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思修1

发布时间:2020-03-03 00:10: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是什么?

历史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1)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2)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3)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成才目标:1.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形成正确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

重要意义:1.任何社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2.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精神等社会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3.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4.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大学生加强修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明确了途径。 3.理想信念的概念与特征。

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理想的特征:

现实性、超越性、差异性和实践性。

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稳定性、多样性、层次性。

4.联系自身,谈谈你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的认识。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1)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2)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不懈努力。(3)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只要善于利用顺境,用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科学内涵: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让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体而言,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⑴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⑵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⑷爱自己的国家。2.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要体现在献身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6.怎样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1)爱国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政治原则。(2)只要站在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上,就能够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奋斗。 7.做一个忠实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1)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2)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1)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履行国防义务,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3)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8.人生观主要通过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9.何谓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正确的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 10.何谓人生价值?怎样理解人的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的社会价值:1.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权衡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3.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4.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11.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原则。 12.道德的概念、功能与作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功能:1.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能与能力;2.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导的通过评价的方式,知道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涉水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1.集体利益高于个人人利益2.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特征: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继承性。

内容: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伦理道德的重要主次部分2.助人为乐 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在公共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3,爱护公物 爱惜和保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4,保护环境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5,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15.了解《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基本精神:

A立法目的: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B基本原则:一是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和实施网络法律规范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监督网络上各种活动、制裁网络上的不法行为,不应最终束缚信息网络的发展。二是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从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功能出发,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网络上的自由进行有必要的限制。三十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网络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既要针对网络的特点作出新的规定,又必须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

主要内容:A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B维护国家完全和社会稳定C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D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

1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7.怎样正确认识爱情? 1.爱情的本质: (1)爱情: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2)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A性爱 生理因素,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B理想 社会因素,双方对生活的共同理想。C责任 道德因素,情感交往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

2.恋爱关系的道德要求:(1)尊重人格平等。(2)自觉承担责任。(3)文明相亲相爱。

3.大学生的恋爱:(1)避免混淆爱情和优异的界限。(2)摆正爱与学习、恋爱与关爱他人的位置。(3)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避免把爱情当游戏。(4)维护爱情的纯洁,拒绝过度的情感功利化。 18.结婚的法定条件是什么?无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法定条件分为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

必备条件: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男22岁, 女20岁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条件: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2.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疾病的人结婚 无效婚姻:

1.重婚的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 婚后尚未治愈的 4.未到法定年龄的 5.并非出于个人志愿,而是被胁迫结婚的,可以撤销

1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的国家安全观的相关知识点。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新、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法律制定 法律遵守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提高党依法行政的水平3.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4.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5.加强对权利远行的制约和监督 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新的国家安全观: 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20.法律思维方式的概念与特征。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特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21.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特点: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保障公民权利原则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 2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是什么?

基本权利: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5。监督权和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7。文化教育权8。特定主体权利

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统一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其他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3.民法的基本原则及民事主体制度、民事行为制度、民事权利制度、责任制度的具体内容。 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信原则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民事主体制度: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是依自然规律而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全人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是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以自己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团体。民事行为制度: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事权利制度: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民事权利所包含的利益,可以分为财产利益和非财产利益。因此,民事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物权、知识财权、继承权、人身权等。 民事责任制度: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4.什么是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两者有何区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利益的行为。 25.故意犯罪形态有哪些?各有何特征?

犯罪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特征:一种是已经完成了,是犯罪的常态,即犯罪的既遂状态;另一种还没有完成,正在进行之中,因为某种原因停顿下来,主要有三种,即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状态;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状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状态。

26.行政处罚与刑罚的种类。

行政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

刑罚种类:主刑、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对于犯罪的外国人,还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使用驱逐出境。 27.犯罪与共同犯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有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等)

犯罪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诸种要件的总称,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等)。 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犯,并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原则。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胁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教唆犯: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

思修1

要求[1]思修

思修试卷1

思修调查报告1

.1思修心得体会

思修调查表.1

思修试卷1

思修试题1

思修

思修

思修1
《思修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思修含答案1 思修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