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3:14: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玩出了名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课时:第1课时

设计者:石小三年级语文组

姚伟红 目标制定依据: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学习目标: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具体第一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

1.会认6个生宇,会写“堂、镜、闲、待、阅“等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难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评价方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具体结合教学过程展开阐述。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玩。组词并用其说句话。

2、人们通常情况下都这样认为,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句子: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

3、可今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却是:《玩出了名堂》。伸出你的手我们一起来板书课题。

4、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玩,怎么能玩出名堂来呢?请同学们 放开声音读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从这个故事当中知道了什么?

1、生自由读课文,通过读书你了解到了什么?

2、读完了,可以告诉我们你知道什么了吗?

3、生汇报交流。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教学预设一:学习第五自然段 他因此还受到了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的嘉奖呢这个重要的信息课文哪段告诉我们的,请同学们找一找。这段话生字很多,很难读,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1、指名读。

2、指导读“皇家”、“聘请”、“俄国”、“千里迢迢”、“拜访”等词语。

3、书写“拜访”。

课件出示:拜访。这个“拜”很难写,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吗?课件出示,师讲解:右边为什么要多出一横呢。在古代拜见大人时,两手要合并在胸前头低到手,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因此多出的这一横就表示一个人的头。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练字纸,认认真真描一边写一遍。对照黑体字,觉得自己写得满意的打颗五角星。

请同学放下笔,看到屏幕这儿来,知不知道什么是拜访? 拜访比看望更正式一些,一般要拜访人都是有学问的人。课文中谁去拜访了谁?

教学预设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当时列文虎克只是一个看门人,却玩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名堂,接下来我们好好研究他到底是怎么玩的?请同学们用心的默读三自然段,划出写他玩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默读课文。

2、谁来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课件出示: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3、这段话中藏着几个多音字,该怎么读才是正确的呢?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4、注意这个词,应该读“磨薄”,一起来读读这个词。

5、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有一组意思相反的词。

6、厚对的是(薄),从他把一块厚厚的玻璃磨呀磨呀,磨成四周都薄薄的镜片,你都读出了什么?

7、他不是一般的玩呀,他是很有——板书:耐心

8、他那时候没有先进的机器,就靠自己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点磨平、磨细、磨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的手上磨出了老茧

生:我仿佛看到他的手上磨出了水泡

生:我仿佛看到他的手被玻璃割破了一道道血口。

师:因为喜欢,列文虎克手上磨出了老茧、水泡,割开了血口,他全然不顾,一直坚持去做,他一生磨制了超过500个放大镜,曾经磨出比一粒大米还要小的放大镜,为了磨制出自己喜欢的放大镜他忘记了妻子,忘记了女儿,忘记了时间。一组简单的反义词我们可以体会出那么多思想,我们一起再来读。

教学预设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1、他还怎么玩呀?谁来继续交流?(过渡)

2、你是不是特别喜欢这两句话?要读好这两句话应该注意什么?

3、列文虎克在边玩边——思考。有了想法之后,他就决定马上——尝试。

师:这一试他就有了惊奇的发现,再读:啊,不得了„„。

师:对,他就这样一边玩一边思考,一边玩一边尝试,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思考,尝试着再去读读这个句子。板书:思考、尝试。

教学预设四:了解显微镜与微生物

从玩镜片到做成(生接放大镜),再到发明(显微镜),越玩越带劲,有了自己的发明创造,列文虎克兴致勃勃地将它所能想到的小东西一个个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列文虎克并不满足,他不断尝试终于制成了更高倍数的显微镜,观察更小的物体,他又看到了什么?自由读一读吧。

1、课文读到这儿, 你还有什么想要知道的?

2、同学们都有一份好奇,都想了解更多的知识,看完这段录像你就明白了。

观看一段视频(微生物)

3、现在你知道小人国以及里面的居民到底是什么了吗?微生物。

课文中的小人国指的就是——微生物的世界,(课件)居民指的是——微生物(课件)

4、关于微生物,我们很陌生,课后资料袋中有一段介绍,请同学们翻到60页默读这段话。学生默读资料袋。

师:现在是不是对微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微生物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有些微生物会使人„生病,有些微生物却是„人类的好帮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四、课堂小结

就这样,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引读,课件出示: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1、那么课文学到这儿,是“玩”帮助列文虎克成功了吗? 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说,可以在玩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进行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他用自己无比的(耐心)细致的(思考)一步一步玩出了(名堂),为人类打开了人世微观世界的大门,他的发现足以令世人称叹。要一边玩一边思考,才能玩出名堂。

2、对呀,如果在玩中我们都能用上这一份耐心,这一份思考,边玩边去留心观察,就一定能玩出大名堂。

一起来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3、写一写你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 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