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4: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他的书可以在很多商学院学生、大学教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甚至国家领导人的书架上找到;他的“竞争和战略”理论已经或者正在被全球大部分的国家和企业深入研究;他的学术成果被美国国内的经济会议以及众多世界性的经济学术论坛列为正式的、重要的讨论议题。正如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对他的评价:如果有人能把管理理论变为令人尊敬的学院派原则,这个人就是迈克尔·波特。

惠普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Young认为:“波特教授对战略规划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他帮我们澄清了应如何为客户提供价值,以及我们的组织应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并维持竞争优势。”没错,这些世界巨头的转型很大程度上都是哈佛商学院“镇校之宝”、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的功劳。

与国外业界人士对波特推崇至极不同,在中国,人们对于波特的质疑却越来越盛。不少人认为波特理论过于生硬和学术化,以至于没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化。事实上,这种论调对于波特的理论是一种严重的误读。除了在商业管理上有着深刻的洞见,同样作为产业经济学大师的波特对于持续变革有着特别的偏好,如果把波特的理论放在持续变革的大背景下,或许会让中国的学人们有一些新的认识,而中国的企业家们也会有一些新的收获。

五力模型作为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二者的集大成者,波特决意融合二者的精华开创出一片新天地。由此而产生的就是他的代表性理论,也是目前竞争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五力模型”。波特认为,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企业在拟定企业竞争战略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他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企业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五力模型的假设前提是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因此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因为它能够决定产业的获利能力,会影响产品的价格、成本与必要的投资,也决定了产业结构。但值得一提的是,五力模型只是一个时间段的预测。要将“五力”清楚地分析出来,在某些产业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随着风险投资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资本的力量对于产品、竞争对手以及整个产业链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指望五力模型一次应用就可安枕无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柯达就是因为“掩耳盗铃”无视市场变化,而执著于自我判断而走向衰落的。波特也从来没有说过五力

模型可以“包治百病”,更不是“没有保质期”。在这种新背景下,对于市场变化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不但是五力模型继续发挥效用的基础,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三大基本战略竞争战略的另一个中心问题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位置。竞争位置会决定企业的获利能力是高出还是低于产业的平均水平。即使在产业结构不佳、平均获利水平差的产业中,竞争位置较好的企业,仍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成本优势和差异化都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擅长利用五种竞争力的结果。将这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与企业相应的活动结合,就可导出可让企业获得较好竞争位置的三种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及专一化战略。

在波特看来,竞争优势是所有战略的核心,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做出选择。三大基本战略让许多企业找到了依据。但在具体的应用中,要注意适可而止,当只剩下价格竞争一种途径时,就要适时的退出了。IBM把个人电脑业务卖给联想,飞利浦和西门子都在大幅度的裁减手机、数码和家电业务,也都是处于同样的目的。

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追求成长的同时,往往让自己的独特性变得越来越模糊,而成本和专一也都抛之脑后,从而最终损害到自身的竞争优势。事实上,这种情况往往很难避免,因为高速成长本身就意味着暂时的成功,而成功的企业又往往难以面对各种诱惑。这个时候,如果战略上决策失误,就会满盘皆输。价值链“价值链”这一概念最初由波特于1985年提出,他认为“价值链”是企业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机整合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企业的产、供、销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各环节既相互关联,又各自具有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波特将企业价值活动分为5种主要活动(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营销和销售、服务)和4种辅助性活动(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波特认为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 价值链就是一套分析优势来源的基本工具。它可将企业的各种活动以价值传递的方式分解开来,藉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特性,以及现有与潜在的差异化来源。企业的各种活动既是独立的,也是互相链接的。公司的价值链,进一步可与上游的供应商与下游买主的价值链相连,构成一个产业的价值链。但许多中国企业在实际运用中却往往只注重能产生效益的点,而忽视辅助性活动。价值链是一条链,而非几个点。在企业实际战略运营中,不仅仅要关注某几个点,而要关注整个链条的完整性与组织效率,建立起自己的经营模式,这样才能真正获得竞争优势。目前比较成功的价值链模式并不多,一种是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平台模式,用平台去集结资源,进而产生收益,另一种是联想和HP的渠道模式,把自己的产品放到渠道里去销售,和渠道分享收益。

每个企业都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之中,任何公司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其他厂商发生联系,企业联盟几乎是企业逃不脱的宿命。企业联盟有两种重要的形式:一

种就是企业收购其他企业或者被收购;另一种是通过颁发许可证、合资及签订协议等方式联合其他企业的力量。

作为一代宗师,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无疑是划时代的。但对于企业家来说,优秀的战略如果不经过思考,不能融会贯通地去应用,只会适得其反。一定程度上,优秀的理论自身在经受实践检验的同时,也在检验着实践者的智慧和能力。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人力0711 胡慧慧

050231136

竞争战略读后感

竞争战略读后感

肯德基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分析

竞争战略读后感

竞争战略读后感

《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阿里巴巴竞争战略分析

电信竞争战略选择

《竞争战略》读后感 [推荐]

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
《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