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4: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

1.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单位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了登记的法人单位,不包括非法人单位。

) 2.对于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生产单位应在二年内办了登记手续。

) 3.新建的生产单位应在投产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手续。

) 4.储存单位、使用单位储存或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属应登记的内容。

) 5.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迁移经营、储存场所不必重新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

) 6.首次进口危险化学品时,有生产国家提供的符合要求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上加贴安全标签即可。

) 7.危险化学品实施全过程管理,是因为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质决定其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诸环节都存在不安全因素。

) 8.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能力、年需要量、最大储量 不需要进行登记。

) 9.《安全生产法》对事故的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部。(

) 1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 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不适用于环境污染事故。

) 13.事故发生后,不管情况如何,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不得直接想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14.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15.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不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 16.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 17.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事故调查权限不变。

) 18.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 19.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可酌情提供。

) 20.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 21.事故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 2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了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所需的企业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 2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补充作用的要素。企业为了实施职业安全管理所需的企业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 2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管理方案目的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

) 25.生产经营单位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应每年进行一次评审,以确保管理方案的实施,能够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 2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急预案与响应要求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要。

2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检查与纠正措施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发现体系运行过程或体系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问题生产的根源或存在持续改进的地方。

) 28.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测量和监测中被动测量是一种预防机制。

) 2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测量和监测中被动测量是对与工作有关的事故、事件、其他损失、不良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失效情况的确认、报告和调查。

) 30.事故、事件、不符合及其对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影响的调查,目的是建立有效的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识别和消除此类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其再次发生,并通过程序的实施,发现、分析和消除不符合的潜在原因。

) 3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目的是建立并保持定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案和程序,评价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要素的实施是否恰当、充分、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 3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自己预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33.持续改进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应不断寻求方法持续改进自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职业安全健康绩效,从而不断消除、降低或控制各类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和风险。

) 34.建立一个完成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

) 35.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制度。

) 36.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 37.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 38.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 39.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可以认定为工伤。

) 40.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不可以为工伤。

) 41.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可以认定为工伤。

) 42.在工作岗位上酗酒导致伤亡的可以视同为工伤。

) 43.《工伤保险条例》中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的企业;职业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 44.职业安全健康各类体系运行模式,其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管理过程。

) 4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初始评审过程不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内容。

) 4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表现为全员参与,领导重视与不重视并不重要。

) 47.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 48.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

) 49.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6小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接到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接到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5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其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目标。

) 51.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 5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包括纵向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横向方向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 54.班组是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 55.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 56.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把安全技术措施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消除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

) 57.个人防护是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 58.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 59.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2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应当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60.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可经车间(工段、区队)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确认合格后可上岗作业。

) 6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 62.扑救气体火灾时,首先应扑灭火势。

) 63.闪点是表征固体化学品燃爆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 64.化学品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

) 65.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

) 66.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 67.风险不具有可测性。

) 68.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69.《化工企业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C23011—1999)将动火作业分为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三级动火作业三类。

70.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不相容的。

) 71.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

) 72.安全文化的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不明显。

) 73.重大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有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

) 74.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中不包括安全生产标准。

) 75.人体工程学又叫人类工效学,它把人—机器(工具)—环境视为一个系统,协调人—机关系,使人在操作中感到安全和舒适,使系统获得最高的效率。

) 76.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应由动火分析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 77.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

) 78.一个未形成良好的群体安全规范的群体,会有许多不安全的违章行为出现。

) 79.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对安全管理可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生产消极作用。

) 80.隐患是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

) 81.开展安全标准化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不需要政府或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与考核。

二、点选题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

A.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B.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C.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2.用于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

)。

A.安全评价

B.安全监督

C.安全监控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 A.审核

B.备案

C.批准

4.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

),方可上岗作业。 A.培训

B.考核合格

C.评议 5.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

)报告。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6.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每(

)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

A.月

B.周

C.天 7.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每(

)年更换一次。

A.1

B.3

C.5 8.每种化学品最多可选用(

)个标志。

A.2

B.3

C.4 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

A.本单位负责人

B.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C.本单位安全部门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

)个等级。 A.3

B.4

C.5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要求,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

)。

A.完整

B.详细

C.全面 1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人以上死亡事故。 A.10

B.30

C.50 1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A.50

B.100

C.200 1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0.5

B.1

C.1.5 1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死亡事故。

A.3人以上30人以下

B.10人以上30人以下

C.10人以上60人以下 1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A.10人以上30人以下

B.30人以上100人以下

C.50人以上100人以下 1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B.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C.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18.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3

B.7

C.30 1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地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较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C.地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一般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D.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同时报告本级(

).A.工会

B.公安机关

C.人民政府

23.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

)。 A.人民检察院

B公安机关

C.国务院

2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A.2

B.6

C.12 25.特别重大事故由(

)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市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授权

B.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授权

C.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 26.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

)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7.较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

)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8.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

)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9.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

)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单位

B.社区

C.上级部门

30.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较大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

)派人参加。

A.人民检察院

B.事故单位

C.事故单位上级部门 31.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儿女们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

)日内做出批复。 A.15

B.30

C.60 3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工会和职工

C.人民政府

33.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的罚款。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A.40%~80%

B.60%~100%

C.80% 34.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

)的罚款。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A.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C.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5.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

)的罚款。 A.40%—80%

B.60%—100%

C.80% 36.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

)的罚款。 A.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C.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7.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的罚款。

A0.30%

B.40%

C.60% 38.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的罚款。 A.50%

B.60%

C.80% 3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表现为(

)。 A.被动安全管理

B.主动安全管理

C.全面安全管理 4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事故管理表现为(

)。 A事故处理

B.事故预防

C.事故的“三不放过” 4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改进措施主要包括(

)。

A.纠正与预防措施

B.持续改进

C.A和B都是

42.《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

)条的职责。 A.5

B.6

C.7 43.下列(

)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班组长

B.岗位工人

C.基层技术人员 44.《安全生产法》规定:(

)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 A.班组长

B.岗位工人

C.特种作业人员

45.下列(

)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A.安全技术措施

B.安全管理方案

C.安全保障方案 46.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属于(

)。

A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B.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C.A和B都是

47.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任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A.48

B.32

C.72 48.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每年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A.48

B.32

C.72 49.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A.48

B.32

C.72 50.下列(

)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

A.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B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C.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51.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属于(

)检查法。

A.常规检查

B.安全检查表法

C.仪器检查 5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应当按条例规定参加工会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

B.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用人单位)

C.A和C 53.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故称为(

)。

A.事故

B.不安全

C.危险源 54.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系统中人员免遭(

)的伤害。

A.事故

B不可承受风险

C有害因素

55.海因里希对5000多起伤害事故案例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后的出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

)。 A.1:29:300

B.1:10:300

C.1:10:100 56.《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的UN号是指(

)。

A.中国危险化学品编号

B.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C.美国危险货物编号 57.《火灾分类》(GB/T4968—2008)标准把火灾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

A.I类火灾、II类火灾、III类火灾、IV类火灾

B.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 C.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和混合物火灾

58.判定某一化学品是否是有毒品的判定依据中的毒性数据LD50,所使用的实验动物是(

)。 A.大鼠

B.小鼠

C.豚鼠 59.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 A.行业标准

B.专业标准

C.企业标准 60.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

A.总厂、分厂、车间

B.集团公司、车间、班组

C.厂、车间、班组 61.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B.造成人员死伤

C.造成经济损失 62.石油化工产品按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

)。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63.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

),或者在承包合同、租凭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A.管理标准

B.生产合同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64.现代安全管理是以(

)为中心。

A.事故处理

B.安全培训

C.预防事故 65.需要向使用者提供危险品事故应急咨询电话的是(

)。

A.生产单位

B.销售单位

C.安监机构 66.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指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

)的过程。

A.数量

B.性质

C.严重性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试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试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危险化学品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考试试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暂行办法(4.25)

危险化学品仓库加强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试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