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刷子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8:06: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刷子李》教学设计

王海丽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跟随大文豪冯骥才的文字,去向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拜师学艺。他是谁?他是刷子李。

(1)、刷子李是名字吗? (2)、教师:从绰号中,你能明白什么? (3)、如果姓李,而且干粉刷的,都能称为“刷子李”吗?《俗世奇人》述说俗世不俗之人。

(4)、教师:民间如果有绝活无人能比,就能这么称呼他。行当+姓氏,这样的人有吗?

学生:泥人张、风筝魏 (5)、教师:有个教书教得特别好的,叫做什么?像我是没有资格享用的。

二、拜师闯关。

(一)字词关

1、预习过的请举手,课文会读了吗?这篇课文中,需要准确认读的有三个:包袱、蘸浆、露馅儿

露馅儿:南方人特别难读,在北方就好读多了。看来,预习的确很充分。

(二)认识师傅-----认识一位技艺非凡、神奇的师傅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刷子李到底奇在哪里?“奇”有几处?标出来,并在旁边迅速地记录感受。——————找“奇”、读“奇”、说“奇” (学生自读,做记号。发现最多的是7处,最少的是1处。) 教师:到底是几处?交流能让我们更明白。交流:什么地方体现了“刷子李”的“奇”?

(1)、一身黑衣没有一个白点;可以用什么词语?(神奇在“黑衣无暇”) (2)、效果奇;无缘遇到刷子李; (3)、规矩奇; (4)、第五段中找找,关注动作: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此潇洒,仅此刷子李一人,充分表现刷子李的动作神奇;

让学生读读,读出“悠然”的味道。

教师:读快好还是读慢点好,把你们右手高高举起,在那里刷墙的样子,比较像刷子李。边读边用右手做动作;做到刷子李这样,很难。

(5)、教师:我认为特别神奇的是后面那部分。写什么特别好? 哪个词写出来?(匀匀实实)均匀厚实就是匀匀实实。

出示五个句子,用心读读句子,读着读着不是粉刷匠,而是艺术家。

不适合齐读,按自己的节奏读。

2、体会刷子李的“奇”,出示5个句子:(在文本中体会) (1)、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如同升天一般美。 (2)、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 (3)、刷子李一举刷子„„匀匀实实 (4)、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清脆„„ (5)、啪啪声里,一道道„„天衣无缝,„„平平整整„„ 学生自由读。

3、学生交流感受。刷子李刷墙成了什么?(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引导学生以各种高雅职业作比。)

(1)、艺术家;音乐家; (2)、魔术师; (3)、神仙;天衣无缝只有神仙才能做到; (4)、高级裁缝师; (5)、刷子李成了舞蹈家。悠然摆来摆去,手脚很软,刷子李如同在跳舞; (6)、教师:刷子李到底“奇”在哪里,明白了吗?

4、梳理“刷子李”的“奇”,从三个方面归纳。 (1)、学生:服装、规矩; (2)、教师:说准一个:规矩; (3)、学生2:动作奇; (4)、学生3:质量奇;教师:有好几个方面都是写这个方面的。 (5)、教师:正因为这三方面,才成为“奇人”,这样的奇人才能成为“刷子李”。

三、合作交流

(一)、以“一波三折”为点,体会曹小三的心情变化。

1、这篇小说特别吸引人?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学生:刻画的人物很生动;

2、教师:有几个自然段会出乎我们的意料,特别吸引人?(

6、

8、

9、11)

3、这些自然段出乎意料,也令徒弟曹小三倍感意外。

4、浏览这几个自然段,划出出乎徒弟倍感意外的句子。

5、学生交流: 学生1:无白点; 学生2:有一个白点;

学生3:白点是抽烟烧到的。

6、出示句子1: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1)、哪个词点出“出乎意料”? (2)、与大多数粉刷匠身上的斑点作比,突出技艺高超。 (3)、课文中说:徒弟对刷子李表现得怎么样? (4)、用线条来表示,那就是(看图,教师的心情折线图)

7、其他两处,读课文,学生自己在纸上画画曹小三的心理图示。一个学生画在黑板上。

(1)、出示图示,直线下降,联系课文的词语。 (2)、变换段落,出示相应的心理图示,教师所画的是直线上升的心理图示。

(3)、这个图示用一个成语来表示:一波三折。曹小三内心的“一波三折”,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4)、如果用语言把内心感受表达出来,选择其中一处,写

2、3句话。谁写得生动,谁写得有意思,谁写得传神?

学生写心理活动。

教师评价:不想当刷子某某的粉刷匠就不是好的粉刷匠。

(二)、抓住“一波三折”为点,体会课文文路的“一波三折”。

1、课文还有一个“一波三折”,请学生找找;

2、教师提示:如果将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自然段) 第三段(3——11自然段) (1)、第二段有一个词很打击人,是哪个词?(传说) (2)、第三段写刷子李在人们面前表演了,亲眼见证了刷子李高超的记忆。是读者心里的“一波三折”。

(3)、教师归纳:既领略了刷子李,又领略了冯骥才小说中的“一波三折”。

四、巩固延伸

1、你感悟到什么?学生:名气不是乱说出来的。

2、读以下这几段,就更明白了。出示语段: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教师伴着大鼓读读。

3、读完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教师:作为我们,得练好内功,成为这个行当中的状元。

4、教师:明白那么多的道理,读这样的小说有意思吗?

5、教师:送给刷子李一副对联,猜对联的机会。 上联:天衣无缝,刷子见功底; 下联:黑衣无暇,绝活写传奇。 横披:俗世奇人

6、出示关于《俗世奇人》的介绍,教师读介绍。“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板书:

效果奇

刷子李——奇人——规矩奇

动作奇

教后反思:

《刷子李》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在网上的课堂实录中,我也曾拜读过特级教师虞大明上过的这节课,他以一个“奇”字,“奇”在何处?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沉入文本,潜心涵咏。抓好重点词,课堂内容来自语言,课堂操作落实语言,课堂细节敲打语言。他又引导学生凭借对曹小三内心世界的揣摩,凭借对小说布局谋篇的初步认识,体会“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他是大师

级的,我自然无法让自己的课堂达到他的境界。不过,我却记住了汪潮教授在解读略读课文的教法时曾说过的一段话: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它是半独立阅读的课文,主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方法,要减少教师的设问和牵引,要更多的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不应该把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来上。

于是我把这堂课定位为“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即目标求简明,过程求简要,引导求简练。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把本课教学定为两大板块:聚焦文本内容,从细节描写中感知“技艺高超”;聚焦表达形式,在揣摩曹小三内心活动中感知“一波三折”。本设计,始终考虑学生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取舍,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课堂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也不例外,课堂上语言赏析还不够深入,这也是我备课时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津味语言特色,从而深刻解读带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对这一点,我自觉无法做到。还有本节课在诵读方面做得仍不够到位,希望以后继续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