歌》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第六课《四季的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