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感于玩中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7:58: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有感于玩中学(鹏宇一岁到二岁)

宝宝一岁时已经走得很好,带小同学出去玩时又开始无意识灌输:爬台阶时,小同学自己往上爬,妈妈走在他身边,一边走一边说:

1、

2、

3、

4、

5、

6、

7、

8、

9、10数到十从头开始用英语再数到十,根本不在意小同学那时听不听,能不能听懂。用同样的方式教她英文字母,唐诗等(到现在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小来)。到了一岁两个月时,小同学已经开始含糊不清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姥姥家附近有所小学带着幼儿园,这时的他迷上了擦滑梯,更方便了妈妈,开始叫他自己数着数字爬上去,滑下来。最令妈妈欣慰的是小同学看动画片时,中间有广告,妈妈教他用英语数到十,用倒数十数回一,潜移默化中,小同学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

在这里感谢PPS上的巧虎乐智小天地和米奇妙妙屋,感觉小同学在两岁之前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记得小同学一岁三个月和爸爸妈妈去宝宝康店买衣服,进去后小同学抬着头看着上方一直说:妈妈,心形。门店的房顶开着很多小灯,妈妈以为小同学说灯像星星。就回答:是啊,像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小同学还是执着的说:心形。妈妈这才忽然发现,这个门店的上方的装饰图案是个大大的心形形状。妈妈急忙亲亲他说:哇,宝宝告诉妈妈,这是个大大的心形,对吗?真的和米奇气球上的形状一样,你真棒!当时宝宝的笑容妈妈还记忆犹新。

在这期间,爸爸在网上买了早教革命,妈妈把八个碟片三本书看完,唯有学汉字第一碟小同学看过后,不是十分喜欢加上里面有些东西宝宝害怕束之高阁。妈妈又在网上买了杜曼闪卡,小同学弄得满地方都是加上收拾起来麻烦,也就拆封后有封起来收了起来。

这些散的教育方式,注定了小同学活泼懂事的天性,所以妈妈听到最多的是表扬。但妈妈温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小同学胆小。以至于上幼儿园开始时候的坐不住,和很长时间才适应老师教训小朋友的高声。

现在小同学已经上了幼儿园,所遇到的教育方式会和妈妈有很大区别,所以现在最主要的想法是教他学会适应,这才是他真正接受教育的开始。 总为了小同学会很多东西而骄傲,妈妈尽量把小同学的时段表现录下来, 每当小同学背唐诗,三字经,英文字母与单词,或者数数字,唱儿歌,讲故事时,总有人说妈妈:干嘛把小孩子弄得这么累啊!就像妈妈是虐待狂,妈妈就委屈,尽力向人家解释:没有专门逼迫小同学啊,都是边玩边学这些解释对有些人真的是对牛弹琴,以后时间长了,也尽量不让小同学再炫耀,但是妈妈还是延续了自己教育的方式。在这里留下小同学的学习过程,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

1,小同学百岁前:从医院回到家,小同学的婶婶把楼上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了,床的上方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气球,床头上贴了几幅幼儿学习图。在月子里,妈妈经常叫小同学趴一段时间,给他读读图画上的唐诗等出满月回小同学

姥姥家时,给小同学买了随身听,偶尔放点音乐给他听。小同学三个月会自己翻身(从躺着反过来趴着)。

2,一岁前:三个月后小同学会翻身了,正好天气越来越热,妈妈买了铺垫垫在地上,然后小同学不睡觉的时候基本就在垫子上,这时候妈妈把垫子上放满了卡片,和小同学在垫子上玩游戏,拿起卡片给小同学看,小同学基本就在卡片堆里,自己顺手就能拿起来。以后张素婷阿姨经常对别人提起他的趣事:四个月时,她去看小同学,妈妈给了他一张卡片说:“给,宝宝,阿姨来了,自己看书。”小同学仰躺着,自己一直看很长时间。

小同学从小不淘别人,五个月时已经自己匍匐爬行,不愿意别人抱着,在垫子上来回自己爬着找玩具,这时已经能聚精会神的看电视,妈妈为此买了许多顺口溜和天线宝宝等的碟片,但为了保护他的眼睛,控制他看电视。六个月时自己坐着看电脑,妈妈把本本拿到沙发上,他自己坐着看,这时看的是米奇妙妙屋等。

八个多月时只用手脚着地爬行,九个多月时自己扶着茶几站起来,十一个多月时,小同学自己会走(看到许多妈妈架着小宝宝学走路,妈妈真的羡慕。小同学在学步车里呆不住,一直自己爬,从来不喜欢大人抱,一直到站起来走路,都不让大人领着,妈妈没有享受过保护他的过程,感觉可惜。这可能是爬行的好处)

在一岁前的这段时间,妈妈开始有意识的教宝宝学习,拿起卡片,就对小同学说:给,宝宝,红色的卡片,把他放回去;宝宝,心形的的卡片真漂亮;这是3,像宝宝的耳朵(摸摸宝宝的耳朵呵呵大笑)、、、、、、

小同学11个月时,妈妈开始教他自己吃饭,给他买了全套的幼儿吃饭家什,最令妈妈汗颜的是利舅舅回家,看到小同学吃的满身满脸满地都是饭,教训妈妈:“这个办法可不行,以后出去吃饭,会叫人笑话的。”也亏了小同学给妈妈挣面子,一岁二个月时,虽然拿勺子的架势不对,但已经自己吃的干干净净。从此去酒店,懂事听话,自己吃饭,都得到别人的表扬。在这种环境里,小同学表现的也越来越好!

险些忘了记录爸爸给小同学买的故事机,需要听什么就对着个小本本去找,太麻烦,选择里面的东西录的质量也不是很好,所以妈妈最后就放弃使用了。 星期五晚上是学习日(也是妈妈的值班日,因为有了鹏宇的关系,每次妈妈值班,就麻烦单位的记帐员小马姨代替了。小马姨家离单位很远,一般住在单位不回家,所以便宜了妈妈,在这里谢谢小马姨。),说是学习日,因为把平时发放的文件等学的及时(唉,整天的练字,本子一个接一个,把员工们的字都练成了草上飞),加上平时的各级检查中成绩都很出色(妈妈的观点,把工作做在平时,不做就不做,做就做到最好。),所以星期五基本就是聚餐。每到这个时候,只要没事,有孩子的员工都能带着孩子去单位。以前鹏宇基本是常客,但从上幼儿园开始,因为晚上睡觉时间的改变及固定,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跟着妈妈去单位了。

这次应了同事们的要求(他们都很喜欢鹏宇),带鹏宇去了单位。因为有值班的员工,妈妈和温苓带着宝宝去酒店要了菜带回去。在等待的期间,小同学看到酒店旁修的矮墙斜着,兴奋的跑过去,指着告诉妈妈:“妈妈,你看是滑梯,我要擦滑梯。”正要夸奖小同学的想象力,没想到他一下就爬了上去。妈妈狂晕,这家酒店旁边正在维修公路,矮墙上面全是土,鹏宇的衣服上一下就沾满了。宝宝还算听话,一听妈妈说脏,立马站起来,看着自己的小手,伸到妈妈面前。妈妈从车上拿下矿泉水给他洗了洗手,衣服脏了,只好回家再说。回去的时候,小马姨知道鹏宇爱吃米饭,已经蒸好。小同学还是和平时一样,乖乖的自己坐着吃饭。利用吃饭的时间,大家把工作顺便做了交流。没有其它的事情,小同学吃完后就和小马姨等去值班室看碟片。

星期六鹏宇还要去幼儿园,加上平时的睡觉习惯,妈妈没有等到学习时间结束,就和小同学回家了,代替妈妈值班的事情,又留给了小马姨。习惯

1、从小睡觉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床头,玩具、书、碟、有时候是从超市买回的好吃的。反正睡觉总要拿个东西上去放在床头,今晚带到床上的是巧虎开心系列宣传碟及爸爸买的微型FDV。注:现在知道有些东西不能扔了,小时候自己拿过去,不管什么,自己噼里啪啦扔上去,然后才上床堆到床头,安心的睡觉。习惯

2、小时候是开着CD听着故事睡觉,现在是每天晚上必须妈妈陪着讲两本书,不管故事多长书多厚,必须讲完,妈妈无奈,只好选择薄一点的放在床头,现在大部分是巧虎故事书,偷懒。注:自己看什么自己选择,但唯一的好处是只选择床上放着的(妈妈偷笑),每次问他看几本书,都伸出手指头说:“妈妈,讲二个”(哈哈,不会说两本)。

习惯

3、吃饭的时候,自己必须占两个座位,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玩具的,不管是车,是玩偶,是气球,是巧虎的盒子、、、、、、只要是喜欢的就行。注:小时候只知道自己喜欢就放上,现在如果妈妈阻止,就说:妈妈,XX也要吃饭,它饿了,我喂喂它。妈妈无语,也就随他去了。

习惯

4、自从上幼儿园,养成早上在家大便的习惯,注:鹏宇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怕极了幼儿园的厕所,回家对妈妈说:妈妈,厕所好吓人的,有深深的洞、黑黑的。最主要的是鹏宇从封档开始都是站着小便,幼儿园的厕所又专门的男孩小便池。妈妈为鹏宇的大便问题专门去幼儿园,想安抚鹏宇习惯用学校的厕所,但鹏宇就是不蹲下。无奈,换种方式,就培养小同学在家大便后再去幼儿园,现在已成习惯。

习惯

5、上幼儿园必须背书包(托班是不用背书包的,),对自己的书包和书爱惜万分。注:看书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撕破,这下就麻烦了,非要立马给他粘好。开始去幼儿园为了书包的事情闹过几次别扭,现在自己争取到一点利益。刚去幼儿园中午睡觉时和徐老师商量看点书睡觉,徐老师一般都答应,徐老师已经离开这个学校,现在不知道在张老师和其他老师那儿还能不能行得通?

小同学自从降临这个世界上的那天开始,所有的亲人都叫他宝宝,一直到今年的3月1日上幼儿园。

第一个改称呼的是妈妈,郑重其事的告诉小同学上了幼儿园就长大了,有了学名叫陈鹏宇,以后妈妈就叫他的学名。小同学点头答应,但很长时间都适应不过来。为了小同学尽快适应,以后遇到亲人再叫小同学宝宝,妈妈就说:“陈鹏宇长大了,上学了,名字叫陈鹏宇了,是不是?”小同学就会向他们解释:“xx(称谓),我长大了,叫陈鹏宇。”所有的亲人达成默契。小同学在循循渐进的情况下适应了陈鹏宇的名字。喊宝宝的越来越少,最有失落感的是妈妈。是啊,宝宝长大了,逐渐离开妈妈的怀抱走向社会,妈妈会时刻关注着你的成长,祝宝宝一生好运!祝陈鹏宇健康平安!!

自从六月幼幼版进入小同学的生活后,和好朋友一起玩成了他的口头禅,昨天下午妈妈去幼儿园接他时,小同学自己在门口聚集的小商贩中选择了氢气球(喜洋洋和美羊羊坐汽艇的图案),妈妈给他拴在胳膊上带回了家,回家后给他找了一只小兔子玩具拴住。

晚饭后,妈妈和小同学去实验高中前散步,小同学带着他的气球来到地球仪小广场,已经有几个小朋友在玩。他们看见小朋友的手中的气球都很兴奋,小同学告诉妈妈:“妈妈,我和哥哥姐姐一起玩”,妈妈当然高兴。小同学把气球递给他们轮流开心的玩着。在这期间,来了一位妈妈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和一个一岁左右的小男孩,小男孩刚刚开始学走路,他妈妈把放在地上趴着,小姑娘竟然抬脚放在他的身上作出踩他的样子。在几个大人的呵斥声中,小姑娘一溜烟跑开。

小同学正和几个哥哥姐姐玩的开心,这个小女孩跑上前抢过气球就跑,几个孩子没有追上,也就没有再追。只有小同学不放松地追着说:“姐姐,我们一起玩、、、、、、”但这个女孩好像没有听到,那个小女孩的妈妈也好像没有看到。小同学毕竟还小加上又胖,追的气喘吁吁,妈妈虽然于心不忍,但感觉这也是小同学必须经历的,所以一直装作没有看到。其他的几位妈妈实在看不下去,说着小女孩,让小女孩把气球还给小同学,小女孩也装作没有听到。小同学实在没有办法,跑到妈妈面前求助。妈妈对他说:“你告诉姐姐,气球是你的,大家一起玩。”妈妈的声音稍微有点高,使得那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都能听到。小同学又去了那个小女孩那里,叫着姐姐:“姐姐,是我的气球,我们一起玩,好吗?”妈妈这次也没有不管,静静看着那个小女孩,小女孩抬头看见妈妈盯着她,这才把气球还给小同学。妈妈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继续和其他的几位母亲说着话。小同学拿到气球,又跑到那几个小朋友身边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孩子们又开心的玩起来,那个小女孩也加入到里面,虽然还是捣乱,但还不是很过分。妈妈们也都继续着自己的话题。

家境环境决定一个孩子的性格,但教育也很关键,真希望像这个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多给孩子一点优化的环境,让他们知道互敬互爱是这个社会的准则。但有时妈妈也怀疑:太懂事的孩子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未知、、、、、、但妈妈最起码知道,这样的孩子不会偏离人生的轨道,祝福所有的孩子!

应该是从小同学两岁多点的时候,小同学开始有了咬被角,枕头角的习惯,并且只认自己的枕头,妈妈只能给他多准备了几个同样的枕头套,轮流换洗着。那时以为是长牙或牙齿不舒服也没有在意。

上幼儿园后,小同学的张老师在一次和妈妈的谈话中提到:“把鹏宇凶了一顿,睡觉的时候总咬着被角。”妈妈一听坏事,实际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妈妈发现小同学在家咬的比以前厉害,一直在找原因。老师这一说,提醒了妈妈,赶紧跟老师解释,希望老师暂时不要管他,妈妈会经常给洗洗被子和枕头套。并且把网上查到这样的问题的例子给老师讲了:“2-3岁是口腔敏感期,过了这段时间就会好了,鹏宇再咬的时候麻烦老师告诉他,说鹏宇长大了,就不咬被子了,回家我再和他说说。”张老师很痛快的答应了。从此在家里睡觉,小同学又咬的时候,妈妈就会说:“鹏宇长大了,长大了就不咬被角了。”长大一直是小同学引以自豪的,所以这样的说处很管用。

小同学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咬被角枕头角的习惯,妈妈欣喜,随笔记下来了。最主要的,妈妈的洗的负担减轻了,暗暗的也偷笑一下。

有感于一位中学青年教师自杀

学中玩,玩中学

玩中学 学中乐

玩中学,学中玩

有感于

有感于

玩中学乐中会[推荐]

有感于教育

有感于《朝花夕拾》

有感于《新课标》

有感于玩中学
《有感于玩中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浅谈玩中学 中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