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当前的高校体制改革看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20-03-03 06:4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当前的高校体制改革看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

电气1503 常方宇 15121392 引言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从“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教育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明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高校体制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坚定了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信心。

同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这又对中国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目标和成果

2002年2月,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其中电改的目标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保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200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电价改革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要逐步实现“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的电价改革目标,以及“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实施输配分开试点、全面推进电价改革”的电力体制改革总体目标。2007年初下发的《“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指出,电力体制改革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与加紧处理厂网分开的遗留问题一起被明确列在“十一五”前两年的改革日程中。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明确提出,2011年要完成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出台输配电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显示输配电价核定有望成为电价改革突破口。2011年9月,随着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在北京挂牌成立,这两家以项目总承包、工程管理、设计、施工、修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历时多年、备受社会关注的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2013年,新一轮电改再次提上日程,该轮电改的主要目标是以直购电试点先行,逐步进行电价市场化改革,实现电力调度、交易、结算的独立运行。2015年,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以及对节能环保的要求,电力改革将迎来新的方向,主要表现在能源替代和电网理念变革两个方面。

可以看到,近十几年来,国家十分注重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多次发布改革方案指导电力改革方向,然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时至今日,发电和售电仍未实行分离,输配环节还是在几大电网手中,只实现了厂网分开的目标,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市场标准看高校体制改革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

高校体制改革将揭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新篇章。以北京高校为例,北京众多

[2]高校将试点取消编制管理,以期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高等教育人力资源,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形成更加灵活的高校管理机制,打破垄断壁垒,促进高校人才流动。有利于打破高校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高校、研究院所、企业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明显的未来,很多国际一流人才也可以到我国的高校任教。拿北京交通大学新成立的汉能新能源学院来说,在新的改革政策下,学校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引进海外高层次外国专家团队,打造国际化示范学院,探索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总的来说,高校体制改革就是通过取消编制管理等措施,实现对高校的“简政放权”,使高校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教育人力资源,给予高校更多的预算自主权和用人自主权,使财政资金在资源配置上发挥更好的作用。对于推动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独有偶,以市场标准来说,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也是从放开国家对电力定价的角度出发,电网只保留输配权,实现电价的市场化,使电能真正体现出其商品的特性。目前,中国电力改革大体方向就是建立多买多卖的电力市场,用电企业和发电企业绕过电网自主交易,并拥有自主选择权。核心是电价的市场化,其最终目的都是打破电网公司在电力交易中对发电公司的单一买家地位和对电力用户的单一卖家地位,实现电力交易市场化,逐步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

一旦国家放开售电价格交易,电网只保留输配权,发电方和用电方直接交易的话,那意味着电价完全市场化,将会改变多年来的电力由国家定价的局面,解决目前我国电力面临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在电力完全市场化交易后,发电企业只要成本能够覆盖,那么电价下调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未来购电价格将会有下调空间。

总结

中国的电力行业经过了漫长的改革过程,然而在市场化的道路上,电力体制改革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直到2011年才基本实现了主辅分离改革,其他措施仍迟迟没有推进。时至今日,新一轮改革开始启动,在国家即将放开电力定价的大背景下,电价能否实现完全市场化,打破电网公司买电售电的垄断地位,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北京高校将试点取消编制管理:迎“人权与财权”》,中国青年报。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简)

从电网属性看电力体制改革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十年回顾和反思

论中国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方向

从民营企业的崛起看出版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

从深圳看中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趋势

从刑罚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刑罚体制改革

从当前的高校体制改革看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
《从当前的高校体制改革看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