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刑法学在线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1:22: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和。

2、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

属人原则、原则和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处罚的行为。

4、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与之间的因果关系。

5、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周岁周岁。

6、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与。

7、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处罚。教唆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8、管制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9、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10、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得少于。

1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的科学。 12.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 13.享有和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4.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 15.精神病人在或者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6.防卫过当是盘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17.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和两个方面。 18.拘役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19.对于构成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20.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

21、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2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

2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

24、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25、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6、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2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决定罚金数额。

28、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二、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

)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 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3、盲人犯罪后可以(

)。 A.不负刑事责任

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4、某甲故意用言语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

)。 A.提前防卫

B.事后防卫

C.防卫过当

D.防卫挑拨

5、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

6、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

)全部罪行处罚。 A.集团所犯的

B.他组织、领导的

C.他参与的

D.他指挥的

7、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

)决定罚金数额。 A.犯罪所得

B.犯罪性质

C.犯罪情节

D.犯罪人经济状况

8、某甲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

)。

A.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B.一年以上八年以下

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D.与主刑期相等

9.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10.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1.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 )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敲诈勒索罪 C.放火罪 D.抢劫罪

12.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

13.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 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C.减轻 D.从轻 14.死刑不适用于( )。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15.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1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 )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停止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17、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18、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19、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来源于(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规定 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20、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 B、过失犯罪 C、直接故意犯罪 D、间接故意犯罪

21、犯罪既遂是指( )。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 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22、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

A.不予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23、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B、司法行政机关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

24、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 )。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25、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 )。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强调 C、对前段的限制 D、是前段的例外

26.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27.在刑法理论上,以( )为划分标准,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三种。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C、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 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28、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

29、某甲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没有造成损害。对某甲应当( )。 A、免除处罚 B、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30、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 )全部罪行处罚。 A.集团所犯的 B.他组织、领导的 C.他参与的 D.他指挥的

31、某甲为迫使某乙还债,将某乙非法拘禁了10天。某甲的行为属于( )。 A、连续犯 B、牵连犯 C、继续犯 D、结果加重犯

32、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 )决定罚金数额。 A.犯罪性质 B.犯罪情节 C.犯罪所得 D.家庭经济状况

33、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 A.二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34.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的追诉期限为( )。 A.十年 B.十五年 C.二十年 D.二十五年

35.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但是”表示的是( )。 A.对前段的限制 B.对前段的强调 C.对前段的补充 D.对前段的例外

36、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 A.从旧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新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37、按照( )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 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38.盲人犯罪后可以( )。 A.不负刑事责任

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39、某甲故意用言语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 )。 A.提前防卫 B.事后防卫 C.防卫过当 D.防卫挑拨

40.某甲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没有造成损害。对某甲应当( )。 A.减轻处罚

B.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D.免除处罚

41、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 )全部罪行处罚。 A.集团所犯的 B.他组织、领导的 C.他参与的 D.他指挥的

42、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 )决定罚金数额。 A.犯罪所得 B.犯罪性质 C.犯罪情节 D.犯罪人经济状况

43、某甲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 A.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B.一年以上八年以下

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D.与主刑期相等

44.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的追诉期限为( )。 A.十年 B.十五年 C.二十年 D.二十五年

45、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 B、强制性最为严厉

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 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

46、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是前段的例外

47、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 )。 A、1997年3月14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10月1日 D、1998年1月1日

48、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49、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A、社会公德的要求

)。。。

) 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规定 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50、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 A、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过于自信的过失

51、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

52、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 A、想象竞合犯 B、法规竞合 C、结合犯 D、吸收犯

53、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劳改机关 D、公安机关

54、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55.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56.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 )作斗争。 A危害社会的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纪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57.按照( )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58.犯罪目的只存在于( )的犯罪中。 A.故意 B.直接故意 C.间接故意 D.既遂

59.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 B.过失犯罪 C.直接故意犯罪 D.间接故意犯罪

60.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 B.免除或者减轻

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 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

61.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 A.不予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62.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 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

63.某甲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依法减为有期徒刑后,刑期从( A.死刑缓期执行判决之日 B.死刑缓期执行判决确定之日

C.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 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

64.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 )。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65.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66.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起计算。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作为与不作为

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 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67.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贩卖毒品罪 B.强奸罪 C.投毒罪 D.爆炸罪

68.一天凌晨1点钟,联防队员甲、乙二人前去一处居民区查暂住证。二人来到一处外地来京人员租住房屋前,大声敲门,高喊:“开门!”屋内男子丙被惊醒,问:“是谁?”甲、乙没有回答。丙以为是抢钱的歹徒,拿了一把菜刀躲在门后,猛地打开门,朝冲进屋内的甲砍了一刀,致甲轻伤。丙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假想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C.假想防卫,应按故意伤害处理 D.防卫过当

69.某甲,27岁,工人。甲工作懈怠、吊儿郎当,经常受到车间主任乙的批评责备。甲因此怀恨在心,并萌发杀机,意图杀害乙。为此,甲购买了一把弹簧刀,并观察乙的生活规律,伺机作案。一周后恰逢严打,甲害怕司法追究,放弃了杀人的打算。甲的行为属于( )。 A.犯意表示 B.犯罪预备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70.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D.减轻或者免除

71.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

A.1年以上5年以下 B.1年以上10年以下

C.3年以上8年以下 D.3年以上10年以下

72.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73.中学生甲(15岁)经常受其同班同学乙的欺负,甲想报复乙,出200元钱请高年级的同学丙(16岁)“教训教训”乙。丙在一天晚上下晚自习后将乙半路拦住,痛打了一顿,致乙肋骨骨折,经医院鉴定为轻伤。本案,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甲、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甲为教唆犯,丙为实行犯 B.甲、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甲为从犯,丙为主犯 C.甲、丙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丙单独构成犯罪 D.甲、丙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二人分别单独构成犯罪

74.江某犯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执行3年后,又在监狱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则并罚后应在何种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罚( )。 A.7年以上12年以下 B.5年以上12年以下

C.5年以上9年以下 D.4年以上9年以下

75.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 )。 A.犯罪 B.犯罪和刑罚 C.犯罪和刑事责任 D.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76.“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当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77.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的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 78.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A.危害社会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法律的行为 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79.我国刑法规定,( )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80.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处罚。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

81.甲、乙两人因打麻将发生争执,甲一气之下抄起水果刀刺向乙的大腿,乙顿时血流如注。甲见状,惊慌失措,立即将乙送往医院,经医院包扎止血,乙住院治疗1个月后康复,此间甲主动承担了乙的医药费。后经法医鉴定,乙为轻伤。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82.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 A.没有故意犯罪 B.确有悔改

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83.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 )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 B.减轻 C.减轻或者免除 D.免除

84.某甲先后犯有盗窃、诈骗、强奸3个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7年、10年,根据数罪并罚原则,应在何幅度内宣判对甲的刑罚( )。 A.5年以上22年以下 B.10年以上22年以下

C.10年以上20年以下 D.10年以上15年以下

85.我国刑法的斗争对象是( )。 A.一切违纪违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一切犯罪行为 D.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

86.“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当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87.下列人员中,( )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 A.国家公务员 B.司法人员

C.武装警察部队官兵 D.现役军人

88.( )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A.犯罪对象 B.简单客体 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

89.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放火罪 D.敲诈勒索罪

90.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91.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 A.3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3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D.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92.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 )的刑罚。 A.最重 B.次重 C.相对较重 D.中线以上

93.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 A.管制 B.拘役

C.3年以下有期徒刑 D.5年以下有期徒刑

94.某甲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2年后,发现他在判决宣告以前还犯有抢劫罪没有处理,法院对漏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罚后应在何种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罚( )。 A.10年以上15年以下 B.10年以上17年以下

C.8年以上15年以下 D.8年以上17年以下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文理解释 论理解释

2、保护 普遍

3、严重危害 刑罚

4、危害行为 危害结果

5、已满14 不满16

6、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7、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不满18

8、三个月 二年

9、一年

10、一年

11、刑事责任 刑罚

1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3、外交特权 豁免权

14、同类客体 直接客体

15、不能辨认 不能控制

16、超过必要限度 重大损害

17、特殊预防 一般预防

18、一个月 六个月

19、累犯 20、裁定减刑

21、从旧兼从轻原则

22、作为 不作为

23、已满16周岁

24、准备工具 制造条件

25、犯罪情节

26、以犯罪事实为根据 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27、犯罪情节

28、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10年。

二、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ABD

2、C

3、B

4、D

5、ABCD

6、A

7、C

8、C

9、AC

10、D

11、CD

12、A

13、B

14、ABD

15、C

16、D

17、ABD

18、B

19、BCD 20、D

21、D

22、C

23、C

24、B

25、ACD

26、C

27、B

28、A

29、A 30、A

31、C

32、B

33、C

34、B

35、A

36、B

37、C

38、B

39、D 40、D

41、A

42、C

43、C

44、B

45、BC

46、ABD

47、C

48、B

49、BCD 50、C

51、ABCD

52、A

53、D

54、D 55.ABD 56.D57.B 58.B 59.D 60.A 61.C 62.AB 63.D 64.B 65.C 66.B67.ABCD 68.B 69.C 70.B 71.D 72.A 73.C 74.C 75.D 76.A77.AD 78.A 79.D 80.C 81.A 82.AD 83.A 84.C 85.C 86.A87.ABCD 88.C 89.BC 90.B 91.C 92.C 93.BC 94.B

刑法学试题1

刑法学试题1

刑法学考研试题

刑法学在线测试 正确答案

刑法学在线测试 正确答案

刑法学考试重点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

刑法学模拟试题二

法律,法学专业刑法学试题

刑法学在线测试 (4)正确答案

刑法学在线考试试题
《刑法学在线考试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