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强管理,促发展,建民主法治新村

发布时间:2020-03-03 20:11: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红寺堡村地处肃州区沿山片区,辖9个村民小组,286户,1056人,耕地4951亩。近几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为全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我村在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以来,成效比较显著,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得到了增强,村务管理、村务决策日趋民主、科学、规范,群众对村务工作及村干部的监督力度加大,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村干部在群众中的信任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创建民主法制村的标准要求,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普法教育,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村党支部始终把普法教育放在依法治村工作的首位,结合本村实际,利用农闲季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每年利用法制宣传日的有利时机,张贴标语,广泛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448余份,张贴标语412余幅,张贴标语412份,制作永久性标语4条。开展法制宣传培训、讲座累计60余场次。用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占领思想文化阵地,防止黄、赌、毒等不良风气的蔓延。结合“文明诚信户创评活动”广泛开展尊老爱幼、助残扶贫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无吸毒、贩毒、赌博人员发生。村党支部还把法制教育同精神文明建设、诚信守法教育、道德风尚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了“十星级农户”、“法律明白人”、“诚信户”等评比活动。评选出“诚信文明农户”210户、“法律明白人”420人。

二、强化依法治理工作,加快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进程

近年来,我村大力加强了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开展村务、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理财等工作。村组按要求成立了民主管理监督小组。村党支部、村委会把依法建制、规范村务管理、用制度管人管事作为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的重要环节。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宪法》、《村委会组织法》等法规,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村民小组议事规则、》《民主监督小组职责》、《村务公开制度》和《村调委会治保会工作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行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都有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决定。使村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了村民平时学法,遇事用法,解决问题靠法,村干部带头遵纪守法、依法办事逐渐成为风气。为依法治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稳定。

近年来,经过村党支部和村委班子的不懈努力,各组无发生各类刑事案件。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要干部勤政为民,公道正派,以身作则,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始终坚持群众事务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对村里在大小事务一律实行阳光作业,并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整改软弱涣散党组织活动,对后进组矛盾多发组和组班子不团结的调查摸底,对确实不能胜任的,按照组织程序予以撤换。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对出现的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由信息员及时和村级民调组织联系调解。对一些重大疑难纠纷,带有上访苗头的纠纷,由信息员逐级上报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小组,由乡、村、组三级联合调处。目前建成调委会1个,调解小组9个,矛盾纠纷信息员14人。止目前,各类矛盾纠纷逐项得到排查调解,并及时上报。遇有疑难纠纷,汇同司法部门依法调解。

四、扩大基层民主,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

我村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促进了群众观念的转变,增强了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提高了村干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自觉性。由村民群众直接参与制定村务管理的各项制度,调动了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监督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使群众真正成为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执行者和遵守者,保证了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通过村级法制讲座和其他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观念,提高了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五、健全村级管理的各项制度,促进村务决策、村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我村通过制订完善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重大决策法律咨询、环境卫生、等一系列制度。把村民的权利义务、村务活动的程序、规划建设、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村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村务管理制度的落实,使人民群众真正参与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了村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避免村干部决策失误给集体造成损失,较好地防止了村务管理活动中的暗箱操作、村干部不公和不廉行为的发生。村务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依法办事能力的提高,为村干部依法、依章管理村务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村务决策,村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六、接受监督更加主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为使民主监督落到实处,我村普遍成立了由有威望的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对村务、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的监督。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加强了村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村干部照章办事的自觉性。村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三少三多”的可喜现象:即用公款吃喝的明显减少,精打细算的明显增多;脱离群众的现象明显减少,为民办事的明显增多;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明显减少,民主决策的明显增多。群众对村里的意见少了,与干部的矛盾少了,对村务的猜疑少了,关心村集体荣誉的人多了。正如村民们反映的那样,现在话说在明处,钱也花在明处,事办在明处。集体的”家底”清了,干部的”箱底”亮了,群众的”心底”明了。村干部则说,这样做,群众对村干部变怀疑为信任,变误解为理解,在群众中的威信高了,办事顺当了。把村里的事办好,可以说通过民主监督,加强了群众与干部的联系和沟通,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七、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工作的领导核心。我村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村党支部重视和支持是搞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的关键,创建工作涉及到村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光靠调委会来抓这项工作是没有力度,也是搞不好的。首先我村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作为推进村级依法治理的重要内容抓

在手上,在思想上真正重视,狠抓这项工作的落实,强化检查和监督,对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对策、分类指导。教育党员发挥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经常听取党员、群众对村务工作的意见,健全党员议事会制度,以良好的党内民主,带动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其次是处理好了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村级组织团结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为创建民主法制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00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推进新村科学发展

民主法治

民主法治示范村

民主法治建设

民主法治村

民主法治建设

民主法治示范村

民主法治村

和谐奋进建新村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践行强村惠民举措

强管理,促发展,建民主法治新村
《强管理,促发展,建民主法治新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