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谈低年级阅读课中的朗读指导(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23:18: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参赛论文

论文题目:谈谈低年级阅读课中的朗读指导

论文作者:覃冬波

联系电话:13768569062

通讯地址:象州县马坪乡龙兴小学

邮政编码:545811

电子邮箱:mpxx2009@163.com

谈谈低年级阅读课中的朗读指导

象州县马坪乡龙兴小学

覃冬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的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把作家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朗读教学搞得好,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开掘深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教学搞得好,能使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中受到多方面的陶冶,朗读是我们搞活语文教学,促进推普工作,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朗读无疑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因此,如何在小学低年级中确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朗读习惯必须从低年级抓起。我在指导朗读时,要求学生一要姿势正确,即: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胸要挺起,双手捧书,眼离书一尺,胸离书一拳,做到“姿势不对不读书”。二要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调自然。对一些语调和表情夸张的学生着重指导。

二、重视读得准确、流利能力的训练。

低年级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低年级是培养朗读能力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低年级朗读教学有明确的定位,即“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基于这个理论,教学时,我尽量做到一节课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三、重视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不变的真理,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因而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氛围,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活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水平。

四、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做到几个“借助”。 ㈠借助画面朗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画面是引领学生入境生情,增强内心体验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

如在教学《司马光》中,为使孩子们体会到别的孩子“都慌了”,引导他们观察画面,说一说从哪儿可以看出别的孩子“都慌了”。有的学生说:“有的孩子吓哭了。”有的学生说:“有的孩子吓跑了。”有的学生说:“有的孩子站在旁边不知道该怎么办?”……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感同身受,读起书来便倍加用情。

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他们对课文情感的感悟才是真切的,才能读出形,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

㈡借助表演朗读

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是诱发其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角色置换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观察、去欣赏。这样,语言文字在他们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具体丰富的形象,他们就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听到美妙的音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如教学《北风和小鱼》一课,为了指导学生读好

二、三自然段北风和小鱼的对话,我先请学生做北风,学一学北风“哈哈”的笑声,做一做北风得意的样子,学生一边拍着胸脯、翘起大拇指,一边读出了北风骄傲得意的语气。再请学生做小鱼,读出小鱼的勇敢。在此基础上,同位合作,一个当北风,一个当小鱼,表演对话。孩子们兴致盎然,读得津津有味,演得妙趣横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与角色融为一体,忘我、忘情,感受到读书的情趣。

让学生充分扮演文中角色时,一要注意面向全体,给每位儿童提供演练的机会,使人人都投入到角色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二是要提供选择,让儿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和表演方式,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使其发挥潜能,彰显个性;三是教师的点评要与儿童扮演的角色“同一”,如“瞧,多得意的北风啊!”“你真是一条勇敢的小鱼!”……进一步强化儿童的角色意识,使其始终沉浸在角色环境中,尽情与文本对话。

㈢借助音乐朗读

音乐是一种刺激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对渲染情景,创造气氛是不可多得。在朗读中,配上合适的音乐也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学《春笋》一文,配上一曲悠扬柔美钢琴曲,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引导学生入情入景,把学生带入无限遐想的诗文中去,从轻响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春天到处生气勃勃的艺术魅力。这种热烈而微妙的教学效果,不是其他手段可以替代的。

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进入情境,获得情感的体验,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第二册《识字1》是一篇描写春天景物的韵文,教学一开始,教师就用深情的语调导入:“小朋友,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身边。听,多热闹啊……”接着,播放一段春天山涧中清泉叮咚,鸟音婉转的配乐录音,让学生凝神静听,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录音结束,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清清的泉水从山中流出。”有的说:“小燕子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还有的说:“桃花、杏花开放了。”……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此时,教师已把学生带入了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进行情感朗读已不是难事。

总之,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邮政编码:545811 联系电话:13768569062 电子邮箱:mpxx2009@163.com

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策略课件分解

低年级语言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朗读指导中的重音

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

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几种有效方法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谈谈低年级阅读课中的朗读指导(推荐)
《谈谈低年级阅读课中的朗读指导(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朗读指导课 课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