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转基因食品安全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21:51: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摘要:基因技术的产生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基因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与此同时,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发了一系列广泛地思考。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正确对待转基因食品,本文主要通过比较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和介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分析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已经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提出应建立科学的转基因食品开发体系,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食品安全 基因漂移 生物多样性

前言:一般而言,消费者认为传统食品是安全的。当采用自然方法开发新食品时,食品的某些现有的特性可以正面或负面的方式发生改变。对于转基因食品,大多数国家认为特定评估是必要的,并且已建立特定系统,严格评价与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关的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而对于传统食品一般不开展类似评价。因此,对这两类食品,在投放市场之前的评价程序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1.转基因食品介绍及现况

1.1 介绍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1.2现况

近十余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产 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产业。1999年,全世界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植物,面积已达3990万公顷。其中美国是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世界很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仅次于美国与加拿大。欧洲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发达,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转基因食品危害十分大,并通过立法来达到防止转基因食品的过分播种,甚至有些国家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与生产,欧洲各国民众也纷纷抵制,发生过很多起民众破坏转基因实验田的事件,所以我们也要认识到转基因食品所存在的潜在危害,而不能把利益放在民众健康的前面。

2.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2.1 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毒性的产生有以下2个原因:①提供基因的生物很可能是不能作为食物的有毒生物,其基因转入作为食品的生物后,产生有毒物质;②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 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 。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存在与繁衍 ,都不是以作为人类食物为目的的 ,而是 根据生存的需要和规律生长及代谢。目前已知的植 物毒素有1000余种 ,如生物碱、酶类、过敏物质、天然致癌物等;微生物毒素

主要有细菌毒素、霉菌毒素和真菌毒素等。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及其他新病种 。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体系统失调、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过程可能需要30a或更长 的时间 。

2.2 转基因食品产 生过敏原

食物过敏是1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性反应。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 。

2.3 使人体 产生抗药性

将1个外来基因转入植物或动物中 ,该基因将会与其他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食用了这 种改良食物后 ,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2002年英国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 ,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 留物 。转基因食品对人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渐表现和检测出来。

1.4 改变食品的营养品质

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 ,从而使所表达的蛋 白质发生变化,这有可能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美国生产的1种耐 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 分 异 黄 酮 就 比一 般 大 豆 低 12% ~14% 。

3.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1 破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

很多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 中,就会间接伤害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如植入抗虫基因的农作物会比一般农作物更能抵抗病虫的袭击。长此下去,转基因作物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种问题在转基因生物发展的初始阶段很难发现,可能要经过许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但等问题出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

生态系统是1个有机的整体,任何部分遭到破坏都会危及整个系统 。如一些盐碱、沼泽、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以前原本不适合农业种植,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出现,一些农作物可以耐盐碱、耐高温高湿以及抗病虫等,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从而使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不得不退出该系统,造成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物种退化、减少甚至灭绝 。

3.2 转基 因生物对非 目标生物 的影响

释放到环境中的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一些有益生物死亡。另外,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研究表明,棉铃虫已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转基因抗虫棉对第1~2代棉铃虫有很好的抵抗作用 ,但第 3~4代棉铃虫已对转基因棉产生抗性。专家警告 ,如果这种具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具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

3.3 破坏 生物多样性

由于转基因作物特性优良,很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 ,使某些作物的多样性大大降低 。保持生物多样性是减少生物遭受疫病侵袭的重要方式。1864年的爱尔兰马铃薯枯死病 ,造成 100多万人死 ,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原因就是当地人只种植2个土豆 品种 ,而这 2个品种又特别脆弱,一旦发生意外则无法挽救。20世 纪7O年代 ,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稻 田发生草病毒,非常幸运的是,在6273个品种 中发现了1个品种对这种病毒具有抗性,现

在该品种已被广泛种植。1970年斯里兰卡、巴西和中美洲地区的咖啡作物爆发咖啡锈 ,在 咖啡的故乡——埃塞俄 比亚发现了1种具有 抗性 的品种,从而挽救了整个局势。

3.4 基因漂移产生不 良后果

转基因作物可能将其抗性基 因杂交传递给其野生亲缘种 ,从而使本是杂草的野生亲缘种变为无敌杂草。基因漂移的过程很难人控 制,其后果也难以预测 。加利弗尼亚大学的 NormanEllstrand先生及其同事认为,世界上较重要的 l3种粮食作物中有l2种与其野生近缘物种进行了杂交。在加拿大,被用于试验的油菜,只具有抗草甘膦、抗草胺膦 和抗咪唑啉酮功能中的1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备这 3种功能的油菜,说明这3种油菜间产了杂交 ,而这种油菜对周围的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4 结语

转基因生物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就会在自然界中继续繁衍,人类将无法控制 ,因此应慎重对待转基因问题 。通过分析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已产生的或潜在 的危害,提醒人们应持谨慎态度,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不能视而不见 ,但也不能 因为存在风险而全面否定转基因食品,应建立科学的开发体系,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

参考文献 :

[1]王永杰,陈克平,陈宇.理性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103,2105.

[2]陈乃用.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 (4):53—59.

[3]李传印.转基因食品的利和弊[J].生物学通报,2001,25 (9):10—11.

[4]孙海燕,张威.转基因食品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29):9132—9133,9135.

[5]王国英.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9):205—207.

[6]胡静洁,杨昌举.转基因食品政策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经济,2002,(2):45—49.

[7]贾士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争论及其对策 [J].生物技术通报 ,1999,(6):1—7.

[8]周世祥,杨丽珠.试论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及其社会控制 [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14 (1):11—15.

[11]武芸,丁莉.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及其发展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96—2097.险性评估 。

转基因食品安全策划书

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分析.[推荐]

转基因与食品安全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感想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整理)

转基因食品安全会议流程(英语)

转基因食品安全及发展综述

转基因食品安全结题报告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很严格

转基因食品安全分析
《转基因食品安全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